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娟
摘 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合作學習已經走進小學語文課堂。從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和意義出發,探討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率,期望為小學語文實踐教學做出貢獻。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語文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很多學者對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進行了研究。隨著課程改革的開展,合作學習成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1.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質
合作學習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能夠給小學生帶來很大益處,同時也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素質,教師只有不斷深入研究合作學習教學思想,才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理論水平,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把合作學習靈活運用,從而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在合作教學中,教師應放下高高在上的心態,而要耐心、細心地傾聽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解決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就促使教師不斷學習語文技能和語文專業知識,從而不斷完善自我。
2.促進小學生發展
小學生的心智還處于發展時期,尚不成熟,加之認知水平也比較低,因此,小學生接受語文知識的速度和程度比較低,小學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習得知識,更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教師一定要運用科學的、合適的、正確的教學手段,從而真正通過合作教學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3.促進語文學科的內涵發展
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如今語文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記憶,逐漸發展成為注入式、灌輸式的教學,開始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甚至有的學校和教師強調照本宣科、機械誦讀和死記硬背,忽視了小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合作學習恰恰可以通過生生互動、師生合作,讓學生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實現小學語文學習的三維目標,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4.適應課改要求
課程改革發展至今已經深深刻到人們的心中,廣大師生和家長都十分重視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是應該得到重視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尊重和善待他人。在如今課改強力推行的背景下,合作學習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順應了時代潮流,而且還能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這也是課程改革給小學語文提出的新要求。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具體策略
1.合理且科學地分組
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效率,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針對性地、科學地對小學生進行分組,教師不能隨意和盲目地對學生進行分組,而要遵循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的原則。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個性特點、特長情況、思維創新程度、學習能力、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再對學生進行分組,從而讓組內成員和組間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擴大學生交流和交往的范圍。
如,當小學語文教師講解《四季》一文時,教師應該結合一年四季的特點把學生分為四個小組,讓學生分四個季節進行學習,然后在小組內選出一名學生朗讀課文,讓一名學生收集該季節的資料,一名學生分析文本結構以及生詞、生字等,最后選擇一名學生進行匯報和總結。
2.選擇合適的主題和內容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導,語文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和性格特點等具體情況,結合小學語文教學任務要求和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主題和教材內容,開展合作學習,從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如,小學教師在講解《看雪》一文時,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分析,讓看過雪和沒看過雪、堆過雪人和沒堆過雪人的小學生分到一個小組,把背誦能力強和背誦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把感受能力強和感受能力一般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給每個小組分配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和主題,讓學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目標。只有選擇適合學生的主體和內容,教師才能在語文知識傳遞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明白語文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背誦,而是通過合作學習促進小學生身心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提高小學生的認同程度
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一定要提高小學生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認同程度。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圍繞提高學生認同程度來展開。教師要采取措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小學語文課堂的合作學習中,從而為合作學習打好基礎。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之前,一定要向學生講解其價值和意義,給學生講解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涉及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合作的意識,使其養成主動進行合作學習的習慣,從而讓小學生充分理解合作學習,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劉燕清.巧用合作學習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7).
[2]李先銳.論團隊合作學習與互動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35).
[3]楊五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J].學園:教育科研,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