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杰
摘 要:體育游戲教學能夠改變單一的體育課堂,使其更具吸引力。這不僅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關鍵是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將精力集中于課堂之中,保證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新課標的視角來對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做分析探討,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課堂效率,維持課堂紀律,保護學生健康等。
關鍵詞:體育;游戲教學;新課標;課堂氛圍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小學課堂越來越重視趣味性和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學習地位提高,老師的教學課堂越來越被學生所接受。觀察目前的體育教學,游戲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主流,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讓學習意義更加深刻,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因為每堂課的教學重點不同,所以游戲規則和側重點便不同,可以使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提高智力和反應能力。而且游戲過程還與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自律性和組織能力有較大關系。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游戲教學法使用不當,容易造成學生“玩心過重”,忽視了運動的細節,勝負心太強等等。因此想要提高游戲教學的意義,就必須從正確的角度切入課堂,組織高效游戲課堂,讓體育課成為小學生喜歡、學習的課程。
一、體育游戲要切合課堂教學目標
體育游戲教學中項目的選擇要根據實際課堂教學要求來決定,一些高強度或是高難度,又或者是趣味性低的游戲并不適合小學生。所以在設計游戲方面要綜合考慮,在明確的教學目標下,才能制訂合理的游戲項目。如本節課以“跳躍能力”作為主要的課堂目標,那么,教師就要選擇一些使用腿部力量的游戲項目,比如“蛙跳追人”“跳房子”等等。在設計這些游戲項目時,也不能只為了趣味性而忽視了目的性和教育意義。體育游戲在教學中起到的是輔助作用,所以其內容要與教學保持一致的統一性,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增加體育知識,鍛煉身體素質。
二、體育游戲的運用要主次分明
教師組織游戲環節,是為了提高教學趣味,從而減少學生的疲憊感,但是在實施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主次分明。在選擇游戲項目時,教師除了要考慮是否和本節課主題有關之外,還要合理計劃其實施時間,不能夠占整節課,只能占用一小部分的時間。即使將教學完全融入游戲中,也要給學生安排休息時間。并利用此時間講述一些技術要領,否則盲目地進行體育運動,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容易造成傷害。老師在設計游戲時,要盡可能將跑、跳、投等技術成分加入到游戲中,在每個游戲設計時要有所側重,有主次之分。在一些完整的運動,比如跳繩、籃球等,可以加入趣味成分,稍作改變也能比以前有趣許多。這樣學生既能學習到體育運動知識,又可以放松心情,對課堂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體育游戲可以在課堂導入中使用
游戲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較容易讓大家放松下心理防備,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在體育課堂中,課堂導入一直是一個問題,如何讓學生快速從“靜態”進入到“動態”,快速完成心理上的適應?老師可以采用游戲導入的方法,用一些小游戲項目來導入課堂內容。比如為了鍛煉學生的平衡能力,在體育課堂內進行“平衡木”的練習,設計這樣的一個場景:森林中有一只饑餓的大灰狼,一天他看到了一群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就開始了瘋狂追擊,當小白兔跑到河邊的時候,發現只有一根很窄的木頭能夠過河,所以他們決定手牽手過“平衡木”。這時老師可以來扮演大灰狼,將學生分為幾組小白兔,然后看哪組小白兔能夠逃脫自己的“魔掌”。有了這樣的游戲情境,學生參與度極高,也能獲得一種緊張而又刺激的氛圍,融洽了課堂氛圍,讓“平衡木”這樣無趣的運動項目變得妙趣橫生。
四、體育游戲中加入自我保護教育
1.體育教學還有一大目的,就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從而能夠選擇適合的鍛煉活動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因此,游戲教學也要重視對學生身體的保護,即自我保護教育。比如跑步可以鍛煉腿部力量;球類能夠集中注意力,加強手腳協調能力;仰臥起坐可以加強腰部力量,等等。但是如果通過明確的語言傳播,學生很難掌握到這么晦澀的知識,因此要加入到游戲教學當中。
2.體育游戲可以用于調節課堂氣氛
體育活動雖然比較有趣,但是學生也會有感覺到疲勞的時候。因此在課堂中加入游戲成分,讓學生可以在動態中休息自己的身體。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出現疲勞的信號,老師可以將教學告一段落,讓大家圍坐成一個圈圈,然后用丟手絹等小游戲的方式,選擇出一個人來接受“懲罰”,可以是“大象轉圈”,也可以是唱歌等才藝表演。這樣即使大家在休息的過程中,也能得到精神的熏陶。還能提高學生的表現欲望,增強活動自信心,在體育學習中做得更好。
總之,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角色,也是不可替代的教學方法。老師應該從學生的喜好出發,安排和組織更好的游戲項目,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參考文獻:
曹香蕊.小學體育游戲在教學的運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