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嘉瑤
設計背景:
現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不懂得理解、體驗他人的情感,特別是對待自己最親密的人表現得相當任性。所以我根據本班幼兒的情況設計了這次綜合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去感受愛,并能大膽表達對親密之人的愛,進行一次別有意義的情感教育。
一、活動目標
1.體驗愛,學習關注,能感受他人的快樂和痛苦。
2.通過歌唱、繪畫、語言的形式表達出自己的愛。
3.幼兒在樂曲、繪畫中感受愛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音樂《我愛你》《愛我你就抱抱我》,錄音機。
2.每人有一份繪畫材料(蠟筆、水彩筆、紙等工具、紙質卡片)。
3.照片:媽媽、爸爸、奶奶、老師。
三、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唱《我愛你》的歌入場,大家相互抱一抱,親一親,創建一個有愛的課堂氛圍。
——小朋友們,你們有愛的人嗎?你最愛誰?(哦,愛媽媽,媽媽每天給我做好吃的;哦,爸爸,爸爸每次都帶我出去玩)
——有多愛呢?(噢,很愛很愛),你呢?(哦,你最愛外婆)有多愛?(噢,非常愛,外婆每天送我上學)
——很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我們最愛的人,那小朋友們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有多愛我們嗎?今天我們就玩一個游戲,猜猜我有多愛你。
(二)你畫我猜游戲
1.猜表情。
游戲規則:準備好表達個人情緒的表情卡,如高興、傷心、激動、憤怒等,讓一個小朋友看了卡片中的詞語后,做出相應的表情,讓另一個小朋友猜出卡片中的詞語,小朋友開火車輪流上講臺進行游戲。讓孩子學習關注,能感受他人的快樂和痛苦,學會和同伴一起分享喜悅與傷心。
2.猜動作。
游戲規則:在準備好的紙質卡片上寫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家務勞動,如:講故事、掃地、洗衣服等。讓一個小朋友看卡片中的詞語后,模仿卡片上的動作,讓另一個小朋友猜出卡片中的詞語,小朋友開火車輪流上講臺進行游戲。讓孩子體驗父母對孩子的愛,讓幼兒體驗家的愛,并學會分角色進行游戲。
3.猜猜這是誰。
——請小朋友看老師展示的照片,教師按順序展示4張照片,讓小朋友說出圖片中的人物,并引導幼兒向愛的人表達自己的愛。
——展示照片1:看,這是誰呀?是誰的媽媽?媽媽在做什么?媽媽那么辛苦讓我們對媽媽說一聲“我愛你”。(我愛你)
——展示照片2:這又是誰呢?這是誰的爸爸?爸爸在做什么?爸爸那么辛苦讓我們對爸爸說一聲“我愛你”。(我愛你)
——展示照片3:這是誰的奶奶?奶奶每天早起送你上幼兒園,我們一起對奶奶說“我愛你,奶奶”。(我愛你,奶奶)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收到我們的愛,一定會非常開心,所以我們要把愛大聲說出來。我是誰?(老師)你們想對我說什么呢?(我愛你,老師。我也愛你,小朋友們。)
——把心里的愛說出來的感覺怎么樣?開心嗎?老師聽到你們對我說“我愛你”時,也很開心哦!
4.手工制作活動。
活動過程:鼓勵兒童用廢舊物品制作自己最愛的人的形象,重點讓幼兒畫人物的頭像,也可以是畫全身像。畫完之后,引導幼兒使用手工材料,將最愛的人的繪畫圖像制作成立體的人物形象,畫完之后用相機拍下來留念,并把孩子們畫的畫全部在藝術角展示出來。
(三)欣賞兒歌《愛我你就抱抱我》
——小朋友們都很棒,我們都是充滿愛的小天使,愛要大膽表達出來,那現在請跟你最愛的小伙伴表示一下你的愛吧。
1.通過欣賞歌曲里的歌詞,體驗表達愛的情感,首先讓小朋友熟悉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的節奏與旋律。
2.在熟悉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的節奏與旋律之后,嘗試用第二人稱的“你”來替換將歌詞中第一人稱的“我”,如“愛你我就抱抱你”,邊唱邊抱抱身邊的伙伴,讓幼兒學會用行動表達愛。
四、活動延伸
與作品合影,老師給小朋友和小朋友自己制作的最愛的人的手工形象拍照留念,共同分享合作的快樂,在園內把幼兒創作的作品向家長展示出來,并對幼兒進行鼓勵,贈送小紅花。
鼓勵小朋友回家把自己的繪畫送給最愛的人,并對最愛的人說“我愛你”,鼓勵小朋友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對他們說“我愛你”。
五、活動反思
(一)幼兒的發展
“猜猜我有多愛你”藝術活動教案實施的重點元素偏于語言和藝術,通過猜動作、猜表情、手工制作及欣賞兒歌“猜猜我有多愛你”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觀察想象以及動手操作的形式,學會了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愛,同時幼兒對繪畫、歌曲比較感興趣,通過繪畫、歌曲也可以讓孩子更聰明、更加活潑可愛。
(二)幼兒的提升
在主題活動進展的過程中,教師將孩子制作的手工畫、手工作品以拍照形式留念,將孩子的勞動成果展示出來,教室的美工區展現了幼兒畫的“我最愛的人”,仿佛成為孩子向親人、伙伴展示愛的展覽館。教室的操作片也都貼滿了幼兒的地圖粘貼畫,孩子在這樣一種環境中一定會受到熏陶,成為一個具有愛心、樂于助人的人。
(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幼兒在“猜猜我有多愛你”整個活動中收獲了很多知識,手工制作、歌唱、語言智能等各方面得到了較大提升,然而,雖然對制作手工非常感興趣,但是制作手工時幼兒過于活躍,容易走神,注意力分散,導致手工制作會花費過多的時間。因此,在進行活動時,教師可以為孩子多準備一些手工制作成品,如頭發卡通圖、衣服卡通圖等,多給孩子提供幫助,盡量減少幼兒不必要的工作量。
參考文獻:
[英]M.鮑門,盧真全.幽默教學:一門表演的藝術[J].外國中小學教育,1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