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摘 要] 在需求分析理論指導下,對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認知情況及口語學習觀念進行了調(diào)查,認為聽說課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應增多,通過實施大學英語聽說課課程設計改革模式,學生在學習策略上得到轉(zhuǎn)變和進步,教師角色實現(xiàn)了轉(zhuǎn)換,輸出驅(qū)動意識得到增強。
[關鍵詞] 需求分析;大學英語聽說課教學;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06-0074-02
Richterich 于1972 年首次提出外語教學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模式。國外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需求分析包括“目標需求”和“學習需求”。目標需求分析是了解未來工作環(huán)境和崗位對學習者的要求,以及特定環(huán)境可能給學習者在未來工作中帶來的特定心理狀態(tài)等;學習需求關注學習者現(xiàn)有學習背景、語言水平、專業(yè)知識、學習觀念和動機以及對下一階段學習的要求和期待等。束定芳等(2009)進一步明確指出,外語教學需求分析是開展外語教學的首要條件,是外語課程設計的基礎,也是教師組織教學、使用教材、決定教學方法和評估教學的依據(jù)[1]。
一 實證研究
1 研究問題
對于學習者的需求分析調(diào)查,即對大學生口語能力認知情況進行調(diào)查.
2 研究對象
在大一新生中2013~2014第一學期計算機3、4班共60人實施大學英語聽說課課程設計的改革。對照班級2013級自動化1、2班課程設置不變。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認知情況及口語學習觀念調(diào)查問卷,關于大學英語聽說課課程設計改革的需求調(diào)查問卷;數(shù)據(jù)收集分析,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大學英語期末考試成績和通過率;教師、學生訪談,訪談文本分析。
4 研究內(nèi)容與分析
對計算機13級3、4班共60人進行問卷調(diào)查,回收有效問卷54份。60.11%的學生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88.89%的學生從未上過專門的口語課程。關于學習者的口語學習觀念和口語能力認知情況,調(diào)查結(jié)果如下:問卷中12、13、14、15題是關于口語學習原則和超語言因素的認知情況,分別有42.59%,40.74%,44.44%和37.04%的同學同意這種表述。這說明學習者對于語言環(huán)境具有明確的認識并且能夠掌握語言輸出的技巧。因此,在聽說課課程設置中不應僅僅操練語言技能,更應重視語言的社會屬性和非語言因素。注重課堂活動的氛圍場景感。18、19題是屬于自我管理元認知學習策略的范疇, 是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計劃、調(diào)整、評估的過程。在本調(diào)查中42.59%的同學同意有明確的長期和短期目標對學好口語很重要,29.63%表示堅決同意,可見學生意識到有自己學習計劃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高達40.74%的同學對于不斷地評估自己的口語水平對學好口語很重要沒有持支持的態(tài)度,表明其管理學習的能力不強,對這部分學生還需特別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關于自我效能感的認知?!白晕倚堋保╯elf-efficacy),這是一些人具備的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具備取得成功的要素。問題中的1、2、16涉及此方面。對英語口語感興趣的程度決定學習者的投入程度,是否愿意付出努力去提高。結(jié)果表明40.74%的學生對講英語不持態(tài)度,還有14.82%的學生不喜歡講英語。這說明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大力的激發(fā),學習動機不明顯。但是學生對自己的口語水平的提高有相當?shù)钠诖?8.51%的學生相信自己能學好英語口語。同樣需要關注的是學習者對母語的依賴程度反映了其語言的熟練程度,即對母語的依賴越強其語言熟練程度越低。反映在數(shù)據(jù)上,35.19%的學生對學外語時應當盡量避免使用母語持中立態(tài)度,還有24.07%表示反對。說明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較高,因此語言熟練程度不高。因此,在課程設置中應兼顧不同水平層次學生的需要,對口語能力不高的學生進行鼓勵并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
歸因論認為行為結(jié)果是由個體和環(huán)境因素聯(lián)合決定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64.82%承認學不好英語口語主要是努力不夠。學習英語的內(nèi)在動因不強需要激發(fā)。同時外部因素教師的作用就變得很重要,教師在聽說課程設置方面更要考慮到學生課外練習英語的機會應增加,拓展更多的英語課外活動有助于提高英語口語水平,高達81.48%的學生贊同此觀點。同時學生也意識到了語言環(huán)境的重要性,46.3%的學生非常贊同在一個講英語的國家學口語是學口語的最好的途徑。因此,邀請外籍教師授課可以營造一個更加異國的教學氛圍,課程設置方面可以考慮一學期邀請外教教授英語聽說課若干次。
