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凱
[摘 要] 基于激勵理論并對獎學金的概念進行拓展,通過分析獎學金的種類應該如何設置、申報獎學金應該符合怎樣的條件、獎勵方式的多元化該如何實現、怎樣規范獎學金的申報及發放過程這些方面,最終論證了激勵理論在高校獎學金評定中的應用有哪些合理的層面。對高校的獎學金制度該如何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獎學金制度;激勵理論;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06-0034-02
如今很多高校都通過設置一些不同類型和等級的獎學金來鼓勵學生,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加奮發圖強、刻苦學習,最終達到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的目的。獎學金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培養人才的道路上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獎學金的激勵功能在促進學生能夠全面發展的道路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有效的利用激勵理論在高校獎學金評定中十分重要。但如何能夠讓獎學金具有激勵效應,值得高校工作者進行深入探究。
一 什么是激勵理論
激勵理論是關于如何滿足人的各種需要、調動人的積極性的原則和方法的概括總結。激勵的目的在于激發人的正確行為動機,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充分發揮人的智力效應,做出最大成績。
激勵是指組織通過設計適當的外部獎酬形式和工作環境,以一定的行為規范和懲罰性措施,借助信息溝通來激發、引導、保持和歸化組織成員的行為,以有效地實現組織及其成員個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管理原理”。
管理心理學把激勵看成是“持續激發動機的心理過程”。激勵水平越高,完成目標的努力程度和滿意度也越強,工作效能就越高;反之,激勵水平越低,則缺乏完成組織目標的動機,工作效率也越低。
激勵方式在高校中的表現自然和獎學金制度分不開,獎學金就是激發學生動力的外部誘因,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調動,使學生能夠跟從高校的計劃和培養目標,不斷進步和全面發展。
二 獎學金的定義及不同類型獎學金對于學生的意義
“由學校團體或者個人給予學生的獎金”是《現代漢語詞典》中對獎學金的解釋。那么獎學金制度能夠激發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是什么呢?便涉及到了激勵理論。“為了國家教育方針能夠真正的實施,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讓學生無論是從學業身心還是技能等各方面的素質都能不斷的提高,讓獎學金不單單成為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的獎勵,更是能夠全面發展的學生的獎勵,這樣一來獎學金的屬性才能得到一次質的飛越,一次觀念上和根本上的完全變革。”充分利用激勵理論在心理學中的作用,讓獎學金制度能激勵更多學生,從而實現教育者的目的,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素質。
隨著獎學金本質觀念的改變,獎學金種類的設置也在各高校中不斷的創新和改革。高校不應該將學習成績作為獎學金評定的唯一標準,應該使得在各個方面表現優異的學生都能獲得獎學金。如學習優秀獎學金、社會實踐獎學金、文明自律獎學金、技能競賽獎學金、文藝特長獎學金、自立自強獎學金、積極進取獎學金等多類單項獎學金和綜合獎學金。
在激勵理論中,人都有自身不同的需求,新的獎學金機制應該實現對個性化需求的適當激勵機制,可以有效地調動每個學生在自己感興趣和擅長領域的學習積極性。獎學金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個重要方面的需要,自身的努力、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的同時,又能獲得獎勵,得到學校和同學的認可。許多學生不善于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但他們在社會實踐和技能發展等方面有著超乎常人的優勢,同樣期待得到認可和肯定。為了鼓勵個性和單項獎學金的發展,鼓勵綜合模型相結合的獎學金的全面發展,以更好地體現出多元化的概念,并提高專業學習的比重,改變綜合學習成績和個性化優勢在獎學金中的比重,提高個性化獎勵,不僅滿足學生的需要,給予此類學生鼓勵,也有效地突出知識和學習的重要性。
三 明確獎學金的條件對于激勵學生的作用
目標設置理論認為目標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動力。但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要注意目標設定的合理性,同時也提高了驗收目標。預期理論認為,人的期望是人類行為的動機,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人們會更加努力,以獲得較高的激勵。為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應隨時記錄個人的努力成果和工作績效,工作績效和獎勵應該是一致的,得到激勵的同時,也獲得自身追求的滿足。可以說,獎學金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這基于激勵理論。因此,讓學生獲得高的熱情,關鍵在于學生可以獲得獎學金的條件,以及如何有望達到的認知,建立一個合理的學生可以達到的目標,而不是遙不可及,讓學生望而生畏。
四 多樣化的獎學金對于不同特長的學生的激勵作用
