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存霞
【摘 要】公允價值的提出是我國新會計準則的亮點之一,公允價值的運用具備較強的動因,但同時也對環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研究圍繞公允價值的動因,沿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著重分析公允價值的動因,并分析其在我國運用存在的主要阻礙因素,設計針對性解決方案,以期能夠提升公允價值在我國的動因,并促進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更好發展運用。
【關鍵詞】公允價值;動因;應用
在我國新會計準則提出公允價值后,公允價值開始逐步的運用于上市公司的一些資產的會計計量中,并對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相比于歷史成本等計量屬性,公允價值更能夠反應企業的實際資產價值和盈利情況,這對于更好的提升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和提升我國稅務工作的開展效率等有一定的意義。
一、公允價值會計在企業應用的動因分析
(一)從產權視角分析動因
現代企業制度以產權制度為基礎,形成產權明晰的制度特征。一方面,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并且所有權和經營權的歸屬明晰,對應主體明確其對企業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并以此為基礎享有相關權利。另一方面,現代企業制度注重以產權為基礎協調各方利益,注重分散產權歸屬,形成產權結構內部的相互制衡,并以此為基礎,提升企業產權基礎上的管理決策科學性等,更好的提升現代企業的綜合發展能力。公允價值的運用能夠更真實的反應企業的資產價值,對企業的產權明晰創造更好的基礎條件,這對于企業的產權管理改革以及現代企業制度深化都非重要。
以北辰實業(601588)投資性房地產在不同計量屬性下的財務處理結果為例,本文對公允價值對上市公司產權的影響進行分析:
根據北辰實業的相關財務報表,在歷史成本及公允價值的計量下,在2007~2010年,運用歷史成本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價值均低于公允價值的核算結果,這是因為在2007~2010年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價格持續增長,企業投資性房地產的市場價值持續增值,反映在公允價值的計量中就表現出企業投資性房地產的大幅度增值。在上表中,2007年該企業在公允價值下的投資性房地產計量與歷史成本計量差異率最高,這是因為在2007年我國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價格變動最快。從這一點來看,相比于歷史成本而言,公允價值更能夠反應企業資產的實際價值。在此基礎上,該企業的股東以出資模式、股權比重等為基礎的產權分配方案會得到進一步的理順,在近年來投資入股的新股東的股權比重會因為公允價值的計量而有所增加,這是因為這部分股東是該企業投資性房地產等主要資產的核心出資方,公允價值運用下投資性房地產資產的價值增長,也就會提升其產權份額,降低該企業產權過度集中的問題,并為該企業的產權改革的深入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二)從決策相關性視角分析動因
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運用在投資性房地產、資產減值等資產負債的計量領域,能夠提升資產價值評估的相關性及可比性,并更好的滿足企業追求利潤的相關要求。以投資性房地產為例,公允價值運用在投資性房地產的期末價值評估中更能夠提升資產價格的市場化程度,促使投資者更清晰的分析企業財務信息,進而結合自身情況對后續房地產市場形成科學理性判斷,提升財務信息的決策有效性。
證券市場上的利益相關者,包括上市公司的股東、債權人以及個人投資者等,都非常關注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財務信息反饋的上市公司的財務能力也成為利益相關者投資決策的核心依據。這就使得公允價值的運用在影響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情況下,會對利益相關者決策產生極大的影響。結合2014年中航地產(000043)的案例,可以更清楚的對公允價值與決策之間的復雜關系。2014年3月中航地產發布2013年業績報告,其中營業總收入下降5%,但是同期凈利潤卻同比大幅度增長達到92%,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中航地產2.3億元的巨額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也就是說,公允價值的運用相比于歷史成本法的核算而言,更能夠反饋當前該企業實際資產及財務能力,這對于企業管理者結合企業資產及資產的抗風險能力合理的設定投資方案并進行財務管理有一定的意義。表示公允價值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的內部財務決策的有效性奠定一定的基礎。但是,如果扣除該損益部分,則同期中航地產的凈盈利迅速下降到27%,這說明2.3億元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損益變動對中航地產的賬面盈利造成了虛高。運用公允價值進行財務計量,可能促使企業的賬面收入有顯著的增長,進而可能誘導市場投資者不合理投資。
