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峰
摘要:鄉鎮綜合文化站的主要作用是為廣大農村群眾的文化活動提供導向和示范的作用,是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部門。鄉鎮綜合文化站如何發揮自己最大的職能作用,開展一系列健康、新穎、文明、積極的文化活動,以滿足人們逐漸提升的文化需求,是我們鄉鎮文化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字:鄉鎮綜合文化站;新農村文化建設
隨著農村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農民對文化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鄉鎮綜合文化站作為基層的公共文化事業單位,應以農民對文化的需求為導向,以為農民提供最真切的文化實惠為宗旨,不斷探索出新思路、新方法推動鄉鎮文化的建設。文化員要根據所轄區域的經濟水平、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等綜合因素,為農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做好農村文化建設的領導者地位,不斷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進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
一、鄉鎮綜合文化站存在的重要意義
1、鄉鎮綜合文化站是在黨先進的指導方針下開展工作的,鄉鎮綜合文化站通過組織健康、積極的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業余生活,同時激發了農民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農民在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中得到了精神的提升,并深受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不斷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培養,在農村逐漸形成了一種講文化、講道德、講素質的良好氛圍,適應時代旋律的步伐。
2、鄉鎮綜合文化站作為農村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它的主要職能作用就是為廣大的農民群眾組織、宣傳文化活動,引導并示范農民加入到文化傳播和學習的道路上來,它是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3、鄉鎮綜合文化站作為宣傳文化的主體,與農民群眾面對面的接觸,能夠有效的立足于基層文化的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合適的文化服務,通過鄉鎮綜合文化站積極的引導和示范,不僅使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提升自己,還為農村營造了穩定的文化環境,提高了農民學習文化的意識,為農村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分顯示了自己作為基層公共文化事業單位的重要職能,體現了它的公益性本質。
二、我國當前農村文化的現狀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農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文化水平更是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但由于受到地理、經濟、文化等環境的制約,使得一些農村的文化建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有的落后村落沒有正規的文化活動場所和文娛活動設施,更談不上開展文化活動了。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文化上農村的發展相對城市來說都是滯后的,很多農村群眾由于思想道德水平有限、法律意識不強,再加上精神生活的空虛,常常尊崇封建迷信等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的黑色文化,嚴重阻礙了我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化設施名存實亡。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往被人們熱愛并積極使用的文化場地及設施都逐漸破舊,有很多由于年久失修,已經廢棄了。農民在沒有任何文化設施的情況下,漸漸把賭博、酗酒等不良休閑方式帶入了他們空虛的業余生活,使農村的文化氛圍遭到破壞,很多家庭還常常為此大打出手,不利于安定社會的構建。
2、文化隊伍力量渺小。一支有素質、有文化、有理想的文化隊伍是保證農村文化建設得以開展的重要前提,但現在的農村中沒有這樣能夠帶領大家的骨干力量,很多青壯年都去了城市打工,那些有文化、有素質的能人又不甘心留在農村,所以導致農村文化隊伍的失散。
3、文化資源未被利用。近年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新農村的建設,已經在很多鄉鎮投入了遠程教育的建設,以提高農村的辦公資源水平,但是很多農村并沒有把國家提供的資源充分利用在文化建設上,而是將其改為鄉鎮領導的會議室或接待室,一些試點村從未開展過遠程教育活動,甚至有些工作人員連基本的電腦操作都不會,使那些文化資源成了點綴,形同虛設。
4、文化建設投入有限。文化活動想要順利、有序的開展,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支持,而農村由于集體經濟水平較低,使很多文化活動無力開展。以前村委會總會定期為農民出錢播放電影或者請戲班唱戲,而現在,農民只能偶爾在一些富裕的個人或個體企業舉辦婚禮慶典、開業典禮或其他喜事兒的時候看到一場戲曲或文藝節目。即便有些鄉鎮經濟水平較高,他們也是把工作重點放在鋪路、修橋、建校等方面,文化建設始終被忽略,得不到應有的資金支持。
三、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作用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
1、積極開展豐富多彩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的業余生活。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再不用為溫飽問題煩惱的新時期,農民已經對文化以及知識提出了強烈的需求,以往文化站被動送文化下村社的體制已經不能在滿足農民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文化站需要創新工作機制,有意識、有針對性的主動為各村社送出文化,在農閑或者農民的業余時間為大家播放廣場電影、組織大家參加各種文化活動等等都是提高農村文化建設的有效方式。很多鄉鎮還將一些農村的文藝骨干組織成文藝演出隊,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豐富的文化演出,使農民不再覺得精神空虛,而是積極參加于各種文化活動中,這些文藝隊不僅為農民們演出,還能輔導農民們自發的開展一些娛樂活動,有效的宣傳了黨的先進政策。
2、堅持文化傳播的主導地位,發揮文化站的公益性作用。鄉鎮綜合文化站作為先進文化傳播和宣傳的載體,為農村的文化建設提供了前沿陣地,文化站不僅為人民群眾起到宣傳、組織、示范和引導的作用,更是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鄉鎮文化在傳播文化的時候,嚴格遵循黨的指導方針政策,使人們在提升文化素質的同時,深受黨的思想和社會主義發展理論的熏陶,逐漸意識到文化、科學和技術的重要性,激發了農民學習文化、了解科學、掌握技術的欲望,農村漸漸形成了講科學、講文明、講文化的優良環境,人們不再受封建思想的干擾,而是跟著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發展自己、提升自己。鄉鎮綜合文化站充分顯示其作為基層公共文化事業單位的重要職能,體現了它的公益性本質。
3、擔負文化傳播的重要責任,爭取改善文化設施。當前很多地方過分重視經濟建設忽視文化的建設,作為文化站的工作人員要為文化事業的發展負責,努力改善文化設施的條件,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內容多種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促進農村文化建設。通過這些活動加大宣傳我黨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方針和政策,引導大家與時俱進,跟上黨前進的步伐,適應時代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