甘旭
摘要:本文從信息化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出發,辯證分析網絡環境下的優勢和弊端,緊緊把握住高中學生這一主體的思想性格特征,從而有針對性、有應用性地考察網絡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網絡應用;高中思政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一步步踏入了信息化的社會。信息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的戰略資源。一方面,核心信息的占有額決定了企業、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信息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也離不開信息的發展。在此基礎上,網絡就成為人們與信息科技之間的必要媒介。并且,網絡也影響著思政教育的主體高中學生的思想狀態,推動著高中思想教育形式和內容的革新。
一、高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在當今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人才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最寶貴的資源。如果以空間區域為截面,人才的質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國國力的強弱。如果以時間縱深為截面,人才的質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國發展的潛力。年青人作為國家的有生力量和人才儲備,往往是扛起下一階段時代大旗的主流群體,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年作為國家的未來,不僅在基礎物質層面勤耕不輟開拓創新,而且能夠做到心懷天下深刻思考著祖國的發展。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經濟基礎的大幅跨越使得思想政治等上層建筑無法及時跟上。對于一個個體來說,思想政治方面有短板不能稱之為健全人格;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思想政治方面有短板不能稱之為全面發展。這也正是我黨大力提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原因。對于國家的青年一代來說,高中位于他們成長的關鍵時期。在此之前,他們懵懵懂懂,還不能完全具備辨明對錯的能力。在此之后,他們的性格又已定型,除非遇見使其情緒波動極大的事件,一般情況下很難改動。因此,高中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關乎國家整體人才質量。
二、網絡的重要性
當今時代是信息膨脹的時代。不同地區、不同特征的人們根據自身需求采用各式各樣的工具傳遞并交流信息,進而交織成一張復雜的信息網。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就像雙刃劍,既為社會其它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從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領域來看,一方面,網絡影響著思政教育的主體高中學生的精神狀態,這種影響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另一方面,網絡在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推動著高中思想教育形式和內容的革新。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時代,網絡的產生和發展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人們逐漸形成一種共識,就是追求高效生動的處理方式。如果對于同一件事,在保證滿足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選擇更生動更多樣的表達方式,那為何還要拘泥于傳統而單一的教育模版呢?后者可能僅僅滿足了教學一方的基本要求,而前者卻能夠滿足雙方的要求并展現其多樣性。其實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塑造青年健全人格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社會青年間形成正能量循環。基于這一目的,立足我國長遠發展,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照本宣科現象可以棄之不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僅是技術進步經濟發展的要求,也符合思想政治層面的深層需求。只有在結合時代主流因素的基礎上創新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才能喚起當代高中學生更多的認同感。
網絡信息化過程中帶來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第一,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正確的、錯誤的、簡單的、復雜的各種信息混合在一起,加大了人們辨識區分有效信息的難度。龐大的信息量本來就使人頭昏腦脹,高中學生甄別能力較弱則更為頭痛。網絡信息的性質直接影響到高中學生的接收內容,比如網絡上的正能量故事能夠激發高中生積極向上的心態,而網絡上暴力淫穢等信息則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長。第二,信息的交互性進一步增大了管理難度。信息數目和信息正誤是選取信息的第一步操作,而有關信息的第二步操作是探究信息之間的關系。在現實生活中,只選取信息是不夠的,因為各種信息之間存在著廣泛性聯系,就如同在構建計量經濟模型中也要檢驗解釋變量之間的多重共線性一樣,我們在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要考慮到信息的交互性。
三、制度建設的影響
盡管社會大多數群體已經初步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相關的制度體系建立還很不完善,大家還停留在一個“認可”的態度上而缺乏“改進”的心態。創新和發展向來離不開客觀環境,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設也是如此。創新和發展總是從社會提供的各種要素中抉擇出先進的活躍的因素,進而逐步替代掉那些陳舊的落后的因素。信息化時代為網絡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提供了物質技術保障,網絡環境下高中思政教育的建設也正符合了各個領域聯合發展尋求突破的趨勢。
從制度上改良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構建多維度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僅靠目前單調的學校課程教育和團員黨員教育不能夠有效涵蓋我國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眾群體。因而構建多維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狀體系勢在必行。其中,高中思政教育作為最為重要的一環,應該給予更多重視,設置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模式。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面前只有一條路,他除了這條路別無選擇,如果這條路不能通行,那么他便無法通向遠方甚至未來。如果一個人面前有很多條路,如果其中一條路不能通行,他還可以選擇其它的路,這樣他的人生平面相對穩定和安全很多。由此看來,構建多維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僅對于建設完善的高中思政教育體系很重要,而且對于青年學生的健全人格和全面發展也很重要。
其次,從制度上改良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充分發揮網絡的重要性。網絡就是一種工具,本身沒有對錯之分,人們正確地使用它,它就能起到正面的作用;人們錯誤地使用它,它就產生負面的影響。我們不能因為網絡存在風險就避之不用。相反,通過網絡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結合,不僅能夠提高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也能展現極大的信息量。老師通過在網絡上進行一輪篩選,指引學生辨認信息正誤,同時以生動的方式呈現教授內容,能夠成功吸引學生的關注度,進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信息化的時代,網絡成為人們與信息科技之間的必要媒介。人們正確地使用它,它就能起到正面的作用;人們錯誤地使用它,它就產生負面的影響。網絡不僅影響著思政教育的主體——高中學生的精神狀態,在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推動著高中思想教育形式和制度的革新。
參考文獻
[1] 劉富娣.自媒體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影響及應對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 劉凌云.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6,04:71.
[3] 吳守清.網絡發展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3.
[4] 朱鏡秋.網絡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
[5] 代賢庭.高中政治課研究性教學方法運用現狀[J].亞太教育,2016,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