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俊 王海軍
江蘇經濟發展外向度高,現在世界經濟整體衰退、美國主導的TPP貿易協定簽署以及南海局勢不確定性等風險疊加,俄羅斯、中亞五國、巴基斯坦等對中國投資合作有較強期盼,而黑龍江、新疆產業配套、對外拓展能力有限。面對這些機遇與挑戰,江蘇應盡快謀定“西進”和“北上”的對外經貿合作大方向,在這兩地建立發展的前哨基地,以呼應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大戰略。
一、江蘇參與俄羅斯遠東開發的機遇
俄羅斯遠東地區名稱為遠東聯邦區,是俄羅斯最大的聯邦區,面積達621.59萬平方公里,由九個聯邦主體組成,共有人口703.75萬。遠東聯邦區與我國黑龍江等省有4320公里的邊界線。平原面積占全區面積的近四分之一,這里集中了遠東主要的人口和生產潛力。海洋資源在遠東經濟中占有特殊地位,魚產量占全俄60%以上。已發現的礦物原料有70多種,已勘明的石油儲量為96億噸,煤150億噸,天然氣14萬億立方米,碳氫化合物290億噸,全俄30%左右的原料由該地區供給。森林總面積達2.8億公頃,木材蓄積量達204億立方米。這里很多森林無人采伐,任其倒伏腐爛或自燃而世代更替,很多農田耕種一年、休耕兩年,自然、人文和科教資源十分豐富,各領域合作空間巨大。
目前,在中俄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睦鄰友好關系深入發展的背景下,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貿合作正處于難得的歷史機遇期。中俄兩國元首共同確定了雙邊貿易額1000億美元及2000億美元的短、中期宏偉目標。兩國高層互訪頻繁,政治互信空前高漲,能源、航空、高技術領域以及人文交流等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合作不斷深化。
在經歷了多年的無所作為之后,特別是在美歐的合力制裁下,俄羅斯這駕“馬車”終于調轉方向向東行進。目前,遠東大開發已上升為俄聯邦發展戰略,在實施新的遠東開發模式和組織架構方面,不斷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具體項目進入提速發展階段,同東北接壤的地區合作意愿強烈,在改善投資環境、吸引中方投資、進口中國農產品等方面表現出更加積極的姿態。
2015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期間,中俄兩國元首簽署并發表關于深化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倡導合作共贏的聯合聲明,將中方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俄方跨歐亞大通道建設、歐亞經濟聯盟發展相對接合作。此外,雙方還簽署了能源、航天、稅務、金融、投資等領域合作文件。2015年10月24日,由武漢至莫斯科的國際鐵路貨運公共班列正式開通運營。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對俄投資或將出現爆發式增長。
目前我國尤其是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經貿合作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
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經濟外向度低。一方面,一些俄羅斯需求量大的新產品在該省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制造能力;另一方面,從俄羅斯進口的大量初級原料產品缺乏精深加工能力,配套水平低,產業鏈條短,難以在本地形成高附加值產品,雙方優勢互補的潛能未充分發揮作用。
對俄合作缺乏大企業、大項目支撐。目前,黑龍江省合作主體以民營企業為主,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投資額500萬美元以下的企業占80%以上,國際競爭力明顯不足。同時,該省在俄項目規模不大、示范性不強的問題突出,而日韓企業由于投資規模和資金優勢,在俄遠東市場貿易和投資份額日益擴大,如在遠東投資建設的能源類、汽車類項目,體量都遠遠大于中方項目。此外,中方與俄合作項目拉動俄就業作用不明顯,往往受歡迎程度不及其他國家。如美日韓等國在俄投資企業,除老板和重要管理者外,其他員工基本上都是俄羅斯人,而我們的企業用工一般是中國人,相比較中國工人素質較低,能力較差,與美日韓企業相比競爭力不強。
境外投資企業融資困難。目前,國內銀行對境外投資資源項目貸款要求嚴格,程序復雜且不接受國外資產(固定資產、股權、礦業開采權等)做抵押,給境外投資企業尤其是境外資產比重高、境內資產比重低的企業實施境外項目造成了很大困難。
在俄投資企業境外管理經驗不足。許多企業存在管理不當、經營混亂、操作違規等現象。一些企業不按當地法律法規經營,出現問題不按照法律程序解決等,在當地留下了負面影響,為后續企業進駐增添了審核麻煩。
投資多為短期項目,層次不高。目前,該省在俄境內建立了多個園區,遍布遠東各個州區。但引進項目數量不多,規模也不大,缺乏高端項目,局限于對俄出口商品的境外組裝,或境外原材料加工項目。
由上分析可知,黑龍江對俄經貿合作的一些不足,恰恰是江蘇的長處,現時正是江蘇參與遠東經貿合作不可多得的機遇期。
二、江蘇參與中亞五國、巴基斯坦經貿合作的機遇
中亞,即亞洲腹地以阿姆河和錫爾河西河流域為中心的廣袤區域,總面積約400.35萬平方公里,人口6300多萬。中亞五國地處亞洲的西北邊緣,歐亞大陸的腹地和心臟地帶,是連接歐洲和亞洲的陸上走廊,歷史上中亞一直是大國勢力東來西往、南上北下的必經之地,古代“絲綢之路”橫穿這里,今天又有東接太平洋,西至大西洋的兩條歐亞大陸橋橫貫中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蘇聯解體后,這一區域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國已形成一個比較共同的政治文化區域。
目前,我國與中亞地區、巴基斯坦經貿合作總體呈現出以下特征:
合作層次不斷提升。中國與中亞五國、巴基斯坦建交以來,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層次不斷提高,逐漸形成了多成分、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合作的格局。從貿易商品結構來看,貿易商品的質量明顯提高,雙方進出口商品逐漸由低中檔工業制成品轉向中高檔制成品;從貿易合作方式來看,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易貨貿易為主,到目前以邊境小額貿易為主,一般貿易為輔,且增加了加工貿易、技術貿易、展會貿易等形式。
合作領域漸趨廣泛。與這些國家的經濟合作主要涉及能源、輕工業、重工業、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生物技術、食品工業等諸多領域。雙邊經貿關系由貿易拓展到資源開發、工業品加工、建筑工程及高新技術等領域的合作。雙邊貿易中的產品既有初級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也包括科技含量較高的機電和軍工等產品。
合作發展步伐加快。近年來,與這些國家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8.5%。經貿合作前沿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在建成我國向西出口加工基地、中轉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新疆加大與中亞能源和重要資源經濟合作,初步形成與周邊國家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經貿合作格局。
目前,這些國家迫切希望與中國發展更密切的關系,把合作從較為單一的能源、貿易領域擴展到農業、采礦業、電力開發、金融、通信以及旅游、文化、教育等多個方面。這給江蘇帶來了廣泛參與、充分融入的機遇。
三、江蘇拓展對外經貿的路徑思考
江蘇通江達海的優越區位,固化了其唯江海發展的傳統思維定式,一直沒有重視向內陸進軍。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有序推進東中西部及東北“四大板塊”發展戰略,并將東北板塊列為重中之重。故此,動員和鼓勵各類經濟體“西進”、“北上”,不僅僅是釋放和消化省內過剩產能的需要,也是主動呼應、積極支持國家大戰略的需要,為此我們建議:
加快建立與兩地經貿合作信息共享的長效機制。首先,政府搭臺。建議由省政府領導帶隊,省市經濟部門和企業家代表組成經貿代表團,訪問黑龍江、新疆以及接壤國家的州區,考察發展環境,交流合作需求,感知邊陲民情,營造共贏氛圍。其次,建立信息共享長效機制。在駐黑龍江省江蘇有關經濟部門,一方面加強與黑龍江有關部門建立有效的經貿合作信息互換渠道;另一方面,與黑龍江及遠東地區的江蘇商會建立聯系,指導和引導商會做好經貿信息收集和反饋工作,境外商會注重收集各國經貿合作信息,境內商會注重收集各省經貿合作信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要求江蘇援疆指揮部把境內外經貿合作信息收集作為重要工作抓好抓實,讓有關部門及時了解掌握,以便把握商機,精準施策,更好地指導企業“走出去”。
加強對“西進”、“北上”工作的專題研究。一路調研下來,我們聽到最多的還是浙江的民營企業一馬當先,觸角無所不及。還讓我們震動是山東日照港通過海鐵聯運、口岸聯動、大陸橋運輸,成為向西、向北跨區域合作的重要樞紐,臨沂市也已發展成為“西進”、“北上”重要的物流集散地。相比較而言,江蘇一些工作已落在后面,現在迫切需要分專題、有專人,集中力量對“一帶一路”沿線國、雙邊地區的合作項目、招商政策進行梳理、分類和可行性研究,尋找現實和潛在的向兩地拓展的商機。同時,加強兩地江蘇商會及其他民間組織與江蘇企業的溝通,不定期召開座談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優化指導政策,引導更多的企業順利地“走出去”。
積極開展多種模式的對外經貿合作探索。俄遠東州區、中亞五國,其共同特點是民主化進程和走市場經濟之路時間不長,常常表現出法治與人治、市場與政府支配的不確定性,由此帶來一些投資經營的風險。在這些地方投資興業,應避免“一股獨大”、利益獨占,甚至是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思維,注重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理念架構,強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經營設計,相互融合,規避風險。
聯合開發模式(綜合模式)。對遠東地區、中亞區域內的優勢資源進行聯合開發。利用在經濟、技術和市場方面較強的互補性,可以從不同產業、不同領域的特點出發,靈活選擇與俄羅斯、中亞企業聯合開發與產業融合的對接方式。可以是“江蘇資金、管理、技術、勞動力+遠東、中亞資源和市場”,可以是“江蘇資金、管理+遠東、中亞資源、生產要素和市場”,也可以是“中國市場+遠東、中亞資源、生產要素”等各種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方式。
企業參股模式(合資股份模式)。股份制能使遠東地區、中亞區域企業利益雙方按照共同利益目標和一定的規則進行合作,也可以避免江蘇企業“水土不服”。在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下,股份制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可各展才華、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策略。
合資經營模式。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投資,形成一個包括政府合作投資、企業投資、個人投資和引進外資在內的多元化投資格局,多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實現各自不同的追求。
合作經營模式。通過合同約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合作方式較為靈活,允許外方投資者先行回收投資,吸引更多外方投資者參與其中。
技術合作模式。以技術換市場,實現產能輸出。
(作者單位:中共江蘇省委研究室信息處)
責任編輯: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