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
[摘 要] 針對地方民辦高校在程序設計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為有效培養民辦高校學生邏輯思維意識,進一步提升學生運用計算機程序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真正達到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終旨,必須對程序設計教學進行全面徹底的改革,本文以課程改革的基本設想和思路為視角,結合個人的教學經歷提出了一些個人的想法和改革措施。
[關鍵詞] 民辦高校;程序設計;教學改革;思路;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4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05-0082-02
作為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程序設計課程對于地方民辦高校學生認識和了解計算機工作原理、掌握算法在實體問題中的應用以及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提高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等方面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改進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方法已迫在眉睫。本文以某民辦高校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為視角,就程序設計類課程的改革思路提出一些個人的想法,望得到同行的批評并賜教。
一 目前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
作為計算機基礎類課程,各校普遍在工科類專業第一學年開設了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從對教學效果的分析數據來看基本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習和實踐大部分學生能基本掌握其基本原理并能設計編寫簡單的應用程序,為后續相關課程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看到在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缺少必要的基礎知識
由于教學計劃的調整和變更,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開設,對于大學一年級學生而言,盡管在高中階段接觸到一些計算機基礎知識方面的培訓,但由于各地教學條件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基礎知識存在很大的偏差。加之進入大學后沒有開設必要的前導性課程,缺少必要的基礎知識的積淀,加大了學生學習和掌握本門課程的難度。
2 有限的學時無法滿足教學需要
由于學時大幅壓縮,要想系統全面的教授本門課程的所有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課程精髓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從課程內容來看C語言具有高度抽象、語法繁雜、句法組成邏輯性強等特點,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和消化難度不小;從學生的學習能力來看,大部分學生還沒有經過系統的思維訓練,缺少對問題的抽象思維能力,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缺乏堅實的基礎,所有這些在短期教學中無法得到徹底解決
3 教學方法比較落后
盡管各校在教學中運用了較多有益于教學的方法,但由于C語言的特殊性所產生的效果十分有限,學生仍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未能有效形成問題意識分析思考處理問題的能力明顯不足。對知識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現象上,缺乏對知識進行深入研究的動力。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嚴重不足,敷衍了事期末忙于死記硬背,照貓畫虎應付考試等不良現象普遍存在,個人潛在能力得不到有效釋放和發揮。此外,由于教學班班型普遍較大,教學中無法開展必要的師生互動以及學生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無疑更增加了教學困難。
4 實踐動手能力缺乏后勁
由于C語言具有高度抽象且實踐性強等特點,因而很多知識是通過反復實踐獲取的,實踐實驗教學在C語言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大多數地方高校C語言實驗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雖然按著教學大綱的要求安排了實踐教學環節,但由于班型較大加之資源有限,在實驗目標的實現上存有一定難度。而且目前的實驗內容仍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仍是按著教師事先布置好的內容對理論知識做一些驗證性的操作,由于試驗性或綜合性實驗所占比重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個性思維的有效發揮,壓制了部分同學創造性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結果在處理各種實際問題時大部分學生仍感到力不從心缺乏后勁。
二 課程改革的基本設想和思路
1 尊重學生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分階段分層次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由于地方民辦高校學生普遍存在基礎差、缺乏進取心等,為使程序設計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開設程序設計課程之前首先以講座或專題等形式利用十幾個學時傳授給學生一些有關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程序及程序組成、簡單程序的基本設計步驟等前導性知識,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方面對程序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做好攻堅克難、戰勝困難的心理準備。其次根據學生的現有基礎現狀選擇一個易于學生自學且通俗易懂的教材組織教學,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做到“兼顧重點,輻射一般,精講多練”,避免滿堂灌,盡量為學生創造較多的思考和練習的時間和機會。再次,充分尊重學生在認知程度上存在差異的現實,通過各種方式鼓勵成績好的學生更近一步、鞭策成績暫時較差的學生克服困難迎頭趕上,最大限度減少馬太效應的負面影響。
