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楊鑫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類進入到了科技與文化、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餐飲行業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高檔餐飲行業的業績下滑,各種生產成本提高。由此,人們迫切需要一個改善此類問題的新方法。隨著智能化產業領域的蓬勃發展,在新型餐飲空間設計逐漸形成的過程中,向智能化、人性化、多元化方向發展成了必然的趨勢。
關鍵詞:餐飲空間設計;智能化理念;多元化
0 前言
科技改變生活,智能化設計已經成為時下的熱點話題。巧妙地將智能化設計手段融入餐飲空間設計中,并賦予其更為人性化設計思想為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成為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所追求的方向。餐飲空間設計實質是為顧客提供更人性化的就餐環境,讓使用功能與顧客的精神需求更貼切,并設有指引顧客的導向。伴隨智能化領域的迅速發展,餐飲空間設計向智能化、多元化、人性化靠攏的趨勢成了必然。
1 餐飲空間設計中智能化設計理念的營造
餐廳整體氛圍的營造跟它內部的空間環境設計密不可分。當我們對一個餐飲空間進行重新布局與規劃設計時,就要以滿足顧客就餐時的需要為設計的首要目的。合理地將智能化設計理念與室內物理環境設計相結合,能給使用者帶來更便捷、舒適、人性化的體驗,并把整個空間的層次帶到一個新的高度。
1.1 光環境設計
在室內空間環境設計中,光環境設計可以說是重中之重。自然光環境與人工光環境是兩種常見的營造光環境的手段。自然光能否被合理利用以及燈具的合理選擇,是光環境營造的好與壞的評價標準。自然的光環境營造的光源隨著天氣的變化而改變,在利用的時間上具有局限性。人工的光環境所營造出來的燈光顏色、強弱以及光照的時間是可以由人控制的,具有靈活自由性。
伴隨著我國經濟迅速騰飛與文化蓬勃發展,室內設計中光環境的營造也須跟上時代的發展。就要從滿足人們最簡單、最基本的照明需要發展到營造出更為輕松合理的燈光氛圍,再提升到兼具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的光環境藝術的高層次。目前我國國內的餐飲空間光環境營造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有照度不足、色溫偏高、廣域網布局欠缺條理性、燈具造型與整體設計風格不符等。針對這樣的問題,可以用智能化的照明系統來改善。它具有能定時控制、光感控制的特點,并且能夠在不同工作環境與工作狀態之間智能切換。它可以根據空間中某一特定區域的功能、使用時間、室外光線亮度的變化來控制照明。智能照明系統最重要并能體現其設計特色就是它可以進行預設,并且能夠把照明的亮度轉換成一系列的功能需求設置。
1.2 熱環境設計
熱舒適度是作為一項評價熱環境營造的好與壞的重要標準,經過人體自身生理上的對客觀環境變化所產生的本能反應來進行評價。如今的餐飲空間熱環境設計上存在許多缺陷,冬季東北地區餐廳室內外溫差大,玻璃容易結霜、爆裂;夏季南方餐廳空調溫度開的低讓人易患空調病,并且空調在工作時產生的耗電量也是不容小覷的。
在對室內環境進行營造時,巧妙地將中庭納入設計當中能夠使室內的熱壓通風得到增強;在設計屋頂的形式是雙層屋頂或者傘狀屋頂的建筑時,將屋頂的夾層設計成中空的構造可以讓熱空氣自由的流動;智能百葉窗的在工作時需要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它根據天氣、溫度、光線和時間的變化來進行自動調節葉片,巧妙地體現了智能化的設計理念的同時也節省供熱和用電成本;利用智能植物裝置可以改善視覺環境、空氣質量,而且安裝位置自由可擺放可懸掛。通過將這些智能化技術融入室內熱環境的營造中并加以合理化利用,如果沒有額外的熱能消耗,餐飲空間的內部熱環境能得到顯著的改善。
1.3 空氣環境設計
空氣環境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工作效率與身體健康。特別是對于餐飲空間來說,好的空氣氛圍讓人們心情愉悅的同時也會使客人增加對餐廳的好感度。然而,有些餐廳的空間布局不合理,就餐區與廚房的隔離性欠缺,就餐區的客人在就餐時總會隱約聞到從廚房飄來的油煙味。廚房的通風設施設計得不合理,會導致廚房的空氣環境污濁,將會直接影響到廚師工作的效率和食品健康安全等。那么針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智能化的理念能不能拯救這樣的現狀呢?
空氣智能凈化器的發明可以為解決這類問題提供良好的指導,它能夠清除空氣中的過敏原并且凈化出新鮮的空氣。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下就餐或工作不僅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上愉悅的享受。空氣凈化墻體在工作時受到天氣等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自動調節室內空氣質量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1.4 通風環境設計
餐飲空間的通風環境設計主要體現在廚房的設計上。通風系統在餐飲空間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影響著餐廳的職能,還與安全息息相關。現階段,我國國內的餐飲空間設計中通風環境在營造上存在諸多的問題。廚房的工作間在炎熱的夏季溫度可達到40℃,一個高溫、炎熱的操作環境會影響人正常工作,廚師的工作效率自然也就降低了。廚房的通風系統設計不合理,會使沒有得到充分燃燒的煤炭、燃油會釋放出的有毒有害的氣體留在廚房的操作間,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也會危及廚師的健康。針對這樣的現狀,可采用智能通風系統來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智能通風系統主要包括智能中央控制子系統、空氣品質感應子系統、可調節的風口末端以及通風管道等,它的系統綜合性能遠遠高于傳統的通風設施。
通過將智能化手段與通風設計技術的結合,簡化生產工藝并且降低能耗;促進二次能源的回收;在能保證室通風的基本需求的基礎上,盡量降低系統自身阻力,從而降低其內在的能耗。
1.5 色彩環境設計
一個合理的空間色彩搭配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并且在帶給顧客們視覺享受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對于智能化的餐飲空間來說,雖然大量采用自動化的設備似乎看起來與色彩環境不搭邊,但是實際上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進行色彩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抓住室內環境色彩設計要給人們在視覺上帶來舒適感。我們可以通過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中的光線配合色彩,實現更優質的室內空間色彩感覺。
現如今,智能化手段的應用在室內設計中隨處可見。常見的有,熱變色桌子、智能變色墻體、智能調光玻璃等。熱變色桌子是利用化合物受熱、冷卻時,通過吸收光譜而產生顏色上的變化;智能墻體的應用需要我們提前對其進行人工設定,墻體會受到使用者的體溫、心情以及外界的溫度影響,產生顏色上的變化。
2 結語
目前,我國國內的科技水平有限,餐飲空間設計在空間的布局、烹飪設備以及內部的規劃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對智能化產業領域的不斷探索,并且將智能化理念與餐飲空間合理結合,可以將一些過去的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智能化手段很好的解決,并使其賦予其更豐富的使用功能。不單單是針對餐飲空間,未來的空間設計都會朝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智能時代的到來與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已成為必然。
參考文獻:
[1] 王金選.智能控制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D].福建:華僑大學,2004.
[2] 向菲.創意型餐飲空間的設計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3] 張倚曼.環境藝術設計與理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34-38.
[4] 姚國華.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淺析[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5(1).
作者簡介:王迪,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空間環境設計。
楊鑫(1992—),女,黑龍江伊春人,吉林建筑大學研究生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方向: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