傳統的獎學金制度和評定獎學金的條件,都是按照綜合評價進行評估,通過“綜合”后,情況變得含糊不清,對個人因素的“評價”,變得不明確,讓學生不知道在哪些方面,努力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得到獎學金。事實上,獎學金可明確各類獎學金的申報條件的,比如學科成績均在良好以上,并且不受任何紀律處分的情況下,這類同學每學期都可申報一次單項獎學金;優秀獎學金可以是所有課程成績加一起在班級或專業前三名的同學進行申報;進行綜合評價的獎學金要求至少有一次獲得學習優秀獎,三個以上的單項獎學金,衛生等標準。只有獎學金明確的情況下,學生們清楚的知道獲得獎學金的要求和條件,并建立自行申報系統,可以幫助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學術目標,明確方向,以提高學生的獎勵預期和努力程度,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激勵效果。
五 關于獎學金制定與評定過程規范化的思考
公平理論認為,除了利益人們還會追求比別人得到更多的報酬,人們往往更注重的是絕對值公平,這是廣泛的社會心理傾向。通過相對價值比較,以獲得賠償,公正的判斷,然后獲得“公平感”或“被剝奪感”。不同的感覺對該人后續的行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這種感覺對學生而言就是要“繼續努力”或“放棄”,甚至表現為“拒絕努力”。通過研究公平理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擁有更加公平的獲得獎勵程序的管理者,更加受到員工的信任。”是否能夠擁有公平的獲得獎學金的條件,也是學生是否能夠獲得獎學金激勵的基礎。獎學金機制的公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校設立獎學金的獎項和獲得獎學金的條件,要與學生的理解和看法一致,不應該存在“厚此薄彼”的感覺;第二,獎學金計劃,以規范評估,廣泛設立為標準,普通的學生也可參加獎學金的評定,學生先提出申請,然后由部門審核,并及時宣傳,并上報學校批準;第三,獎學金評審結果必須是公平的,大部分獎學金的結果,以滿足學生的期望作為一個整體,從而提高獎勵獎學金。
此外,每學期考核一次,通過每學年考核細則進行綜合獎學金和單項獎學金的評定,以更好地反映強化理論,注意獎學金遵守及時和有效的原則要求。
六 有效的獎學金機制策略分析
通過數據分析,一個獎學金是否處在一個有效的理想狀態,主要表現在獎學金設置,獎學金結構,以及獎學金覆蓋范圍,評價標準和宣傳等方面。理論分析和模型分析綜合的結果,使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獎學金建立的意見,從而提高中國大學獎學金制度的激勵效應。
(1)獎學金的類型設置。學校要加大獎學金的寬度,增加綜合獎學金的設置,而不能單單考核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成績不能成為獎學金評定的唯一標準,獎學金的設置要一并加入其他具體標準和條件,如社會實踐和進步獎,班主任應該統計學生參與社區活動,或者學院組織的各種活動的次數和成績。
(2)獎學金金額。隨著各高校獎學金制度的改革,要合理的配置獎學金的金額,讓獎學金不斷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習和全面發展,但也不能讓獎學金的設置存在偏失,失去了原本激勵學生更好發展的初衷,使學生單純為了得到獎學金而表現。
(3)獎學金覆蓋面。加大獎學金覆蓋面,讓更多有優異表現的學生都能得到獎學金,同時讓獎學金能夠在各個方面激勵學生的全面發展,使獎學金具有多樣化,使不同類型的優異學生都能獲得獎學金,以增加獎學金的激勵性。增加獎學金的數量,讓更多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學金,增大激勵效益,讓更多的學生為之奮斗,擴大獲獎學生的比例,增加了獎學金的覆蓋面,讓更多的學生得到啟發獎學金,從而使激勵最大化。
(4)獎學金評價標準。專注于學術水平和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兩個標準同時提高,應適當提高整體素質的比例,從而使動力性能最大化。
(5)加強宣傳,重視榜樣的力量。各高校把獲得各項獎學金的優秀學生展示給所有學生看,讓所有學生都知道,怎樣可以獲得獎學金,只要努力,自己就會和獲得獎學金的同學一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明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并為獲得此方面的獎學金而努力。在獎學金申請程序中,申請名單與獲獎名單應該及時的公布,使該獎項過程透明化。在確定獎學金獲得者后,應該及時的對獲獎者進行表彰,讓所有的學生都了解獲獎者的優秀事跡。
總之,獎學金作為獎勵機制為學生發展,學校教育,全國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各高校應當不斷完善獎學金制度,提高獎學金金額和覆蓋面,增加獎學金的種類,讓獎學金的評定標準從單一的學習成績向能夠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方向轉變,讓學生能夠在多個專業和提升自我素質中獲得激勵。
參考文獻
[1]蔣國華.激勵理論在高校獎學金評定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2):54-55.
[2]唐麗珍.獎學金評定工作中的激勵理論效應淺探[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3, 25(2):51-53.
[3]方吉嫻.論高校學生獎學金激勵作用的發揮[J].廣西教育, 2009(18):53-54.
[4]吳春娥.基于激勵理論的高校獎學金問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 2011.
[5]方吉嫻.論高校學生獎學金激勵作用的發揮[J].廣西教育, 2009(1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