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紅
[摘 要] 農村小學教學有其特殊性的一面,特別是中、高年級數學教學承載著學生小學階段數學課程以及初中階段學習銜接的雙重任務。本文探討了小學中高年級教學實踐的作業批改方式,旨在通過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關鍵詞] 作業批改;信息反饋;及時鼓勵;激發興趣
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能夠看到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找到學生知識體系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給學生提供準確的指導。而作業批改更重要的作用是,教師可以找到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調整部分教學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作業完成質量,教師布置作業時要求學生做到:一是先鞏固后作業,作業前要對有關的知識、定義、公式等系統地回顧;二是先思考后作業,對作業要認真思考,看題目與所學知識的聯系,做到舉一反三;三是反思作業,如何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作業批改中吸取教訓。而在實踐過程中想要做好批改工作,教師可以嘗試做好以下工作。
一、隨機選擇批改作業對象
批改不一定要放在課后進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機選擇學生的課堂作業進行批改。比如,教師可以在重點內容的教學過程中臨時給學生出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這些問題。此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巡視學生的完成情況,看到學生的思考過程,了解學生完整的解題過程,把握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教師可以隨機抽查學生完成的作業,然后找出典型問題進行講評。針對學生反應的問題,教師可以尋找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在布置課后作業的過程中將這些問題加進去,這種有針對性的訓練往往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當面批改,反饋及時
筆者根據所教班級人數多少確定每次面批的人數和對象,如班級人數20人左右則全部面批,當面分析每個學生的失誤原因,是粗心大意還是對某方面的知識沒有理解透徹。如計算1/3+2/3*2時,學生常出現(1/3+2/3)*2的錯誤結果。針對這樣的錯誤,教師不僅要指出錯誤原因,還要出一些容易讓學生產生錯覺的題目進行反復練習。雖然耽誤了一些時間,但反饋及時,讓學生感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對典型的錯誤教師要心中有數,批改分析越詳實效果越好。如果任教班級人數較多,則每次選1/3至1/4的學生面批。
首先,對成績優秀的學生,老師當面批改主要發現他們有創意的解題方法,讓他們做一些示范和講解。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一些異常情況,教師可以馬上和學生進行溝通,找到問題的關鍵,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針對一些有意思的題目,學生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這時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產生這一想法的過程,鼓勵學生嘗試其他方法。這樣既提高學生的解題興趣,又可以讓不同的思維方法撞擊,獲取到更多的知識。
其次,對成績中等學生的作業批改,激勵他們找準問題,重點采取糾錯。在錯誤的地方畫上*或?記號。重在引導學生反思:解錯的根源在哪里?應從中吸取的教訓是什么?舉個例子,教師在批改這部分學生的作業時不能總抱著懷疑的眼光來看學生的答案。如有的學生解題步驟很簡單,得到答案的速度太快,這時教師不應該直接斷定學生是抄襲了別人的答案。教師可以讓學生補充解題的詳細過程,從中了解到真實情況;如有抄襲的嫌疑,教師要旁敲側擊,引導學生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最后,平時成績特別差的學生,重點注意他的錯誤原因是什么?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找到他們產生問題的原因是最重要的。只有先找到學生產生問題的原因教師才能夠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在發現這部分學生的成績突然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時,教師不應該先考慮是不是這名學生作弊了,而是應該先考察學生最近的學習狀態,同時結合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基本判斷。在基本了解了學生的情況后,再和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學生最近的學習情況,有必要的話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重新對問題進行剖析,以此來探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對這部分學生的作業批改教師要堅持鼓勵的原則,盡可能用積極的方式和學生溝通交流,利用積極的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在批改這部分學生的作業的時候,教師需要更加用心。這部分學生的作業可能出現比較多的錯誤,但是教師不能用和批改優秀學生的作業一樣的方法進行批改,進行簡單的打對或者打錯。因為如果只是簡單的判斷對錯而不告訴學生原因的話,學生可能無法自己找到錯誤的原因。學生長期看到自己的作業全是“?菖”,心理上可能會無法接受,其學習自信心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在批改這部分學生的作業的時候,教師應該點名作業錯誤的原因,必要時教師應該和學生面對面詳談,分析學生的作業,給學生提出修改的意見和方法。
批改作業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式,教師通過批改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學生知識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在和學生溝通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提醒學生,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而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故意給學生不同的觀點,讓學生討論,這樣的方式會減輕當面批改作業給學生帶來的壓力,讓學生放松下來。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批改
不管是優生還是差生,其實都想要參與到批改的過程中。這是因為學生想要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作業正確與否。所以在批改的時候,教師可以考慮將批改作業的權利分享給一部分學生。通過分享批改權利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更加重要的是,在批改別人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相互學習。另外,這個階段的學生好勝心強,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業其實也是讓學生去比較,看看自己和別人存在的差距。因此作業批改時最好成立批改學習小組,在作業交換完成以后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公布答案,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公布答案,然后教師來宣布答案,進行深入的剖析和講解,詳細解釋正確的思路和解題方法。批改的時候教師要注意不要過分約束學生,給學生自由討論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自由討論相互啟發,產生更多的想法。
四、監督學生批改作業要公正
作業的批改是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師必須保證批改的公平公正。在學生獨立批改作業時,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做到公平、公正,教師通過檢查學生批改作業,監督學生不能隨意修改。同時在學生批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經常巡視學生,了解學生批改情況。
五、給學生修改的建議,指明學生前進的方向
其實批改包括“批”和“改”兩項內容。而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重批而輕改,這不符合啟發、激勵的原則。在發現學生的作業出現問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告訴學生應該怎么樣處理這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批改時用*、?~、……等記號,提示學生錯誤之處,同時加上激勵、啟發性的批語。如:計算1/2+1/3,1/3+1/5,1/3+1/7時讓學生思考某些特殊的規律與經驗,既可以提高計算能力,又能拓展發散思維能力。有時還可以文字評論和學生交流。這樣往往能夠得到更好的效果。在評論的內容里教師可以具體的告訴學生其問題出現在什么地方,也可以告訴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農村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作業批改意義重大,希望教師能夠重視批改,發揮批改的價值,利用批改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責任編輯 徐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