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悅
盲校學生是一個特殊學生群體,他們普遍存在視力障礙,正因為他們在視力上的缺陷,才導致他們在學習語文課上的諸多不便。而語文是盲校教學中非常基礎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而開展教學工作,要提高教學的直觀性,利用多媒體等直觀性教學輔助來幫助學生克服視力上的缺陷,從而為學生學好語文打下基礎。
盲校語文教學策略探討當我作為特殊教育學校里的一名語文教師,面對著這樣一些特殊殘疾的學生群體,真的感到任重而道遠。自己暗暗發誓,一定要教好這些在視力上有缺陷的學生學好語文,竭盡全力來幫助他們一起走進語文學習的殿堂,來實現他們的文學夢。
一、要看到盲校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對搞好語文教學很重要
結合盲校學生生理特點與語文學科特點進行分析,大量的事實表明,與普通學生相比,盲校的學生在學習語文時主要表現出的問題:
(一)因為盲校學生普遍存在視力的障礙,使他們學習語文缺乏生活直觀性
誠然,由于視力上的缺陷,使得這些學生往往不能對世界有完整的認識。對于過于宏觀或微觀的物體來說,對于過于遙遠的東西,如太陽、月亮之類的物體,對于只能依靠視覺感知的顏色及二維平面等物體的層面上,這些學生常常很難獲得準確認知。所以,他們對于這些物體在他們的頭腦中建立的概念,往往會是片面的、一知半解的、甚至是錯誤的。比如,學生都說得出長城很長,有萬里長,要不然為什么叫萬里長城呢?也能夠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但這萬里長城究竟是多長,大多數學生其實沒有感性的體會。由于生活概念的缺乏,這就給學生的語文學習造成了直接不利影響,也給學生的學習產生了巨大的制約力。
由于視力缺陷,使這些學生的活動范圍和感知內容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這也使得學生無法看到大千世界里萬事萬物的景象,讓黑暗隔離了光明,更無法對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場景或物體做出真實的描述和合乎邏輯的推理。這使得學生無法理解許多文學作品中的描寫,進而嚴重影響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主旨的把握。
從語文學科角度來說,由于視力的缺陷,使學生缺乏生活直觀性,這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文本知識的接受和消化。在盲校學生語文學習中,許多看似簡單的詞語,可是學生卻可能無法理解。因為他們掌握的詞匯量的少、詞語積累的不夠的緣故,這對于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上的限制和困難更是可想而知的。
(二)要看到盲校學生學語文,還缺乏文字學習的直觀性
漢字是一種以表意為主兼具有表音功能的一種文字。而盲文是一種僅在盲人中通行的僅具有表音意味的一種獨立文字體系。這種字形的缺乏對學生學習語文所帶來的障礙是很嚴重的。以同音詞為例,不加聲調的話,等等詞語在盲文書寫上都是一樣的,學生選擇、辨別的難度可想而知。雙音節詞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么多對于單個語素辨別的困難就更可想而知了。
因為文字直觀性不足的緣故,而導致對學生進行閱讀——尤其是文言文閱讀——和理解會帶來極大困難。比如,《論語》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么簡單的一句話,所有的字普通小學生都認識,而且大概意思他們也可以猜出。可是假如不加聲調的話,全盲生是絕對讀不出來的,更不要說理解它的含義了。
除此之外,低視生在閱讀和書寫時普遍具有粗心大意、急躁不安等特點,而較年幼的或者是缺乏較好閱讀訓練的學生還會出現嚴重的跳字、跳行、回視等現象。這種種顯然都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
二、搞好盲校語文教學是值得廣大語文教師認真對待的問題
教學方法的好壞、能否給學生以有效的補償,這對于他們的知識掌握與否和知識掌握的程度高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著力在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對于盲生而言,采用最好的教學方式,我想,莫過于采取直觀性教學。
首先,要加強教師語言和動作上的直觀性。
事實上,對于抽象的或者不可見的事物,教師必須用準確的語言,通過形象的描述把它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從而讓學生可以獲得準確、清晰的概念。與此同時,教師還必須擅于運用描述性的語言為學生渲染出合適的情境,讓學生時而徜徉在荷花池畔,時而投入到火熱的黃土高原生活,時而身處杏花春雨江南,時而置身于冰雪覆蓋的北國……幫助學生進入到文章或教師預設的氛圍之中,給學生以藝術的體驗,激起學生的共鳴,使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要有效使用直觀教具可以運用現代電教多媒體技術,構建聲光電刺激上的直觀教學。
比如,《春》這篇課文,對于作者在文中的很多描寫,學生由于缺乏觀察往往很難產生共鳴。而如果運用多媒體課件,把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等畫面都用優美的圖片表現出來,再加上合適的“叮咚”的水聲、“啾啾”的小鳥聲、“沙沙”的小雨聲、孩子的歡笑聲,很容易就營造出了一種欣欣然的氛圍,把春的美麗與活力都展現了出來,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和體驗。
在進行字形教學時,多媒體更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它可以把書寫的過程再現,可以給學生適合他們視力需要的顏色和大小,可以很容易就完成拆字、組字、辨字等過程。
當然,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多種直觀教學手段往往需要結合在一起運用,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現在階段,網絡已經進入了課堂,對網絡資源的利用,也可以有效地緩解盲生讀物陳舊稀少等現狀,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開闊學生的眼界,這些都有利于搞好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陳秋節.盲校語文課堂教學特點及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3,(04).
[2]劉清旺.在盲校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J].學理論,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