2 有效拓展教師的知識范圍和知識儲備,提高授課水平和藝術
鑒于目前各校程序設計課程學時不斷被壓縮的現狀,為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必然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精湛的講課藝術以及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要在有限的學時內傳遞給學生更多更新的信息,教師必須要有大量的知識儲備并能不斷汲取和充實新知識,不斷瞄準本課程的最新教學發展動態,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時效性。與此同時教師自身要不斷加強教學授課水平及授課藝術等基本功訓練,力求以精湛流暢的語言、富于邏輯合理的表述形式、對重點難點內容的有限重復傳達給學生。在學生充分領略教師的個人魅力和授課藝術的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熱情。
3 采用適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學方法
針對民辦高校學生基礎理論和問題意識以及思維相對薄弱的現實,按照民辦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培養目標要求,我們在程序設計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學方法做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1)通過典型案例的具體應用,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強烈的問題意識。為使學生盡快在程序設計課程中形成發現和探究問題的強烈意識,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講授每個單元內容時,首先提出并講解運用本單元知識處理問題的成功案例,使學生通過直觀具體觀察和學習了解本單元內容在處理實際問題的具體應用。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必然促使學生形成較為強烈的探索欲望,在對各類問題的不斷思考中逐步形成問題意識。
(2)在問題意識驅動下,樹立分析問題的正確思維。 在問題意識的有效驅動下,必然導致思維方式的改變和進步。原因在于為發現和探究問題除繼承前人正確的思維方式外必然伴隨大量新思維的產生,它不僅是數量的增加,更是新思維的完善和拓展,將這些新思維運用到分析問題的實踐不僅能夠從更廣更深角度分析和研究問題,揭示問題的內在規律,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思路,而且通過這種思維訓練不斷認識和發現認識分析問題的各種富有創造性的嶄新思維,形成適應個人需要且具有獨特見解的正確思維。
(3)在思維引領下,提高運用程序處理問題的能力。 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不僅可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掌握開發設計程序的各種方法,更是開啟運用程序處理問題的鑰匙。由于程序代碼具有抽象性、結果具有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因而勢必要求思維的多樣性,只有思維方式正確并且科學合理才能甄別出有效的算法,運用算法設計開發出結構合理,結論正確的程序。開發設計正確的程序既是運用計算機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運用程序處理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由此可知,良好的思維是程序設計的基礎,設計質量上乘的程序更是提高學生運用程序解決實際問題的最佳途徑。
4 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中心,充實和完善試驗教學內容
為幫助學生消化和理解知識,提高運用程序處理問題的能力,應在現有實驗教學基礎上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具體方法如下。
(1)以適當的題型適度安排驗證性實驗。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驗證性實驗可有效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但在內容的安排上既要體現驗證結論的正確性,同時也要達到通過驗證發現新知識的要求。為此,在適度安排驗證性實驗時建議以多選題型為主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探索未知的知識。
(2)適度增加實用性強且可操作的綜合性實驗。為有效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有效驗證結論正確的基礎上,應通過綜合性實驗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在選擇內容時應避免過于抽象,選擇既有實際意義,又不乏一定的趣味且可以通過相應算法實現的實驗內容,內容規模不必過大,代碼行數控制在幾十行內。如利用C語言中的選擇及循環語句設計篩選一個幸運數的有趣程序或利用數學模型編寫一個學生熟悉的三角函數。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設計開發程序的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借此培養學生運用C語言程序處理專業問題的正確思維。
總之, 本文圍繞應用型民辦高校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就目前存在的各類問題從幾個不同方面簡單談及了一些個人的看法和采用的一些改進方法。由于民辦高校的特殊性,因而改進民辦高校程序類課程的教學方法并非易事,涉及到多方面各種因素的制約,只有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方可達到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曾輝,等.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初探[J].福建電腦 ,2015(9).
[2]張素芹,等.獨立學院“C 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0(7).
[3]明鑫,等, 高職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輕工科技,2015(8).
[4]劉麗峰.高職院校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 科技創新導報 ,2009(16).
[5]付沙,等.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實驗教學改革與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