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勞動價值論是在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運動規律和歷史趨勢探討的基礎上形成的,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包含的一些基本內容,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當代價值
勞動價值論觀點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后來,勞動價值論經過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得以發展,但是他們都沒有建立完整的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直到馬克思,才創立了勞動價值論。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商品的二因素、勞動的二重性、商品拜物教理論、價值形式理論、價值規律五方面內容。
一、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提出的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經濟理論不僅適用于資本主義社會,對社會主義社會也同樣適用。無論在資本主義經濟中還是社會主義經濟中都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要想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那么最根本的就是要發揮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價值規律是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可以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部門的分配。新時期下,為了突出市場調節的重要性,習近平將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改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當然價值規律的自發作用也會造成社會勞動的巨大浪費,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有序的市場環境,在充分發揮價值規律的基礎上,嚴格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同時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做到“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相結合,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指導下,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從而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二、企業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和改善管理的理論依據
馬克思指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企業要想獲得超額利潤,就必須要縮短個人的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就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新時期下,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關鍵就是要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這樣企業才能獲得超額利潤,才能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現代社會的勞動形式也發生變化。物化勞動的比例增加,活勞動的比例減少;體力勞動變成了腦力勞動為主,社會的價值財富由腦力勞動創造。在這個過程中,科技成為參與生產的要素,在其他如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根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觀點,科技是創造不出來價值的,只有與勞動結合才能創造出價值。既然科技與勞動相結合才能創造出價值,那就必須要求企業有一批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的勞動者,從事創新性的勞動,進而增加企業的創新與活力,帶動企業的發展。對于國家而言,各國要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管理經驗,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大力發展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三、合理調整分配收入指導思想
按照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觀點,活勞動才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為此馬克思提出了按勞分配的分配制度。但是物質財富的創造不僅僅依靠人的活勞動,還需要各種生產要素的參與,例如資本、技術、管理等。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生產要素在參與物質財富的過程中越來越不可或缺,這就使得我們在分配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按生產要素分配。我國要想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必須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改革開放以來,為了調動各種生產要素所有者的積極性,我們實行了按要素分配即按要素所有者的貢獻能力大小參與分配的原則,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進行了認識上的深化和創新。
四、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克服“商品拜物教”帶來的問題提供依據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提出了“商品拜物教”的理論。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私有制被消滅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逐漸取代了物與物的關系,根本上消除了商品拜物教存在的條件。但是,在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商品和貨幣的關系沒有消除,依然存在,并且這種關系和作用越來越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主導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商品的需求,不僅限于生活必需品等物質產品,更加注重了精神產品的消費,并且精神產品的消費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這就使得商品拜物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了存在的條件。在生活中,人們追求“名牌”、“流行”等來炫耀自己的財富,自稱自己是“上流人士”。甚至在一些政府部門,也出現了花錢辦事的情況,人們在金錢的誘惑下,出賣自己的良心,人格,把這些優良品德商品化,出現了拜金主義,使人與人的關系變成了人與金錢的關系,對商品更加的崇拜、迷戀。
在當代,為了解決商品拜物帶來的問題,必須要認真研究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內容,在其理論指導下,發展生產力,加快經濟建設,創造滿足人們需求的物質和精神條件,同時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參考文獻】
[1]孫逸煬,市場經濟條件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當代意義[J],河北學刊,2010年7月30卷第四期
[2]孫飛,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當代價值[J],當代經濟研究,2008年第12期
[3]馮琳,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當代價值認識[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6月第27卷第6期
[4]于德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商品拜物教[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作者簡介:銀希敏(1989—),女,漢族,呼和浩特人,內蒙古師范大學,法政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