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春燕

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它對小學數學教學以及小學生數學學習具有直接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和診斷功能。評什么,怎么評,事關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效果,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甚至終身發展。新課程著眼于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教學觀已深入人心。然而,現行的評價還多以傳統的評價方式為主,極大阻礙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影響著課程功能的轉向與落實,影響著課改的進程。表現為: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評價的綜合功能;評價過分關注活動結果,忽視被評價者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忽視過程的評價;評價主體單一,忽視評價主體多源、多向的價值,尤其是忽視自我評價的價值;評價標準機械、單一,過于強調共性和一般,忽視個性的發展和差異性;評價內容片面,過于側重書面考試,忽視書面考試以外的內容;評價方法單調,過于注重量化評價和書面測驗,對質性評價方法不夠重視;評價對象基本處于被動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支撐這種傳統評價目的觀和功能觀的是人的智力等級差異觀:按數理邏輯能力和語言能力來考查,人的智商確有高低之分,所以,教育應該有所選擇,應該“擇天下英才而教之”。這種傳統教育評價的主要問題在于對評價功能的認識混亂:或者在客觀上不承認評價可以促進綜合功能的實現,或者誤以為通過水平性評價和選拔性評價就已經可以實現評價的綜合功能。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中強調智力的多元性,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差異不是等級性的,而是結構性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和獨特的智力組合,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只要能發現和識別每個兒童的智力潛力和特點,就可以用適合其風格和特點的方式來促進其學習與發展,因此,不存在所謂學困生和不適合教育的兒童,只存在不適合兒童的教育。教育評價的目的和作用不在于診斷智力水平的高下,選拔那些“智優”兒童,而在于發現和識別每個兒童的智力特點,因材施教,以長補短,長善救失,幫助他們實現富有個性特色的全面發展。多元智能理論從根本上顛覆了鑒別性評價的根基,成為發展性評價最強有力的理論基礎。
一、數學的發展性評價必須要多元化
發展性評價是在功能上有別于水平性評價和選拔性評價的另一種評價方式,是對學生學習進展及行為變化的評價。它強調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為發展服務,支持發展,促進發展。強調通過發展性評價判明學生潛能中的強項和弱項,揚長補短,使學生得到全面充分的發展。以被評價者的素質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行發展性評價時對被評價者的發展特征的描述和發展水平的認定必須是評價者和被評價者共同認可的;發展性評價注重過程;關注個體差異;強調評價主體多元;具有展示、激勵、調節、導向的功能。我們的學生千姿百態、充滿個性,幾乎每個人都能在一種智能的發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我們教師應根據學生多元智力存在,強調每個人都具有各種強度不同的智能,多用一把尺子從人性化、多元化的角度去評價學生,評價的內容可以包括學生的數學成績、創新精神、時間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積極的情感體驗等方面內容。
二、如何實施發展性評價
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的評價具有權威性,對于學生來說,他在學習上的每一點進步,一旦得到老師的鼓勵、肯定評價之后,內驅力往往成倍地激增。因而,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面向學生個體,有針對性地從學生的學習情感、動機、態度、自信心、思維方法、創新意識和能力發展等方面進行適時、正面、積極的評價。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采用學生星級評價方式、小學課堂教學情境化評價、小組教學中對學生學習小組評價等。
數學學習評價手冊的操作。數學學習評價手冊采取的是定時評價方式,每個月進行一次評價,評價分為四個方面進行:“同學眼中的我”,由四人小組在組內由組長主持進行評價,分為六個方面,聽講、發言、作業、提出問題、合作交流、操作。每個方面同樣也分為好、較好、加油三個層次。“評評我自己”,是由學生本人針對自己這一個月以來的六個方面的情況進行自我評價。“老師眼中的我”,這一部分由老師對每個學生從7個要點進行評價。“家長眼中的我”,是由家長針對孩子在家的數學學習情況從5個方面給孩子一個綜合評價。評價手冊不僅記錄了學生四個方面的評價情況,也是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橋梁,老師可以通過評價手冊寫些簡短的評語,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孩子一個月的表現,并提出一些建議,家長也能通過手冊反映對孩子的希望和對老師的尊敬。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學生將自己最滿意的作業、最滿意的單元測試卷、印象深刻的問題解決過程、實踐活動報告、獲獎情況記錄表、閱讀數學讀物的體會、課堂觀察檢核表、數學日記,以及最喜愛的數學小制作收集在自己的成長記錄袋里,在學期中和學期結束時,教師、學生、家長一起參與評價。材料要定期更新,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斷成長與進步,向更高的目標邁進。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改進教學。
總之,學生的發展需要有效的評價,教師的觀念需要改變,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方式、評價要倡導多元化。評價機制需要徹底的改善,新課標的理念才能真正得以體現,學生才能健康、和諧、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唐和貴.正確運用發展性評價值 提高學生寫作自信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小學教研版,201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