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中等職業學校的職業道德教育是個系統工程,不能單純依靠德育課程,而是需要系統規劃,搭建全方位的網絡體系。開展好職業道德教育,一是要明確國家和社會對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要求;二是要分析中職學生的現狀;三是要搭建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體系;四是要探索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
職業道德教育國家要求學生現狀體系教育途徑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中等職業教育面臨著發展的無限機遇和嚴峻考驗。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迅猛發展,對率先結束學校教育,進入工作崗位的中職畢業生,也提出了明確的職業素質要求。筆者認為,職業道德教育是系統工程,需要系統規劃,搭建全方位的教育網絡:一是要明確國家和社會對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要求;二是要分析中職學生的現狀;三是要搭建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體系;四是要探索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
一、明確國家和社會對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系列新精神,都對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國夢”“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依法治國”等核心詞突顯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八屆三中全會2013年11月12日)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關注“職業精神”。2014年重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中,提出了新的德育目標:把學生培養成為愛黨愛國、擁有夢想、遵紀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成為敬業愛崗、誠信友善,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原版大綱的四要素基礎上增加了遵紀守法教育,在道德品質教育中強調了職業道德教育;德育途徑把政治課改為德育課,增加了實習、實訓和職業指導,明確了專業課的德育任務。可見,從國家層面上,對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提出了明晰的方向。
從企業招聘、錄用中職學生的長期反饋來看,企業對中職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基本文化道德素養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企業有著明確的錄用基本原則:有德有才重點錄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堅決不用。可見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是職業道德教育。
二、中職學校學生的現狀分析
1.缺乏職業意識,忽視職業道德課程的重要性。中職學校生源是初中畢業生或者是尚未畢業的初中生,對職業的感覺還很模糊,大多是家長根據社會經驗,為孩子代選的專業。很多學生,畢業時,還不能樹立明確的職業理想,甚至覺得選錯了專業,在對專業技能不感興趣的同時,更忽視職業道德等文化素養課程。
2.缺乏自律性,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走入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有著各自的成長傷痛。有的缺乏自信心,有的缺乏父母的關愛,有的缺乏吃苦耐勞的拼搏意識,很多學生在學習、品德養成方面都缺乏自律性。而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需要的就是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的不斷提高。
3.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學生在技能學習、品德養成的過程中,不能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熱情,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意識難以在短短的兩年中養成。
4.自我為中心,缺少社會責任感。我們通過學生就業情況反饋信息了解到,大多數學生認為工作環境和工作強度是他們選擇崗位最主要的關注點。在他們看來,社會的責任、家庭的擔當都與他們無關,重要的是自己舒適開心。
三、搭建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體系
職業道德教育的根基是道德教育,職業道德素養是方向。職業道德教育的體系,同時也就是道德教育的體系。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教育應該鑲嵌在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體系中。
1.時時滲透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不能單單依靠德育教師每周單薄的兩節課去實施。學生步入中職校園的第一天一直到畢業時離開的那一天,每一時刻的活動中,都應該滲透職業道德教育。因為職業道德應該像日常呼吸一樣,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生命里,在他們的血液中流淌、在他們的思想里發芽。只有這樣的目標,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職業道德教育對他們的影響力。
現在的中職學校,住宿生越來越多,學生每天24小時在學校學習、生活。在這每個24小時、在每一周、在每個學期、每一年,都應該隱含著職業道德教育。作為系統工程的一部分,德育管理部門、班主任、系部、舍務;每節課、每項活動、每個返校和返家的時刻;入學、畢業、放假的節點,都應該滲透職業道德教育。而德育課堂,是作為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的總結點。
2.處處展示職業道德教育。學生步入中職學校的大門,就應該處處感受到自己未來應該成為什么樣的社會人。校園門、系部里、教室、食堂、宿舍、操場,每一個學生所到之處,都應該有關于職業道德教育的宣傳與引導。精神意識層面的內容,會在學生走過、路過、停留過的每個地方悄悄地綻放。學生在不經意間略過,卻是每天反復的感受、逐漸的接受,內化為潛意識中的觀念。這應該是巧用心理學的暗示作用,來發揮職業道德教育的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
3.人人實施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是個系統工程,不單單是德育課教師的任務。學校、社會、企業、家庭都應該擔負起對學生實施職業道德教育的任務。中職生作為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公民,其學習生活中所接觸的各個方面的每個人,都在無形中施加著職業道德觀念的影響。
家庭中,父母對學生的職業期待,對學生的職業觀念影響,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試想,如果父母就是好吃懶做、投機取巧的進行著職業活動,他們的孩子會如何面對職場,如果對待工作,如何展開自己的職業生涯?
社會中、網絡上、影視作品中,總會有各類職場的競技,對不同孩子的影響也差異懸殊。社會輿論的引導,對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一定要選擇熱情積極向上的工作團隊,他們將引領學生朝著最佳的職業道德素養去努力、去奮斗。
作為學校,是最直接最明確的對學生實施職業道德教育的環節。除了德育課教師,所有的學校干部、教師、實訓指導員、管理人員,只要是工作生活在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承擔著對學生實施職業道德教育的任務。專業理論與技能課,是為了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掌握一技之能。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準確把握、認真實施,都屬于職業道德教育的范疇,所以,專業課教師要在教學中實施職業道德教育。文化素養課,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本文化素養,同樣對職業發展起到厚積薄發的作用。學校的管理者們,其在學校生活中,對學校工作的態度,是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最直接的觀摩。所以,每一名學校的員工,都在自己的職業實踐中潛移默化的對學生實施著職業道德教育。每一名教師都要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用自己的職業道德魅力影響學生的思想。
4.事事體現職業道德教育。學校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中,都應該蘊含著職業道德教育內涵。學校層面,對學生管理中的事情:德育處、團委、安全保衛處、總務處、就業指導處、教務處等所有參與對學生管理的事情中,都不能忽視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班層面,各系對班主任和學生的管理考核中,班主任對學生的直接管理中,都涉及到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
四、探索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
關于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筆者不贅述。國家層面的文明風采大賽的引領,德育規劃大綱的指引,職業生涯規劃的牽動;學校層面的德育校本教材的研發,德育活動的創新,德育管理的改革,等等。這些都豐富著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施途徑,為職業道德教育的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
作為中職人,我們要力爭讓學生在感受快樂德育的可信、有用、親切、歡愉中,體驗職業道德教育帶給自己的精神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