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慶安
【摘要】做好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對減少火災,保衛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發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本文以基層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為出發點,結合監督檢查工作的現狀,分析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基層;消防監督檢查;現狀分析;對策探討
前言
作為消防監督檢查的實施主體,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在基層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過程聯動協調機制不完善、消防監督力量先天不足、宣傳教育力度不夠等。這些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社會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消防安全形式也日益嚴峻,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基層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現狀,認真梳理和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找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才能充分發揮基層消防大隊的職能。
一、消防監督檢查概述
概括來說,消防監督檢查是指國家授權的消防監督機關為了督促查看所轄區域內各單位消防工作情況和查尋、驗看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而進行的檢查。消防監督檢查既是政府的一項消防安全管理活動,也是政府實施消防安全管理的一條重要措施。通過消防監督檢查不僅有利于獲得被檢查單位和場所的消防安全狀況的信息,而且有利于監督社會各單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發現并糾正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為,同時消防監督檢查的資料還可為國家制定與修改消防法律法規及當地政府關于消防工作的決策提供基礎信息。
二、基層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現狀
1.基層消防隊伍建設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來說,當前我國基層消防隊伍與社會需求還有相當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消防警力不足。發達國家的消防工作人員約占全國總人口的萬分之十,而我國卻不足萬分之一,也即是我國的消防警力僅為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消防警力在人員上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此外消防監督力量也較為薄弱,甚至在部分縣級消防監督機構,僅有2~3個人,因人員不足一方面導致執法程序難以遵循既定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也使得消防監督人員長期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難以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1]。
(二)消防監督干部整體業務素質不高。概括來說,消防監督機構人員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公安消防部隊基層消防戰斗單位的指揮員、地方院校的畢業生以及武警學院的學員。其中基層消防戰斗單位的指揮員占據了大多數,但他們由于在隊伍中提干任職,到了一定年限直接到消防監督部門,因此往往業務熟練程度不高;盡管近年來有不少院校畢業生參與到基層消防監督,綜合素質較高,但專業知識較為匱乏,難以得到快速的發展,因此可以看出我國基層消防監督干部的素質基本上不適應當前消防監督工作的需要。
(三)消防監督人員的職能發揮不明顯。一方面消防監督檢查崗位調整過程中,對崗位需求與專業能力的協調考慮不足,導致部分崗位存在非專業人干專業事的現象;另一方面就整體人員環境現狀來說,缺乏業務鉆研精神,工作外的在學習意識不足,導致檢查人員的整體素質難以提高。
2.消防監管機制和手段滯后于社會變化發展的需要
一是以往的消防部分對重點單位實施大包大攬,對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權負責,一方面導致單位自身不重視消防安全檢查,過度依賴公安消防機構;另一方面消防監督人員管理和監督的角色錯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單位的不斷增多,消防監督部分的這種“保姆式”消防管理手段已無法使用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是社會單位內部自我管理體系較為薄弱。公安部61號令的頒布實施在很多單位還沒有貫徹落實,并且受利益的驅使,一些單位自我消防管理手段不斷弱化,單位消防保衛部門不斷撤銷,由此導致火災隱患不斷滋生。
3.消防科技水平較低
對于基層消防大隊來說,對于消防的監督檢查、火災現場的勘察,大多還停留在看、摸、聞聽的個人感官階段,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和檢測儀器。并且部門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辦公自動化程度都落后于城市消防監督機構,必要信息化工具的缺失不僅導致辦事效率不高,信息落后,工作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尤其是在火災原因的鑒定方面,基層消防機構難以形成令人說服的科學結論。
4.社會消防安全意識缺乏