(三)從風險和價值視角分析動因
公允價值的運用,能夠對企業的資產實際價值進行更全面的反饋,促使企業的財務決策中,更合理的結合資產市值對風險及收益進行評估,合理分析機會成本及預期收益等,進而提升企業投融資的風險管控能力,對于提升企業投融資價值創造力有一定意義。尤其是,在當前我國國內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利用公允價值進行資產評估,能夠更好的分析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劣,更好的明確企業的價值優勢所在,進而制定促進企業發展的更好戰略。
以投資活動為例,上市公司及其利益相關者的投資活動,都必須建立在投資的預期收益、機會成本等的分析評估基礎上,只有正確的對投資的未來收益以及成本進行合理的評估預測,才能夠形成合理的投資活動安排。公允價值的引入能夠以當前市場環境為基礎,在上市公司及利益相關者的財務實際能力基礎上,從目前的市場情況出發,相對更為準確的反應當前的投資成本及可能收益,進而提升企業及利益相關者投資活動的科學性。而在融資活動及經營活動等其他的財務活動中,運用公允價值同樣能夠提升上市公司對相關資產活動的成本與收益評估的準確性,更好的做到資產活動與市場環境相適應的要求,形成科學合理的財務安排。
二、公允價值應用的環境缺陷分析
(一)公允價值會計的準確計量存在很大困難
公允價值的計量實現,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這在上文中有所說明。目前我國企業進行公允價值計量存在較大困難,其根本在于當前我國主要市場缺乏公允性,大多數投資性房地產資源等公允價值計量的資源掌握在少數上市公司手上,市場的競爭缺乏完全性,這使得市場上難以形成真正具備公允性的價格。尤其是投資性房地產等主要公允價值運用的市場價格缺乏公開性,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地區不同地段,不同建筑模式及材質等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價值差異較大,這樣就使得全國分散的投資性房地產難以形成統一有效的公允價值,這個價值在不同的投資性房地產項目上往往形成新的評估結構,這就使得公允價值的確定存在一定的困難。在較多選擇之下,評估者就可能會利用公允價值進行不當操作,形成公允價值影響下上市公司資產損益變動的不合理增減。
(二)可能成為企業操縱利潤的手段
公允價值的運用,在計量上存在一定缺陷,對于企業財務報表舞弊也可能帶來新的手段,這是對于會計信息相關性及可靠性實現非常不利的。而促成這一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當前我國投資性房地產使用公允價值有著嚴格的會計準則規范要求,但是對于如何使用以及不合理使用的處罰,目前我國法律中并沒有明確規定,在此情況下,上市公司的公允價值處理中還是存在較多不同的操作手法,可能產生不同的影響,這就為使用公允價值進行財務舞弊提供了空間。公允價值運用的領域都是金額較高且市場價值波動較大的資產項目,在上市公司的資產中占據重要比重,如果不能夠在法律上形成對上市公司公允價值處理的有效約束,則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損益的處理上會出現很大的缺陷,對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尤其是凈利潤數據的真實性產生影響,這對于證券市場監管等十分不利。
(三)會計從業人員素質的良莠不齊
在上市公司不合理的使用公允價值造成虛高利潤等財務舞弊案件中,表現出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存在缺陷,財務人員將專業知識用于不當行為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市場影響。上市公司的財務部門人員對于公允價值并不十分熟悉,在傳統的知識結構下,很難形成對公允價值的全面掌握和使用,這就使得在上市公司財務部門進行公允價值操作時,多數存在一定不足,并導致上市公司通過聘請專業評估機構的方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公允價值計量。而當前我國一些外部審計機構的審計人員依靠雇傭企業的傭金獲取利益,審計人員可能會更多的為企業考慮,形成外部審計的失效,這就無法有效發現公允價值運用中資產損益變動的不合理或不當之處,甚至可能聯合上市公司對不當之處進行隱瞞,這都是不利于公允價值合理運用與發展實現的因素。
三、提升我國公允價值動因的建議
(一)加強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并完善市場經濟環境
