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
[摘 要]權責發生制是現代企業進行賬務處理的依據,在財務會計中占主導地位,但仍存在一定缺陷。權責發生制一方面增強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確保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另一方面,也對會計收益、應收賬款、凈利計算、現金收支時間等產生負面影響。這主要是權責發生制在會計假設、計量屬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權責發生制還有待進一步優化。我們應運用收付實現制進行補充,適時進行發展,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改革并完善落后的管理制度。
[關鍵詞]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會計信息;影響及優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B
一、權責發生制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1.權責發生制對會計信息的積極影響
現階段在財務會計確認領域中權責發生制占據著主導地位。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是以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作為前提條件的,在正確劃分不同會計期間的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的歸屬問題方面充分體現了其科學性,是一種較好的會計處理基礎。權責發生制對會計信息所產生的積極影響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客觀性。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基本內容是對業務、收入、費用三者之間關系的調整,根據業務發生的實質來決定收入的實現,通過采用以收入來決定費用是否應該負擔的邏輯關系,可以較好地預防收入、費用、支出在計算上出現主觀隨意性,因此使損益的計算同資產負債的增減變動上具有某種程度的客觀性,增強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2)完整性。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要求,必須采用一定的會計處理標準,將本期所有應該記錄的收入和應該負擔的費用、支出進行分類整理和確認,最大程度上確保會計信息的完整性。
(3)及時性。責權發生制對已經發生的費用和應當負擔的費用以及已經實現的收入都要進行確認、計量、核算,不管款項有沒有收付,這就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
(4)正確性。在計算損益時所采用的收入與支出相配比的方法,既能夠簡化損益的計算方法,同時也保證了計算結果的準確性,使其比較全面、完整、正確、合理。
2.權責發生制對會計信息的負面影響
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對會計信息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對企業會計信息的負面影響上。
(1)對會計收益的負面影響。采用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進行核算,其要求是只要有銷售行為,就要確認銷售收入和費用,不用等貨款已經收回時再進行核算。這樣就容易造成企業現金流量與企業當期收益不一致的狀況,影響企業對支付能力的掌握和判斷。
(2)對應收賬款的負面影響。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法律、法規還不很健全。在經濟運行中,經常會出現企業的分化、組合、停產、破產,而且多數都具有不確定性和突發性。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使企業的應收賬款收不回來,影響企業的收益,使會計核算的當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產生差別。如果企業應收賬款都不能收回,變成呆賬、壞賬,那么以前已經確認并記入收益的款項就成了空頭支票,對企業生產、經營、分配都產生不良影響。
(3)對凈利計算的負面影響。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原則,要求在確認計算收益時,要及時扣除與某項收入有關的各項費用,比如折舊、費用分攤等。但由于在扣除的過程中,存在著主觀的人為因素,這就不可避免的出現凈利的缺失。
(4)對現金收支時間的負面影響。由于計算銷售收入和費用不考慮時間因素,這就對現金收支時間產生了不確定性,從而增加了企業經營者的風險,也影響到社會準確評價企業的業績及其發展態勢。
二、權責發生制對企業會計信息產生負面影響的原因
1.權責發生制自身存在的缺陷
權責發生制之所以會對會計信息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影響,歸根結底是因為權責發生制本身也存在著缺陷。主要是:
(1)在實際應用權責發生制時,由于存在“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兩個賬戶,這就使一些企業為達到某種目的,通過以上兩個賬戶數據的增減來控制利潤,這就削弱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2)應用權責發生制一般會運用應計、遞延、攤銷、分配等程序和方法,這就會產生認定應收款項和應付款項的主觀隨意性,從而減弱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3)企業財務報表所提供的信息應與企業經營決策者的需要相關聯,即具有相關性。現金流量的信息對于企業決策者是極其重要的,但權責發生制的傳統會計最終核算的是凈利潤而不是現金流量,這就減弱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2.權責發生制自身存在缺陷的原因
(1)在會計假設方面。在世界經濟飛速發展的21世紀,傳統的會計分期假設、持續經營假設也受到挑戰和沖擊。一方面現代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會計信息的提供也要快捷和準確。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會計信息的處理手段和技術也更加先進和多樣化,使會計分期的假設越來越淡化了。第三,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企業的生存周期也隨之縮短,可能一個交易的完成,也就結束了它的生存周期。老的產品的消失,新的產品的出現,使非持續經營變得普遍。在這種情況下,再進行會計分期也就沒有意義了。
(2)在計量屬性方面,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受到沖擊。權責發生制有一個假設是幣值穩定,而在現實經濟中,幣值是會經常發生變動的。幣值變動就會引起歷史成本計算的差異,從而使會計信息失去了可比性。由于歷史成本會計忽略實際價值的變化,導致資產價值失去真實性。由此可見,權責發生制在計量屬性方面是不完善的。
三、優化權責發生制的措施
權責發生制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的廣泛應用無疑是必要的,但任何事物都有利也有弊,我們應該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變化,對權責發生制進行不斷的補充和修正,使其不斷完善。
1.會計方面。一是運用收付實現制進行補充。責權發生制雖優點很多,是會計要素劃分的基礎,但也有不足之處,如“實務處理繁瑣并且易受操控,不符合人們理解的慣常經驗”。而收付實現制基礎核算手續比較簡單,強調財務狀況的切實性。因此,“目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會計除經營業務可以采用權責發生制外,其他大部分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逐步形成以權責發生制為主體,以收付實現制為補充,共同構筑會計信息結構的框架;二是對權責發生制會計進行完善。權責發生制本來是對收入和費用的確認來說的,但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特別是在發達的商品經濟和信用經濟中,收取收入的權利和支付費用的責任有極其廣闊的范圍,要涉及到所有會計要素的確認。在有形的商品和勞務的買賣中,權利和責任的形成和確認比較容易,但在無形的期貨、期權等衍生工具的買賣中,什么時候、什么條件下確定權利已經發生,責任已經形成則應進一步明確和界定。三是適時進行發展。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現金流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企業投資決策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現代財會體系確認基礎中應適時加入現金流量制目。
2.其他方面。一是要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加強應收帳款管理。二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改革落后的管理制度。
結論
權責發生制,在企業會計領域有巨大優勢,是現代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的核心,在會計實務的處理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財務會計確認中將占主導地位。應用權責發生制下的累計折舊、壞賬準備、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等等一系列的會計科目,能夠幫助企業在收入和費用的計量上得到更加合理的配比。使財務報表能夠更真實更清晰的反映出企業的財務狀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的因素增加,對會計的核算和會計信息的提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需要有關企業現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這些都對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帶來新的挑戰。面對權責發生制的缺陷和不足,我們應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彌補和創新,使權責發生制在企業實務的實踐中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使其發揮出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