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宇
家鄉玉田,無終古國,豐饒土地,散發酒香,源遠流長。玉田老酒“徐九經”,京東名酒,起源于唐代,成名于上世紀,注冊為“徐九經” 商標。七品縣令徐九經的故事,滲入玉田白酒之中,演繹為: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老酒,流傳在北中國的鄉野、鄉間、鄉民中。“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酒、小火爐、傍晚、雪花、飲酒……多重意象疊加和文化交融形成獨特的現象:酒文化。
每當春雨綿綿的日子,葦錐冒芽,呈現鵝黃,春意喜人。沿故鄉流水還鄉河行走,未見酒莊,便聞酒香,老酒香醉人……喝玉田老酒,品酒文化,方知歷史滄桑。據《玉田縣志》記載:唐太宗東征,至玉田,飲酒聚兵于燒鍋酒鄉,鄉民請飲老酒,酣飲興起,擊石如鼓,謂之吉兆,后凱旋歸來,加封玉田老酒為“御酒”。
自封為“御酒”,玉田老酒聲名鵲起,鄉間燒坊眾多,益興燒鍋異軍突起,匯集眾多同行,扛起玉田老酒大旗,上千輛畜力酒車闖遍了整個黃河以北地區。
金代玉田老酒馳名燕京地區,《金史》載:大定二十年(1180年)正月,金世宗駕臨玉田縣行宮、御林“春水”,并決定“以玉田縣行宮之地偏林為御林”。又載:“玉田有行宮‘偏林,大定二十年改為‘御林”。現在,遺址無存,但村名、地名與遼金貴族打獵游玩的行蹤相聯系。那時的遼金貴族最愛喝的就是“玉田老酒”謂之“圣水”。
明清時期酒香鼎盛,暢銷華北。清光緒年間,燒鍋酒香更是飄至內蒙、東三省、香滿黃河以北。鴉鴻橋鎮水旱碼頭,以酒聞名,歷史上為京東名鎮之一。這每一瓶酒,包容一壇子傳說,構成一串串優美的傳奇故事,代代相傳,不斷添加變換,越來越豐饒!成為多彩的酒文化。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徐氏秘方傳家寶,后人繼承秘方,把傳統工藝與現代發酵新工藝相結合,精心釀制,聚五谷于泥窖精釀而成。使這風味獨特的歷史名酒又重放異彩,被國家命名為“百年老作坊”,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進行了挖掘與應用,《唐山經濟》、《唐山新農村》、《河北文化》等主流媒體作過專題報道。
玉田老酒用東三省特定產區上等紅高粱、華北平原優質小麥,多種微生物參與發酵,汲取地下深層300米炭礦粵系之水,古法秘制,雙輪底增香,陶瓷壇陳釀。酒體光澤鮮明,晶瑩剔透,且有“窖香優雅、清爽甘冽、香味協調、回味悠長”的風格。玉田老酒,后勁大,酒性烈,喝到嘴里辣口,咽到肚里發熱。三杯下肚,帽子戴不住,臉發紅,脖子發紫,耳朵成雞冠子;四兩入腹,汗兒出了,話兒多了,比比劃劃吆喝開了:“咱倆好哇”、“六六順啊”、“巧七巧七”、“八匹馬呀”……凸現了鄉間通俗的酒文化。
歷史上玉田流行:貴人道,上老酒“徐九經”。這酒有一定的檔次,蘊含歷史文化。徐九經的故事在無終古國玉田家喻戶曉。相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鴉鴻橋鎮村民蓋房挖地基時,無意中鎬頭“巧遇”嘴小肚大的酒壇子,可惜壇子破碎,綠色粘稠的液體漂流,酒香四溢,直入心肺。據專家推測是原漿酒,從碎片考證產于明代。在鴉鴻橋鎮酒燒鍋作坊遺址曾經出土過批量的大缸,佐證了酒燒鍋存在的久遠,鴉鴻橋是歷史上玉田老酒的產地之一。
老酒“徐九經”洋溢著豐饒的文化底蘊與醇香,擠進珍貴的報刊雜志的版面,散發著油墨的清香走進千家萬戶,走進讀者的心間,釀造了酒文化的故事,源遠流長。
