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然
摘 要: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關鍵所在,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習慣的培養在當前的教學中得到廣泛重視,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與其學習成績有著明顯的正相關性,通過針對性的訓練可以達到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目的,這也是推動當前教學發展的一種有效嘗試。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
學習不僅是一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習慣,數學學習的作用在于鍛煉學生對數據的分析和感知能力,單純的知識理論教學在實踐中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相應的學習習慣培養工作,從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制訂完善的教學應用計劃,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良性發展的目的。
一、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在長期的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能力的提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尤其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整個教學中能夠發揮很大的價值。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發現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長期處于不理想狀態,不僅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極為不利,同時對整個教學的發展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要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采用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優化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可以對課本知識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學習的難度也會大大降低。
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整體教學中的作用非常明顯,因此要在實踐中不斷變化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改變不良學習習慣帶來的負面影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本質要求是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學會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過程中要認識到教學目標的特殊性。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有直接影響,而且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良好的行為習慣帶動下,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更多有用的知識,不斷提升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對策
從當前教學發展需求出發,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行相應的培養工作,在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降低教學難度的同時,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具體來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工作:
1.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預習是學生在教師講授之前,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從預習開始,通過預習可以縮短學生在學習上的差距,使他們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預習之后,學生會對教師的內容講解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明確學習的重點,并且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地配合,降低學習的難度。在預習的支持下,如果教師提問相關的問題,學生會更有勇氣回答,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摸索學習的路徑,積累自學的方法。預習習慣的培養要采用漸進的方式,在初始階段,教師要在講解之前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進行預習,采用統一預習的方式進行習慣培養,在相互比較中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堂預習之后,將預習的時間留在課外,讓學生在課前自行預習,通過這種漸進的方式可以實現預習習慣培養的目的。
2.培養聽課習慣。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環節的核心,也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名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和能力。數學學習是一種即時性的,在課堂講解中如果學生出現了走神、不認真聽課的現象,會影響整個學習質量,如果學生沒能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那么學習效率將大打折扣。要讓學生認識到聽課的重要性,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充分利用好課堂的學習時間。
3.培養復習習慣。在學習完相應的知識點之后,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相應的復習,采用溫故而知新的方式,強化學習記憶工作,及時復習的優點在于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防止在學習后發生急速遺忘。復習習慣的培養是有針對性的,每一個學生都要認識到復習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實踐學習中建立有效的復習方法,對復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及時解決,避免學習之后依然出現問題。
學習習慣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的,對一個小學生來說,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其未來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在良好的學習習慣影響下,各項活動都會變得井井有條。教師在教學中要認識到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不斷變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在教學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和思考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小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內在價值,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文選.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對策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3.
[2]孫世丹.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
[3]佘長平.淺析小學生數學學習良好習慣的養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
[4]程海燕.關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幾點感悟[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