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希
我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有跳繩、畫畫、跑步、唱歌、彈琵琶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課余活動就是彈琵琶。
我在5歲那年被媽媽帶到黃老師家學琵琶。媽媽給我買的琵琶琴有個大肚子,頭上有4根木軸,有4根弦,用手輕輕一勾,便會發出一種清脆的聲音。這清脆的聲音很好聽,我就在這清脆的聲音中不知不覺地學了兩年。可是,黃老師后來懷孕了,我停課了半年。這半年來,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那些老曲子,這讓我對彈琵琶產生了厭煩的感覺。
后來,我換了一位老師—王老師。她的性格十分溫柔,說話幽默、生動,總能把我覺得很抽象的符號用形象的比喻講出來。記得有一次,我不懂得什么是裝飾音,王老師便解釋說:“裝飾音就像一枚戒指,一個人如果把它戴在手上,就比以前更漂亮了,對吧?裝飾音也一樣,如果你把它彈出來,旋律就更好聽了!”于是,我對裝飾音有了更深的印象。在跟隨王老師學習的這一年里,我對琵琶的態度也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原來覺得十分枯燥無味的琵琶課現在已變得特別有趣了,原來想放棄的念頭也已經轉化成了前進的動力。在王老師鼓勵下,我越學越有興趣,不但考過了7級,還考出了85分的好成績。
記得去年寒假,王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我和其他5個好姐妹被選中參加2016年漳州市電視臺春節少兒聯歡晚會的節目錄制。我興奮極了!可一想到這回要表演《陽春白雪》這首早已忘得一干二凈的曲目,我又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僅3周的時間,要背譜,要練熟,要合奏,我能一一過關嗎?死記硬背,重點、難點反復練……我嘗試了許許多多的辦法,好容易把它練熟了,可到老師那里合奏,不是音位錯就是指法錯,愁死我了。怎么辦?放棄?這是不可能的,名單已上報,我唯有堅持。接下來的每一天,除了按時到老師那合奏外,在家里,我針對自己薄弱的環節,放慢速度,一遍又一遍地反復練習。經過半個月的勤學苦練,我終于能和大伙配合得很默契了,并在舞臺上完美地完成了演奏。
學琵琶不但讓我學會了一種樂器,還讓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能輕易放棄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