2015年3月17日的《唐山晚報》旅游版刊載的《泓德紀事》曾以大量的篇幅介紹老酒徐九經的歷史酒文化淵源:“在泓德論酒,舌尖品味中國地域酒。酒是文化更是歷史,酒與時間、歷史聯姻形成酒文化,鏈接了許多故事,貫穿五千年。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泓德生態園附近的村莊老農民在家挖菜窖時,鐵锨碰破一磁壇,流出綠液,濃香彌漫,老頭感到可惜,趴下猛喝,醉倒酣睡半天,后來,人們從瓷片材質推測應是明末所產,距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附近應該有酒作坊。現在周圍的水質也非常好,前幾年還有一眼翻水井日夜翻水,灌裝礦泉水,遠銷四方。徐九經的后人曾在這里釀過酒,從商業古鎮鴉鴻橋還鄉河碼頭運出,形成酒的史話。
泓德生態園的底蘊是酒的故事、酒文化和休閑設施農業。酒是泓德的根脈,淵源流長,連接著徐九經及其后人。
酒,歷史上有多個別稱。“綠蟻”是酒的代稱。綠蟻,原指釀酒時酒面上浮起的綠色泡沫,詩詞家形象地用來指酒。如李珣《漁歌》“鼓素琴,傾綠蟻,扁舟尚得逍遙志。”白居易就用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引“綠”與“碧”同義,說成“碧蟻”如吳文英《催雪》中的應用。辛棄疾《念奴嬌》“誰勸杯中綠”用“綠”來稱酒,連“蟻”也不用了。
古代酒的代稱還很多,如“杜康”是傳說中酒的發明者,便用來稱酒;“鵝黃”原指酒色橙黃,后即用來代酒;“酃淥”原指用湘東酃湖水和淥水釀制的名酒,詩中泛指美酒。此外還有“凍醪、玉液、玉友、竹葉乃至春(古代制酒不純,色是黃綠,似春天景色即以春代酒)”等說法。
2014年12月23日的《唐山晚報》刊載《大氣磅礴玉泉山》也從側面介紹了老酒徐九經與玉泉山的故事:玉泉山,有山自然有水,好山好水好人家,玉泉山休閑,實用主義美學下詩意棲息,遠山如黛,近水如帶,山水相依,有人生的境界,更有哲學的美感。這里流傳這一個故事:明朝縣令徐九經辭官后,避難在此生活了一段時間,生活所迫,開辦酒燒鍋,曾用玉泉山的泉水釀酒,提升了酒的品味、檔次,徐九經的后人到過玉泉山祭祖……印證了玉泉山的優良水質和文化底蘊。
玉田老酒,通體散發著酒文化。品徐九經玉田老酒,體驗酒文化。接近玉田老酒,實施“觀、品、賞”三步。觀,色澤微黃,坦蕩至醇,真君子。成熟、內斂、去偽存真。深沉的情感封于地下數年之久,多少悸動,都被歲月洗禮,只留純凈和無暇本質,如水晶般,歷經造化磨礪,可以看見歲月的光彩與傳奇。品,酒香濃郁、綿軟甘冽,純正、爽適,回味甘潤。悠然于心,真境界。柔和醇厚、回歸靜謐。數千個日夜之后,他飽經水火錘煉,終見成熟光芒,幾經歲月的雕琢和大地沁瀾,才會體現出優雅與純凈,百味協調。賞,內外兼修,真非凡。香郁、純凈、清澈見底、淡定從容,是非凡,感受那平靜中最激烈的起落,和而不同,悟感成功之道。
玉田老酒“徐九經”,傳承中華悠久的白酒文化,唐山旅游休閑美酒,飄香海內外,讓人醉,讓人戀,讓人歡。親情、友情、恩情飲老酒,濃香、醬香兼香品益興。
酒香濃郁升華為詩歌——徐九經。
徐九經,明朝七品官
在北中國——玉田
鄉野、鄉間、鄉村中
流行,演繹為
評劇故事的情節
綠蟻新醅酒
徐九經,每一瓶
包容一壇傳說(下轉第27頁)(上接第29頁)
鏈接成一串串
感人的傳奇
不斷豐饒,陪伴時光
在想象中長大成冊
徐九經,打開
彌漫醇香,醉人
奔涌歷史滄桑
述說飲酒聚兵
御酒起源的故事
瘋長無終古國
徐九經,明朝的迷你酒莊
時光、大氣、塵埃
包裹成百年老作坊
木鎬刨出酒壇碎片
復原故去的場景
和失效主人公生活的場景
徐九經的后人
將傳統、歲月摻入高粱、大麥、水中
用文化進行釀造、發酵
創意“六六順”的通俗
在酒桌上排練、展演、創意
成還鄉河畔靚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