消防安全意識是消防安全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意識薄弱是目前我國安全問題的“軟肋”。消防安全問題存在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并且各種各樣的危險因素廣泛存在并相互作用,牽一發而動全身。從火災的危害后果看,其危害的對象是不特定的,處于危險因素威脅范圍內的任何人口可能成為火災的受害者。由于人們對火災危險缺乏應有的警惕性,往往會在無意間成為火災事故的肇事者,或者成為無辜的受害者。但是,這種對待火災危險的起碼認識和正確態度還沒有得到全社會的接受和重視[2]。
安全意識的強化不是一個自發的過程,由于我國教育機制的問題,正規學歷教育中無安全教育的內容,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水平普遍低下,這就給基層消防大隊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因此,還需要加強消防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參與配合,這應是當前基層公安消防大隊消防監督檢查工作開展中所面臨的重要現實課題。
三、加強基層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對策
結合“固本強基”的消防工作思路,為積極應對消防監督中的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消防法制建設
我國通過立法制定的大量消防法律法規初步形成的消防法律法規體系,為各級公安機關依法管理,依法監督,依法治火提供了有力的根據,逐步增強了公民的消防法制觀念,使人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這對于避免和減少火災發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基層消防大隊一方面要加強消防法制部門和法制隊伍建設,強化依法治火觀念和服務意識提高消防執法的水平和質量;另一方面加強監督干部消防法律的培訓,提高全員的執法水平,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防隊伍的整體素質。此外還要強化審批制度改革,對消防安全檢查、消防產品管理等消防環節進行改革。
2.加強消防監督隊伍素質建設
一是加強專業技術干部隊伍培訓、考核、聘任。對專業技術干部崗位實施定期考核,能者上、劣者下,改變一評定終身的不合理現狀,從而為基層隊伍注入新的血液,為高素質專業人才提供展現才能的機會;
二是大力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通過引入消防部隊急需的計算機、電子通訊、化學、法律等各領域專業人才,并進行相關的消防培訓,不僅有利于消防監督工作向更高層次發展,而且有利于監督工作和被監督工作相互結合,推動基層消防事業的發展[3]。
3.加強消防科技建設
“科技興消防”不僅是未來消防監督檢查的重中之重,也是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發展的持續動力。
一是加強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開發、應用,全面普及和深化全體人員對辦公平臺的熟練運用和考核,加大對網上信息應用技戰法研究,實現各職能部門信息資源的通聯與共享,更好地發揮信息系統的整體效應。
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強化為社會服務的功能,通過網絡媒體為社會提供各類消防信息,促進消防工作社會化;同時在網上受理消防業務,公布依法行政的有關信息,為社會提供服務,接受社會監督,促進公開、公正執法和廉政建設,增強群眾對消防工作的滿意度,通過科技含量較高的信息化建設,全面推動消防部隊建設。
4.加強消防宣傳教育,營造全民消防氛圍
從全國的火災統計看,其慘重的人員傷亡和重大的財產損失,絕大多數都是由于人們消防安全意識不強,不懂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所致。所以,要保證公民的消防安全,就必須提高公民個人的消防安全素質,而要提高公民個人的消防安全素質,就必須對全體公民進行廣泛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一)加大大隊領導下的消防站定期開放制度,積極向企事業單位宣傳消防建設信息,提高群眾對消防大隊的信任,增進警民之間的感情,引導公民積極參與消防監管、協助監管;
(二)做好企業、專職以及義務消防隊的業務培訓及管理,利用傳幫帶的方式,全面提高社會消防意識;
(三)充分發揮公安消防機構的職能作用,利用消防知識競賽、圖片展出、墻報專欄、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開展消防知識宣傳,尤其是利用好“119”等特殊時機,宣傳普及消防技能、火場逃生等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促進全民消防文化素質的提高。
結語
總的來說,做好基層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不僅有利于了解消防管理工作情況和安全狀況,分析和研究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而且有利于考查被檢查單位日常消防工作開展情況,督促落實消防措施,使消防工作做到經常化、制度化。因此基層消防大隊既要做好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又要積極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才能激發社會公民的積極支持與廣泛參與,營造出良好的消防監督氛圍。
【參考文獻】
[1]鄭蕾,杜江力.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面臨的困難及應對措施[J].產業經濟,2015(08):52-54.
[2]王福森.科技應用在消防監督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15(06):53.
[3]王中翔.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存在的問題和相關的解決措施研究[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