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瑋
【摘 要】隨著新時期院校改革和新形勢下軍隊院校面臨的教學目標和要求的提高,《演講與口才》課程力求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走出演講課程教學“費時低效”的怪圈,提高教學效率,以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求,特別是與消防部隊發展相適應的新型人才。為此,本文對消防院校《演講與口才》教學改革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消防院校 《演講與口才》 教學改革
一、消防院校學員《演講與口才》學習情況
(一)消防院校學員學習《演講與口才》的目的
消防院校的絕大多數學員對《演講與口才》學習有明確的目的,而且也意識到了《演講與口才》對自己將來工作、學習的重要性,但有些觀點之間又存在矛盾。例如,有的學員認為自己有明確的《演講與口才》的學習目的,但有高達半數的學員承認自己的學習目的只是為了通過學校組織的考試,只有極少數的學員表示學習是為了提高《演講與口才》的綜合運用能力。這些觀念將不利于實現《演講與口才》教學重在培養學員運用能力,特別是實用能力的目標。
(二)消防院校學員學習《演講與口才》的心理狀況
消防院校學員大學入校時《演講與口才》的專業水平普遍偏低,調查顯示有將近一半的學員認為自己在《演講與口才》學習中的最大障礙是“進入消防學校之前,自己的《演講與口才》基礎太差,未受過專業培訓”。但令人欣慰的是,總的來說,消防院校學員對《演講與口才》學習普遍表現出較良好的心理狀況,大部分學員認為大學階段的《演講與口才》學習對自己將來的工作、學習重要或非常重要。當然,調查中也發現,學員們一致認為在《演講與口才》學習中另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缺乏《演講與口才》學習、練習的環境”。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消防院校《演講與口才》教師的高度重視,因為其錯誤觀念可能會不利于對《演講與口才》的學習。
(三)消防院校學員對現行《演講與口才》教學的看法
1.對《演講與口才》教學成效的看法。當問及“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你認為自己的《演講與口才》成績如何”時,只有三成的學員表示“有很大提高”,三成的學員認為“有所進步,但不明顯”,卻有高達四成的學員說“沒有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學員對學校的《演講與口才》教學是不甚滿意的,至少從學員的角度看,《演講與口才》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2.對教學手法和實踐手段的看法。學員認為《演講與口才》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單一、呆板,或一般,或枯燥無味,超過半數的學員認為有必要采用多媒體、網絡等教學模式,開辟《演講與口才》角、舉辦《演講與口才》比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實際或虛擬的《演講與口才》學習、交際環境。從以上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演講與口才》教學雖然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學員學習《演講與口才》的需求相比,與全面提高我國消防人員的整體素質、促進我國的消防事業與時俱進、與國際社會接軌的最終目標相比,卻是相去甚遠,改革的道路將任重而道遠。《演講與口才》教學改革是每一個《演講與口才》教師一直思索、探討的熱門話題,以下筆者將就自己對該門課程的具體要求和對消防院校特點的理解,對消防院校的《演講與口才》教學改革提出幾點看法,與同仁們共同磋商。
二、消防院校《演講與口才》教學改革的幾點看法
(一)完善教學體制
要繼續按照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具體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教材選用應堅持使用消防學校統編教材。筆者認為,對于平時表達能力較強的學員,教學重點應放在提高學員的聽、說、讀、寫,特別是聽、說、寫的技能上。語言基礎較差,難以跟上現行的《演講與口才》教學進度,這主要因為進校前,學員接觸專業的演講知識培訓較少,如果學校的《演講與口才》教學不為他們夯實這一方面的知識基礎,他們的學習同樣會畏難而退。所以,對于語言基礎較差的學員,要以提高他們《演講與口才》的語言基礎知識水平為主。
(二)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課堂教學與課堂學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演講與口才》教學模式,使《演講與口才》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演講與口才》教學的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應充分調動教師和學員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確立學員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為了解決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帶來的問題,調動學員學習《演講與口才》的積極性、主動性,體現學員的主體地位,實現《基本要求》的教學目標,消防院校的《演講與口才》教學模式應該進行如下改革:課堂教學要側重使用有利于提高學員《演講與口才》綜合能力、《演講與口才》交際能力的教學法,創造虛擬或實際的交際情景,使學員畢業后能適應工作、社會需要。為此,消防院校《演講與口才》教學應該多采用交際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讓學員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當然,要真正提高學員學習的主動性,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必須借助現代化手段,讓學員在課內外自主學習。
(三)改變現行的考核方式
改變以考試為終極目標的評估體系,采用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重視學員的學習過程、重點考查學員的《演講與口才》應用能力的評價體系。首先應轉變教師和學員“《演講與口才》教學就是為了通過考試”的觀念,將提高學員的《演講與口才》實用能力作為最終目標,考試只是促進提高的手段。其次,要提高學員學習過程在總體評價中的比重,即將平時成績進行具體量化,包括課堂出勤、課堂表現、課外自主學習完成情況等,而不是教師的總體印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