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福
十月是橘子成熟的季節。看著一個個金燦燦的橘子,我的思緒一下子又回到了兩年前……
一天中午,我正在批改作業。突然,班長周×急匆匆地跑來告訴我:“老師,我們班的橘子被偷了。”
于是我急忙來到操場上。只見橘子樹下圍了一大堆學生,中間有兩個一年級的小朋友已哭成了淚人,在他們腳下有五六個青澀的橘子。我班的大嗓門譚××正在大聲地質問,旁邊幾個男學生漲紅了臉,拽緊了拳頭。
是啊,為了這棵橘子樹,我班學生付出了多少心血啊!三年前學校發出了綠化校園的號召。我帶領學生種下了這棵橘子樹。自從有了這棵橘子樹,學生心中就有了一份責任與希望。給橘子樹澆水、施肥、除草是他們最快樂的事。早上學生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橘子樹是否長出了新葉;下午放學時學生總要來到橘子樹下看看它是否又長高了。一天早上,一個學生發現橘子樹上有了小蟲子,于是學生非常著急地和我一起商量辦法,我們急忙用班費買來農藥為它治病。在全班學生精心的呵護下,第二年的春天,橘子樹開出了潔白的花朵,花謝后結出了一個個小小的橘子。看著這一個個橘子他們甭提有多高興了。眼看收獲在即,可是卻發生了這樣的事。
事已至此,還能怎么樣呢?忽然間,我意識到了這不是對學生進行寬容教育的好機會嗎?于是我對他們說:“你們愛橘子嗎?”“愛!”“可是這兩個小朋友也是喜歡我們的橘子啊!并且他們還小,不懂事。”“可他們不該偷偷去摘啊。”“你們小時候犯過錯誤嗎?“”當然犯過。”“別人原諒你了嗎?”“原諒了!”“我們是不是該原諒他們呢?”“該!”“請同學們記住這句話——寬容是一種美德!”通過老師的啟發,終于在班長周×的帶頭下同學們一一和兩個小朋友握手言和。譚××還為小朋友拭去了眼淚。此情此景讓我心里暖暖的。我想:此時寬容的種子已悄悄地種在了學生心田上。為了鞏固教育的效果,那天,我還讓同學們從心里記下了這樣的名言:天空收容每一朵云彩,不論其美丑,所以天空廣闊無邊;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所以高山巍峨無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所以大海廣闊無涯。
為了杜絕糟蹋橘子的事再發生,同學們成立了保護橘子的宣傳小組。學習委員張×還做了一個“橘子樹是我們的朋友,請愛護她”的溫馨提示牌立在橘子樹下。每天早上和下午都有我班的同學在橘子樹下一邊讀書一邊看護。遇見小同學從橘子樹下經過,同學們總要向他們宣傳保護橘子,愛護花草的道理。美術老師也聽從同學們的建議把寫生的地點選在了橘子樹下。看著一幅幅美麗的橘子畫像,同學們心里樂開了花。我也因勢利導地把作文課地點選在了橘子樹下。題目是“我愛你,橘子樹”。看著自己心儀的橘子樹,同學們仿佛有說不完的話。有的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橘子樹,你是那樣的美麗,我們要保護你。我們要讓你的美麗永遠留在全校同學的心間。”而有的同學寫道:“橘子樹是美麗的,但我們不能獨享這種美麗。對待美麗最好的辦法就是保護,只有這樣,美麗才能長久,美麗才有意義。”讀著這些樸實而又深刻的話語,突然間我覺得孩子們是那樣的可愛。通過我班同學的宣傳后,校園里踐踏花草的現象變得越來越少了,直至絕跡。
那時候,橘子樹仿佛成了我班的明星。學生談論的話語除了橘子還是橘子。全班的學生都以有橘子樹為榮。因為有了它,班上凝聚力加強了。于是我趁熱打鐵在班上開展了“我驕傲,因為我們有橘子樹”的主題班會。在班會上,我對學生說:“我們班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東西呢?”“橘子樹呀!”“它為什么值得驕傲呢?”于是同學們展開了討論。最終學生明白了:獨一無二的,最美麗的就值得驕傲。通過這次班會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于是我又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一個好的班集體還應該在衛生、紀律、學習成績等方面都表現好。從那以后,我猛然發覺班上隨便講話的學生變少了,教室地面也變得干凈了。因為每個學生都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再是一個人的行為,這代表著我們班集體的榮譽,誰愿意為班集體摸黑呢?
冬去春來,伴隨著學生的呵護,橘子樹長高了。十月里橘子全部成熟了。我帶領學生把橘子采摘下來,集中到校門口,放學了,學生排隊離開學校,我把一個個金燦燦的橘子分發到學生的手中,廣播里播放著《感恩的心》,學生拿著橘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雖然只是一個橘子,但學生從老師的手中接過來的更是一分收獲的喜悅。感謝校園的橘子樹吧,因為它讓學生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留住美麗,學會了愛集體……
“生活不是沒有美麗,而是缺少發現美麗的眼睛。”教師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機。這些契機往往就是一些小事、一些細節。只有抓住學生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進行“潤物細無聲”式的引導教育,學生才能從心靈深處愉快地接受。是啊,教育的智慧不是發現問題張口就把學生訓得啞口無言,也不是按照老師的意愿強行改變學生,而是一種激發、喚醒、影響、等待的過程,是善于發現亮點、捕捉契機、放大優點、激勵學生成功的過程。這就是生活就是教育的真諦吧!在文中,我抓住了保護橘子樹這個契機,對學生進行教育,讓他們學會了感恩、寬容、團結……我想這個幼年時的橘子會一輩子甜在孩子們心里。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