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伴隨社會的全面發展,教育事業得到社會范圍的廣泛關注。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基礎。本文以小學作為教學研究視角,針對素質教育理念全面貫徹和落實以及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作文教育有效整合展開討論分析,旨在全面提高我國小學作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信息技術;小學作文;教學整合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在社會諸多領域得到廣泛認可和關注,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反饋效果。新課程標準下,小學作文教育應該以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作為根本出發點,所以要求教育工作者應該把握和運用先進教學技術,使小學作文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小學生的作文興趣
信息技術是開展情境教學法的技術保障,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根據作文教學的需要為學生播放視頻或者展現圖片資源,使得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思路或者跟隨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思路,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而且能夠將抽象化的教學內容進行具體化描述處理,使得學生的創作靈感在不知不覺產生,使得學生作文前的準備工作得到落實。例如,在進行“春天景色”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萬物復蘇景象畫面、春意盎然的美好的圖片,也可以播放如“雨后春山”等舞蹈視頻,使得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春意的美好,感受自然的偉大,從而作文靈感得到啟迪,作文興趣得到激發[1]。2015年第十一屆“希望杯”作文大賽中,臨沂杏園小學五年級一班的王振宇同學在《我愛文竹》一文中,透過一種植物描述了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致,是將生活現象應用到作文中的典型。
二、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小學生的作文情感
一切教學活動一定是源于生活,最后又要回歸到生活中的實踐活動,尤其是作文教學,學生在作文過程中應用的情感一定是生活中的感悟,最后也需要將這種情感用于生活實踐中。但是信息技術能夠將生活中的諸多細節進行具體化,通過視頻播放或者圖片展示的方式進行,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把握和體味某種情感的真諦,進而在寫作文的過程中能夠對此種情感進行有效的把握,使得文章的情感更加豐富。
例如,在進行“母愛”或者“父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一些能夠體現親情的動畫片截取成典型的段落進行播放,如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或者節選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影片片段進行播放,如情景劇《家有兒女》,使得小學生能夠對親情形成感性的認識,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得其能夠形成具有理性特征的認識,在作文的過程中會呈現豐富的感情[2]。2014年第十屆“希望杯”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中,楊湖中心小學四一班趙躍同學的《嗑瓜子比賽》是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描述了家庭生活的美好和樂趣,使得親情觀念在文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伴隨信息時代的全面到來,網絡對于小學生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生活中學生能夠利用網絡進行溝通,那么在進行小學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構建一個交流平臺,使得學生能夠在平臺上暢所欲言,進而實現對學生書面文字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措辭將比較容易,而且在語言表達上會更具備時代特征,溝通性良好[3]。
例如,我們在學習完老舍的《我的母親》時,教師可以布置寫作任務——“我心目中的媽媽”,然后留給學生三天時間進行構思和寫作,為了能夠達到預期的作文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QQ、微博等信息交流平臺進行溝通交流,使得學生能夠在交流中豐富自己的寫作思路和規范自己的寫作行為,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夠引發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對信息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力度,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小學作文教學實踐活動的具體情況,變革傳統教學觀念,創新工作思路,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把握以促進教學技術的全面更新,使得小學生能夠對作文創作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蔡錦雙.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23):81.
[2]李國艷.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作文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4,(19):183.
[3]張興旺.信息技術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5,(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