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
【摘要】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教”的方式需要改變,學生“學”的方式也需要改變。如何深入實踐操作層面,建立與當前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課堂教學模式,建立多元開放的教學機制,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黃金分割;有效課堂;教學模式
一、“黃金分割”有效教學的理論依據
“黃金分割”指的是人們經過長時間觀察及實踐發現,大自然中所有美麗的動植物,在它們的形體構造上都有一個固定的比值,使它們散發出一種令人著迷的氣質,這個比值就是0.618。0.618這個比值各行各業都有應用,課堂教學在課堂結構上能否用到比值0.618呢?這就是我們要敘述的內容。
二、概念界定
1、依據“黃金分割”理論,把小學一節課的40分鐘用黃金分割法分成兩部分。教師所用的理想時間約15分鐘,學生所用的理想時間約25分鐘。誤差不超過3分鐘,最終教師一節課的理想用時在區間(12、18)內,學生一節課的理想用時在區間(22、28)內。
2、同樣,把中學一堂課的45分鐘用黃金分割法分成兩部分,教師理想時間約17分鐘,學生理想用時約28分鐘。誤差不超過3分鐘,最終,教師一節課的理想用時在區間(14、20)內;學生一節課的理想用時在區間(25、31)內。
3、由此推出,小學教師在時間區間(12、18)內發揮主導作用,學生在時間區間(22、28)內體現其主體地位。中學教師在時間區間(14、20)內發揮主導作用,學生在時間區間(25、31)內體現主體地位。
4、小學教師在時間區間(12、18)內發揮主導作用,中學教師在時間區間(14、20)內發揮主導作用。是指一節課教師用時的總和。
5、教學內容分配
(1)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占全部內容的35%-40%
(2)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的內容占全部內容的60%-65%
6、解決問題分配
(1)教師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占全部問題的35%-40%
(2)學生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占全部問題的60%-65%
三、“黃金分割” 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1、“黃金分割” 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主導作用
(1)“啟”。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學習相結合。
(2)“導”。一是認真備課,設計教學,努力構造出合理的教學過程;二是在學生學習方法上給予科學的指導,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三是在學習內容上加以選擇指導;四是注意教師語言的簡潔有效,富于啟發性。
(3)“輔”。一是促進學生互助學習、相互促進,二是教師做好分層輔導。
(4)“設”。即設置圖像情境、問題情境 、活動情境 、操作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知識情境等。
(5)“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2、突出“黃金分割” 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1)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
(2)合作學習:以一種旨在促進學生異質小組中互相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
(3)練知提高:讓學生動手、動眼、動腦把問題解決在課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4)反饋展示:讓學生用各種形式反饋展示自己的進步和學習成果。
(5)小結鞏固:讓學生所學的知識更清晰的展現在面前,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四、“黃金分割”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理念
1、以“黃金分割” 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為指引,既要落實三維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設疑激趣為先導,揭示規律為重點,精講精練為策略,主動參與為途徑,創新思維為核心,評價激勵為方式,整體高效為目標,實現高效課堂。
2、體現“黃金分割”教學模式的理念,每個環節要用多少時間要事先規劃好,有緊湊高效的時間安排。突出重點,突出能力培養。
3、教師對教學內容分配
(1)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占全部內容的35%-40%
(2)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的內容占全部內容的60%-65%
4、指導教師對解決問題分配
(1)教師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占全部問題的35%-40%
(2)學生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占全部問題的60%-65%
5、貫徹新理念。要發揮教師的啟,輔,導,設、動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練知提高、反饋展示、小結鞏固等環節,結合學情、實際生活,增強學生的情感、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6、注重教學細節。關注師生關系,多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
7、要有對新生成目標的預測及答疑準備。要有即時針對性評價和總結激勵性評價設計,鼓勵合作,以趣激人。要有當堂監測的精當設計和學習目標達成的預想。
【參考資料】
[1] 優選法[Z].
[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