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燕
摘 要:學困生概念的界定綜合國內外的觀點,可定義為學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沒有感官障礙,但其學習成績明顯低于同年級學生,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的學生。“助手”,指不獨立承擔任務,只協助他人進行工作的人。“小助手”即指在教學活動中,協助老師開展教學工作,完成教學任務的小學生。闡述了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非常關注學困生,在教學實踐中通過開展多樣化的“小助手”活動來轉化他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關鍵詞:學困生;小助手;多樣化;轉化
新課標中指出,英語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取得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在英語教學中我們總會遇到基礎相對薄弱、學習上有困難的“學困生”,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縮小兩極分化,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學習英語對教師來說責無旁貸且意義重大。但是大多數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教師編制緊,英語教師不足,不少教師甚至跨年級教學,每天忙于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根本無暇顧及學困生。因此,充分利用班級中的小助手,開展多樣化的“小助手”活動,無疑是轉化學困生的有效方法。
一、學優生當小助手
1.學優生與學困生一一幫扶結對。首先,我調整了班級學生座位,讓12名品學兼優的學生與12名學困生一一結對,在課堂上督促學困生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并帶領學困生進行課堂操練、表演、對話等;在課后督促學困生按時完成作業,解答學困生疑問,糾正不正確的發音,輔導其讀課文、背誦單詞,靈活的給學困生聽寫等,并在節假日打電話了解作業完成情況。
2.早讀領讀小助手。問卷調查及訪談中均反映出學困生認為讀課文是一大困難,因此,我選出英語語音語調準備、聲音洪亮的同學擔當每次早讀的領讀小助手,帶領全班同學早讀,每天讀一單元上冊書中的內容,再讀近期學的內容,既讀對話也讀詞匯,還讀短文閱讀文章,讓大家充分進行讀書。
3.聽寫小助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學過的知識應該及時復習。針對學困生記憶、拼寫單詞困難的特點,我請五名學優生在班級中擔當聽寫小助手,從周一至周五,每天一個人,利用放學后10到20分鐘的時間對學困生進行聽寫,并批改、訂正。聽寫內容可以是復習以前的四會單詞及句型,也可以是當天所學的內容,聽寫對象可以是學困生也可以是當天課堂聽寫沒有過關的同學。
4.復習小助手。談話中有同學表示不會寫用所給動詞正確形式填空這樣的練習,究其原因是對課堂上所教學的語法知識點沒有掌握。因此,我安排每周五下午的復習小助手活動。小助手們利用D本(課堂記錄本),就一星期以來記錄的語法知識點以及詞組等帶領學困生復習、記憶,并做相關練習,這樣就起到了及時復習、鞏固的作用,效果非常明顯。
5.檢查背誦小助手。英語學習中聽、說、讀、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為了讓同學們能夠熟練地運用所學語言,我要求每一篇課文都要背誦,有要求就要有檢查,因此班級中要設立檢查背誦小組長,每一列設一名,共8名組長。這8名組長是大家評選出來的背誦英語流利、責任心強的同學,他們針對每一個單元進行背誦檢查,并進行記錄,對錯誤的發音及時糾正。
6.B本作業檢查小助手。部分學習自覺性差的同學,B本家庭作業不認真完成,有少寫、不寫、故意改寫作業要求的現象,因此,每天檢查作業的小助手進行認真檢查并記錄,這樣漸漸杜絕了此類現象的發生。
二、學困生當小助手
“皮格馬利翁效應”,指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作用于教育教學過程,對學生的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讓學困生擔當力所能及的“小助手”,對學生進行合理期待,適時地對學生加以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從而自覺地追求學習上的更大進步。
1.收、發作業本小助手。收、發作業本往往也是同學們心儀的事情,因此,我安排每組一名學困生擔當收、發作業的小助手,一方面,增強了學困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督促其按時完成各項作業。
2.課堂領讀小助手。學困生中也有英語朗讀比較好的同學,對課堂上新授的單詞,我會請其帶領全班同學朗讀,大大增強了學困生的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3.英語板報小助手。我校黑板報布置中要求必須有英語角,因此我讓學困生每三人一組,商量、設計、查找相關內容,出英語角黑板報。這樣,一方面增強了學困生的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有意識地培養學困生做事認真細致的習慣。
三、輪流、競選當小助手
在教學中我還注意機會的均等,讓全班同學都有機會輪流當小助手,實行輪換競選當小助手,學困生進步了或是某方面表現突出即可擔當某個“小助手”,這樣讓學困生有動力、有競爭,積極進取,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1.組織Free talk小助手。每節英語課前,利用3到5分鐘時間,讓同學們按照學號順序輪流擔當組織Free talk小助手,這樣既讓同學們練習運用英語、主動說英語,更讓大家對以前學過的知識不斷復習、鞏固。
2.四人小組組長。英語教學中經常會有小組活動,有Act a dialogue、Do a survey、Play a game、小制作等,在四人小組活動中,每兩周一次輪流當小組長,對人員分工、材料、角色分配等做出安排,培養學生的領導組織能力。
3.評比競選小助手。對于檢查背誦小助手我們還進行評比、競選,一學期更換一次;早讀領讀小助手,發現有同學朗讀進步,立即更換等,這樣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積極性。
以上是我在英語教學中的一些研究和嘗試。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方法靈活多樣,因人而異,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總結,不斷改進,把學困生的數量減到最少。不放棄希望,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獲,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我的教學意旨。在教學生涯中,我將永遠記住這句話: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抬起頭來走路(Let every student raise your head in school walking)。
參考文獻:
李月紅.淺析小學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J].歲月月刊,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