對于如何提升口語能力,學生的語言觀體現(xiàn)在對傳統(tǒng)語言學習觀念的忠實認同。比如高達77.78%學生認為大量地重復和進行對話訓練對學好英語口語很重要。62.97%支持反復的句型操練有助于提高英語口語。學生的學習觀表現(xiàn)在對于學習策略的選擇,看來學生對于句型結(jié)構(gòu)的掌握,基礎知識的習得,語言形式的重視程度是很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對口語輸出至關重要。5題是關于語言輸入,17、20題涉及語言的輸出。70.37%的學生認為了解講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助于學好英語口語。因此課程設置中應運用文化導入方法,使學習者語言輸出更加恰當準確。大部分學生認為小組討論是學好口語的重要手段,這也是聽說課堂活動經(jīng)常被教師采用的方法,然而仍然有27.28%的學生沒有明確的態(tài)度,還有12.96%的同學不認可這種教學方法。在后面的問卷問題中學生支持多種課堂活動的出現(xiàn),有自己的口語練習搭檔和小組討論的支持率持平,53.7%的同學喜歡課堂游戲,這充分說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性,學生更傾向于課堂內(nèi)容形式活潑生動才能提高課堂活動的參與度。對于語言的兩大方面—形式與功能,通過數(shù)據(jù)顯示,70.37%的學生更傾向于關注語言的功能性,認為能用英語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是最重要,犯些語法錯誤關系不大。這和上面分析的學生對于語言形式的重視程度似乎又是矛盾的,這說明教師在聽說課程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學生對于語言形式與功能的雙重需要,應結(jié)合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語言綜合技能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通過調(diào)研的數(shù)據(jù)表明學生對口語學習觀念和口語能力認知程度很高,對于大學英語聽說課課程設計改革的需求很明顯。認為聽說課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應增多,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突出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使語言輸出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p>
二 研究結(jié)論與總結(jié)
實施效果:通過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師在聽說課上對學生進行分組評分,讓每位同學都有自我表述的時間,評分最終計入學生期末總分。通過增加平時學習過程的考核方式,學生懂得了注重平時學習積累的重要性,并開始積極關注口語練習,由原來的上課一言不發(fā)轉(zhuǎn)變?yōu)闀e極思考并有所表達。而且打消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考試前突擊的想法,由此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同時加大平時測試考核占總成績的權(quán)重也確實提高了學生的及格率和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對語言輸出尤其是口語的訓練積極性增加了??傮w來說,學生只要平時努力學習,課堂積極投入到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中并認真完成各項考核項目,學生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分數(shù)。
通過教師訪談和學生訪談對大學英語聽說課程設計模式的改革也提出了遇到的問題。語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對于口語輸出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但受到語言水平的限制,學生的語言表達仍然受到漢語式思維的限制。相比較對照班實驗班的學生敢開口說英語的同學比例大大增加了,在課堂參與中實驗班學生表現(xiàn)出更加明顯的主動性。課堂氣氛明顯更為活躍,但是口語水平的提高需要更長期的堅持。通過訪談,基礎較好的學生不喜歡聽說等基本能力方面較為簡單的語言輸出操練,希望進入到更深層次的語言交流中 。然而語言教師受到自身漢語為母語的局限性的影響,在課堂活動與學生的交流中表述較少有時缺乏自信。因此,讓外籍教師參與到聽說課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措施。
綜上所述,通過大學英語聽說課課程設計改革方案的實施,通過有效的課程設計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素材和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首先,在實驗班改變只使用單一教材的情況下,教師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英語材料,課前布置閱讀任務,并讓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話題材料。聽說課堂上,教師先布置聽力任務,要求學生通過聽力輸入獲取信息或完成若干問題,邊聽邊記。之后,教師布置限時口語任務,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每個小組的討論結(jié)果可由其中一人進行總結(jié)發(fā)言,同學間交換意見。教師分組評分,讓每位同學都有自我表述的時間,評分最終計入學生期末總分。課后教師布置學生將口語任務轉(zhuǎn)化為書面文字,鼓勵學生課后發(fā)英語微博,增進學生的學習熱情并鼓勵語言輸出。通過實施大學英語聽說課課程設計改革模式,學生在學習策略上的轉(zhuǎn)變和進步,教師角色的轉(zhuǎn)換和輸出驅(qū)動意識的增強,對學生在語言輸入和輸出方面量的增加,都證明了基于輸出驅(qū)動整合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提高整體英語學習素養(yǎng)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李娜,胡偉華. “需求分析”理論指導下高校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ESP 口語教學設計研究[J].外語教學,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