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云
利用追溯系統不僅可以了解食品來源,還可以提高產品召回率,降低質量風險,因此,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使用該技術。由于我國近年未經常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嚴重威脅著消費者身體健康,我國對追溯系統的需求也在增多,為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需要對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關鍵技術進行深入研究。
可追溯性與追溯系統
現階段,對于可追溯性與追溯系統的定義并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學者所提出的觀點也不同,如食品標準委員會將“可追溯性”定義為存在于食品生產、加工以及流通整個過程中的能力,而追溯系統則是食品供應過程中的連續保障能力,也有學者認為可追溯性就是產品既有跟蹤與追溯特點的能力,而追溯系統則依靠某種手段獲得可追溯性的方法與模型等。
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關鍵技術
追溯編碼與產品標識技術。商品,主要包括商品名稱、類別、規格以及數量等。在國外,主要是利用EAN.UCC追溯產品編碼,該系統在全球范圍內通用,不僅被應用到工業與商業,還被應用到運輸業中,其編碼由多部分構成,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對于該系統的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歐盟利用該系統跟蹤牛肉與蔬菜。
產品標識,是追溯碼的載體,由于標識技術的不同,這些技術的特點也就不同。二維碼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并不陌生,不僅存儲信息密度較強,容量也很大,同時具有良好的糾錯能力,應用范圍也很廣。條碼技術只能通過人工近距離讀取,也難以及時獲得大量相關信息,為解決這一不足,RFID技術出現在人們生活中,并不需要接觸就可以完成自動識別。為提高食品質量追溯能力,部分學者將RFID技術、二維碼技術以及GPS防偽技術都應用進來。為防止出現傳統識別方法被偽造的情況,一些以生物特征為主的識別技術也被應用到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中,用于識食品個體,如DNA技術等。由于這些內容都是唯一的,且是不可偽造的,也更加讓消費者信服。
供應鏈各環節的信息快速采集技術。生產環節信息,不僅包括生產環境信息、操作信息,還有食品信息。為滿足大眾的實際需求,無線傳感技術被應用進來,該技術不僅便于布置,方便使用,成本投入少,且能耗較低,因此,在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中有廣泛應用。同時,便攜式設備也因成本低,方便攜帶且不受時空限制等多種特點,而被應用到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中。
由于部分食品需要保鮮,以無線傳感器為基礎的冷鏈運輸也成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利用GPS技術對食品運輸車輛進行監測,保證車輛在運輸中的所有情況都掌握在相關人員手中,防止運輸司機出現不良行為,同時也可以將GIS技術應用進來,增強對食品全過程的檢測。不僅保證了產品質量,還可以讓食品以新鮮的狀態運送到相應場地,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實際需求。
質量安全智能決策與預警技術。質量安全智能決策與預警技術,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生產過程預警,二是物流貨架期預測。首先,生產過程預警直接關系到食品質量,隨著科技發展與成本的降低,以監測為基礎的預警與智能決策成為了可能,如有些學者利用頻譜分析技術識別蛋雞發聲,主要對蛋雞聲音進行監測,同時也可以了解蛋雞的情況,一些人還利用視覺詞典通過分析母牛行為,了解母牛臨產期的行為。其次,貨架期預測,就是以溫度為主要影響因素,利用產品外包裝會隨著溫度變化而發生變化的情況,了解肉類食品的剩余貨架期。此外,也有學者利用氣味辨別食品新鮮度,如電子鼻這樣的科技,可以辨別食品氣味,了解食品的質量、貨架期等,還可以將可擴展標記語言應用到其中,通過這樣方式,做到數據無縫連接,實現追溯信息共享。利用這些技術都可以為人們安全食用食品提供保障。
溯源數據交換與查詢技術。為做好供應鏈追溯工作,還要重視溯源中心數據庫的建設,在這種數據中不僅有生產中所產生的數據,還有食品加工以及銷售中所產生的數據,并將這些信息與中心數據庫進行交換,這樣一來就可以對XML進行描述,同時也可以提高可擴展性以及開放性,進而完成信息交換工作。隨著追溯信息的增多,追溯手段也得以完善,可以應用到各個追溯平臺中,所以,部分學者就依靠Google Earth建立起了農產品溯源系統,實現了精準定位,讓信息使用者可以隨時了解食品實時信息,并利用FMECA模型了解食品生產過程,跟蹤食品真實情況。便于消費者了解食品來源等多方面的情況。由此可見,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關鍵技術的應用十分有必要。
通過以上研究得知,現代人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所購買的產品能夠滿足自己實際需求,不會出現中毒等不良反應,這樣一來,也就提高了對追溯系統的要求,這就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做好研究工作,真正為人們謀福利。在建造追溯平臺的過程中也需要政府多個部門的參與,協調好相互之間的關系,以便為消費者提供可靠的食品質量追溯渠道,讓消費者掌握與食品有關的信息,真正做到吃得放心,用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