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紀,美術教育成為現代學校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學科之一。在新時代下,要想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教育作用,教師應該更好地提升自我能力以適應新的教育要求。本文以結合現代美術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專業素質進行分析,談美術教育專業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如何提升自我專業素養。
關鍵詞:美術教育;能力提升;專業素養
0 引言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全球化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美術與整個社會的融合越來越密切。美術承載了歷史,承載了人們觀看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孔子曾提出“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可見美術教育在人的情感、智力、道德之間的關系甚密。現今,我國美術教育事業進入空前的活躍期,新課程的改革使我國學校教育理念得到了全新的調整,尤其是對各科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關系到未來藝術教育的成效,而各類高等院校的美術教育專業更是我國培養美術教師的重要基地,能否形成一支高質量的美術教師隊伍,全在于如何提升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能力。而現今,許多美術教育碩士對自我能力的提升并不夠明確,因此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必需經過嚴格的專業素質培養。下面筆者就這方面問題提出三點看法:
1 一專多能,提升專業技能
由課程標準中對美術教育的定義,總結出美術教育的兩個主要價值取向:一是“延續發展美學的理論和技法”;二是“健全人格,使人能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促進個人全面發展”。[1]要讓美術教育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便需要我們專業教師自身具備多方面的能力。要想成為優秀的教師,必須從多方面夯實專業技能,廣度和深度結合發展。繪畫是美術教育的基礎,我們應當保持自己的專業知識常久常新、與時俱進,不可過分拘泥于一種,但也切記不可多能無專。[2]研究生的培養目標重點在于自主思考、專題探究與知識創新。我們應當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多方面進行了解創新,以尋求更好的方法。
美術教育追求的理念體現出對學生進行的人文主義教育,從人格、審美、情感等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因此,我們在自身上更應該學會技能和理論合一,兼顧技法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提升,自主進行美術理論、美術欣賞等內容的學習,提高自我綜合能力,拓展專業知識面。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圖像化時代成為美術教育發展的背景,符號、圖像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物,各種畫作圖像沖擊著我們的視野。新時期的美術教育已不再是單純的技法學習了,更重要的是學會欣賞評價。美術課程的獨特魅力在于它是多元化的聚集,集中展示了它與自然、社會、科學、人的關系,美術更不是獨立存在的學科,它與文學、音樂等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3]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應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我國大多高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卻極度缺乏人文主義教育。“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研究生應該重新給自己定位,轉換原本拘泥于書本的學習方式,改為獨立思考,才能在未來的美術教育事業中游刃有余。
2 技教并重,提升教學能力
作為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有著很好的繪畫技法的基礎上,教學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從本科開始便是通過嚴格的專業考試進入學校的,在繪畫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在教學方法上卻接觸甚少。尤其是一些本科非師范類的學生,更是從未接觸過教育理論的專業化學習。而對于我們來說,課堂教學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將我們所學的知識合理地教給學生。現階段,大多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都存在重專業性而忽視了師范性的問題。在學校的理論學習長時間與實踐分離,導致只會使用展示技法的方式來完成整個教學過程。但優秀的美術教學應該以語言文字為中介,將理論知識進行分析條理化。[4]為此我們必須增強自身的示范意識,主動探索教育理論,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利用假期多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做到將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實踐上升到理論,再由理論回歸到實踐中去。教學能力的培養非朝夕能成,需要我們立足實踐、深入實踐,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師素質。
這樣一個信息化、知識化的時代,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應將自我定位成研究型教師,積極探索更好的教學方式,開發新的課程資源。如果教師掌握的教學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那么勢必會不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教師要在注重提高學術性的同時,突出師范性,充分重視對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研究,探究師范職業能力培養新模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實現美術教師教育專業化奠定基礎。[5]
3 由“生”到“師”角色轉換,提升思想
對于許多剛畢業進入教育行業的老師們來說,并沒有很好地了解如何處理老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在新課程背景下,了解學生是成為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的基本要求,與家長很好地溝通更是達到教學目的的推進器。我們即將走出校園真正參與到美術教育事業之中,所以我們應當時刻以人民教師的身份自居,首先做到由自身“學生”的角色思想轉換到“老師”的層面上去,使自己成為有人格魅力的美術教師,再以老師的身份去了解學生。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養:
3.1 具有良好的個人品質
教師自身形象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作為美術教師不僅要符合一個基本的教師形象,而且要更好地體現出“真、善、美”,這對于傳播美術文化具有深刻的意義。與普通大眾的愛心不同,教師需要通過不同的途徑將愛心展現在學生身上,這往往通過老師熱情的態度體現出來。
3.2 善于了解學生的特點
教師必須掌握心理學知識,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育人便離不開對心理學知識的運用。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了解被教育者的心理特征,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對學生的情感、人格的塑造。
3.3 能與家長很好地溝通
良好的溝通與交往能力是很好地達到教學目的的有效途徑,教師的溝通不僅限于對學生,學會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所有的教育工作應當確立學生的主體性,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引導者。在完善自身品質的同時,我們必須學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總結出適合的教育方式,才能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更好地發揮美術的學科教育價值。
4 結語
在美術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契機下,我們作為接受了更高教育的未來美術教師必須掌握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并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研究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肩負起延續美術教育事業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張小鷺.現代美術教育理論與教學法[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6.
[2] 吳修杰.論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化發展[J].治教之法,2012(12):61-62.
[3] 曹輝.如何有針對性地培養美術教育專業人才[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4,18(2):26-29.
[4] 楊志堅.試論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5(3):125-126.
[5] 羅曉飛,羅永祿.以師范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師美術教育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0(5):72.
作者簡介:謝宛池(1993—),女,湖南衡陽人,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學科教學(美術)專業2015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