在公允價值運用時,如果公允價值沒有活躍的市場價格作參考,就很難得到準確的公允價,而公允價值需要參考市場報價,市場報價來自活躍的、廣泛的市場信息,所以,我們既要保證市場信息的真實性也要保證市場信息的廣泛性,這就要求我們努力培育各級市場的發展,加強市場的信息化建設,為企業迅速獲得可靠地市場數據提供便利,使公允價值更加客觀的準確的判斷出來。尤其是我國市場經濟越來越發達并且不斷融入國際市場領域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的公允價值在財務報表中的引入和積極實現,也是資本市場整體發展的要求,孕育公允價值實現的條件,以市場導向引導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規范合理發展,對于我國上市公司更好的國際競爭和有序科學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強評估機構建設
當前公允價值的運用多數采取評估機構評估方法進行操作,這就需要關注資產評估機構的建設。目前我國國內資產評估機構的獨立性不足,對資產評估的操作存在一定的利益關系考慮,導致資產評估的客觀性不足,有效性降低等問題,我國需要不斷的強化資產評估機構的獨立性,并且不斷加強其綜合素質才能夠更好的發展資產評估事業。這需要首先將行政關系與市場關系進行分類,將政府部門對資產評估機構的管理和監督隔離在具體業務操作之外,確保政府部門對機構進行的監督不能夠對機構的評估操作形成不正確影響。在國家國有資產部門的監督、指導下成立由上而下的資產評估協會,完成國家法律規定的工作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授權辦理的工作,開展資產洋估理論研究和經驗交流,推動資產評估業務的健康發展。在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資產評估協會的指導監督、統一管理下,成立各級資產評估機構,資產評估機構的形式、設立條件、法律責任由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它是資產評估的具體操作主體。資產評估師執行業務應當納入資產評估機構。在此情況下,形成國內對資產評估機構的全面管理,確保機構的資質和操作的客觀公平等。
(三)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
公允價值的運用,需要著重在我國企業完善其內部治理,為公允價值奠定良好的內部基礎。然而我國市場經濟正處于轉軌型經濟時代,我國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經過股份制改造的國有企業,國有股、法人股所占股份比例仍然是很高,一股獨大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大股東可能利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達到內部人控制的目的,損害小股東的利益。因此需要完善我國公司的治理結構,應從源頭抓起,從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抓起,首先要改善公司股權結構,分散股權,將以國有股為主的股權結構轉化為以法人和公眾持股為主的多元化股權結構模式,將股權分散,有利于從根本上改變大股東控制股東大會的局面,進而影響公司的經營管理決策,這是健全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另外,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形成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相互制衡,并且設立審計委員會和獨立董事,充分發揮監事會的監督作用。同時提高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和專業水平,使他們能夠正確的利用公允價值來把握市場信息,緊跟市場動向,為企業的投資融資決策提供可靠真實的依據。
結論
通過全文分析,公允價值的提出和應用,會對企業的財務報表產生較大的影響。企業運用公允價值能夠更真實的反應企業資產價值和財務能力,但是相比于歷史成本計量屬性而言,公允價值的計量要求和難度較大,這就使得企業在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只有不斷的優化公允價值計量屬性運用的內外部環境,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公允價值在我國企業財務報表中的運用,促進公允價值的發展。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對于更準確的反應企業資產價值有著重要意義,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及市場利益相關者的決策都具備較大影響。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評估市場、注冊會計師行業等的不斷發展,公允價值的動因會逐步提升,相信公允價值在我國會得到更好的運用和發展,對此筆者予以期待。
【參考文獻】
[1]孫玉芹,李翠玉,李雪梅.公允價值的運用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2,(6):161
[2]田淑英.淺談公允價值的確認方法[J].會計之友,2012(7):21~22
[3]王琴.公允價值的尷尬——以投資性房地產為例[J].商業會計,2012(12):17~18
[4]武雷.公允價值模式下資產價值轉換問題的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1(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