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霞
摘要:所謂思想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不是把班會課上成語文課,更不是把語文課變成班會課。“滲透”是指教育與教學有機地熔鑄,既教好書,又育好人。所謂山隨水形,水隨山勢,因地制宜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在具體操作上堅持長期性,講究水乳交融,要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關鍵詞:語文;教學;思想教育
學校是培養學生思想素質的主陣地,教師是培養學生思想素質的實施者。如何適應時代要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果按照舊有的方法與方式,“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是很難收到效果的,也不能滿足社會、時代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具體的實踐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從而圓滿完成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任務。
一、開展課前演講,放射思想的光芒
課前三分鐘演講是一個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語文學習形式,當然演講的作用不僅僅限于此,因為演講的文辭以議論為主,它反映的是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是學生思想的一個直接映照。雖然不排除學生存在“表演性”演講(即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演講)的可能,但基本上可以認定,演講對演講者本人、臺下的聽眾是有相當重要的教育作用的,因此作為演講的話題需要精心去設計。
我校招收的大多是農村中學來的學生,學生基礎偏差,自信心不足,紀律觀念不強。針對實際情況,在做高一(13)班班主任時,我制定了一個較長的演講計劃,從以下六個題目入手:①人的素質差異是怎樣形成的;②方仲永為什么成了庸才;③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④笨鳥先飛的啟迪;⑤論學習的快樂;⑥奇跡是怎樣發生的。每周一題,不求多,務求學生認識清楚。一周一題,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找論據、查資料、寫文章。這其中本身就是一個思考、探究和受教育的過程。六個題目的設計意圖就想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的先天素質是差不多的,關鍵是后天的學習與努力,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作為高一的新生,演講的許多技巧需要指導,因而我在此之前講解了演講的要求,并指出在演講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為加強演講的效果,并讓教師的意圖真正落實,我力求讓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除了先前的兩次演講是由教師評析外,從第三次開始我要求臺下學生對演講作出簡單的分析評價,讓每個同學都能真正投入到這個活動中去。從出題、演講、評述的操作過程看,學生的思想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得到了較好的誘導和教育。同學之間的互評互議,調動了全班同學的積極性。這樣課前演講不僅能鑄煉出學生的語辭,同時能使學生的思想發出璀璨的亮光。長此以往,潛移默化,定能收到實效。
二、寫好小作文,真正體現作文就是做人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現行的高中作文教學大多采用大作文與小作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大作文一般是備課組統一進行,統一命題,統一時間完成,沒有太多的自由。因此在探索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的途徑時,我著重從小作文入手。小作文其實并不“小”,正如散文不“散”一樣,小作文能以小見大,是學生放膽作文的一個極自由的天地,深受學生歡迎。如何讓這自由的天地長出參天大樹呢?
1、一些重要的文學理念必須讓同學掌握。諸如文學與做人,文學與理想,文學與社會等關系的明確與認識,要讓學生擯棄文學是文字游戲的錯誤觀念,讓學生帶著熱情,帶著理想,帶著探索精神去作文、去做人。
2、教導學生用腦、用心去看周圍、看世界。部分學生因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的特征所致,常常有一些莫名的煩惱和憂傷,表現在小作文里,蠻有些“為賦新辭強說愁”的感覺。同時他們閱歷有限,生活經歷少,表現在作文里,題材過偏過窄。教導他們看周圍、看社會,不僅僅是搜集寫作素材,實際上讓他們通過對社會的觀察思考,走出自我、小我的圍城,投身到新時代的大潮中去。
三、開展閱讀教學,有機滲透思想教育
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是開展閱讀教學,學生讀哪些書?應讀那些有意義的、能豐富自己智慧的、陶冶自己情操的書籍。讓這些好的書籍真正走進學生的課堂,走進學生的視野,走進學生的生活。
根據學生的現實狀況以及學校的實際,開展閱讀教學,我認為須注意以下三點:
1、嚴格挑選書籍,選出能切合學生實際的書籍,并且指導他們怎樣去閱讀。作為教師應盡可能跟每個學生談話,以便替他找到一本合適的書,使他讀了這本書就好像在生活中出現了一個轉折點,經歷了人生的一大段路程。
2、教師要有一個長期的計劃,并且要細心、耐心。思想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開展閱讀教學,通過書籍的力量去教育他們,更需要長期堅持。作為教育者,應該在每一個學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發展上最有困難的學生面前,能為他打開精神發展的領域,展示自己,宣告大寫“我”的存在,在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成為一個精神豐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四、堅守主陣地,搞好語文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有機滲透思想教育的主陣地,語文教學中能滲透思想教育是一堂成功語文課的起碼標志,換句話說,脫離思想教育的語文課堂教學是缺乏真正內容的空中樓閣。語文教學歷來就非常重視課文思想內容的分析,像《與妻書》、《黨員登記表》、《守財奴》、《我與地壇》等都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題材。但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1、部分學生對語文這門基礎學科尚有一些錯誤的認識。認為語文僅是高考要求考試的一門學科,生活當中及在未來的求學、工作中它的作用就不那么大了。因此,很有必要通過糾正這個認識來使學生認識到語文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認真對待每一門,以促使他們養成嚴謹、踏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2、部分學生認為高中的語文很難復習,考試時偶然因素多。我認為將語文教學知識系列化、具體化;將語文練習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及時反饋,注意語文學習的目標性、長期性特點;開辟多條渠道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感等等,都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手段,解決了語文學習無序無法的問題,還可促使學生從中悟出對待事物切忌有畏難情緒,做事情一定要尋出方法,找出路徑等道理,從而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總之,思想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是在新時期為更好地開展中學生思想教育進行的探索,它是我們為更好地開展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而進行的嘗試,其目的就是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備的人才。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把關心愛護學生擺在首位,采用恰當而有效的方法,引導得法,巧妙結合,一定能培養出時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