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戀
摘 要:相對于數學、英語等課程而言,語文算是一門比較輕松的課程,但是,如今的語文教學現狀是,課堂氣氛壓抑沉悶,學生常常無精打采、精神疲憊,教師也覺得語文教學越來越辛苦,教學效果也總是處于不理想的狀態。所以,積極改革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感覺學習語文是快樂的、有趣的,從而達到樂學、好學的境界,是語文教師目前應重點研究的課題。以小學語文為例,并結合實踐,對如何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性;課堂導入;游戲;角色表演
增強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可以改變傳統小學語文課堂古板沉悶的教學局面,為語文教學注入活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會得到調動,學習興趣能夠得到發展和維持,這對于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所以,采取有效措施來增強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勢在必行。下面,筆者就在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增強的有效方法闡述幾點個人意見。
一、進行有趣的課堂導入,深深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要上好一節課,就得設計好這節課的開頭,使之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如此才能深深吸引學生注意力,才能為一節課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但是,現在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導入環節所使用的導入方式固定單一,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導入環節根本起不到它所具有的價值,一節課下來,仿佛煮白開水一般,沒有泛起漣漪,整節課是古板沉悶的。鑒于此,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進行課堂導入的設計時,應該做到有趣、新穎,使之能抓住學生眼球,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認為語文學習是快樂、愉悅的,從而興致勃勃地學習語文知識。
比如,在學習“四個太陽”這一課時,一上課,我給學生出了一個謎語“一個圓球,掛在空中,四季出現,冬天少見。”“是太陽!”學生脫口而出,“是的,是太陽,大家都知道,天空中只有一個天陽,但是我們今天要學習課文的題目卻是‘四個太陽,這是怎么回事呢?這四個太陽都是什么樣的太陽呢?下面,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樣,我通過在導入環節向學生出他們都喜歡的謎語,并提出富有懸念性的問題,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覺得新課內容好玩有趣,又急于弄清原因,而專心致志地讀起了課文。
二、引入好玩的課堂游戲,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好動、愛玩的性格,而游戲恰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這一性格需求,所以對兒童來說,游戲時時刻刻都對他們有著極強的吸引力,玩游戲時他們總是心情愉悅,精神振奮。鑒于這一點,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可以將有趣好玩的游戲引入到語文課堂中,如此,能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會懷著十分歡樂、愉悅的心情去學習語文知識,有助于我們輕松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比如,識字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主要任務,傳統的識字教學方法,時間長了會讓學生產生厭倦感,識字教學效果也不強。這時,我們就可以采取游戲的方式來讓學生識字。比如,二年級上冊第一組需要學生掌握的漢字有宜、層、盡、當、脖、旅、蒲、降、贈、寒、霜等等,為了幫助學生鞏固這些漢字,我將轉盤游戲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即課前準備一個轉盤,課堂上將需要學生掌握的漢字寫在轉盤上,抽取一組學生到講臺上(5人為一組),由我們依次轉動5次轉盤,每轉動一次,這個小組的一名組員則要立刻讀出這個漢字,讀對一個字得1分,讀錯不得分不扣分,得分最高的小組為冠軍小組。這樣,我通過引入這一游戲,課堂氣氛立即變得輕松活躍,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學生都踴躍參與這一游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三、開展角色表演活動,使語文教學變得富有開放性和實踐性
小學階段學生,具有好動、好表現的特點,所以,我們可將角色表演活動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角色表演活動,既能滿足學生好表現這一特點,同時也能使語文課堂變得富有趣味性,能夠體現語文課程的開放性和實踐性特征,讓學生覺得語文學習并非枯燥乏味,從而興趣盎然地參與語文教學活動。
比如,在學習“晏子使楚”這一課時,學生大致了解了本篇課文的內容之后,我組織學生開展了角色表演活動。首先,我根據課文內容,創編了一個短型劇本,之后,在班里挑選幾名學生,根據他們的性格特點為他們分配了角色,之后,要求他們進行短暫的排練,排練完畢后,在講臺上將劇本中的內容表演出來。整節課的教學氣氛十分活躍,同時,臺上表演的學生通過對角色的感受和體驗,能夠真切感受教學內容,如扮演“晏子”的學生,可以深刻領悟到晏子的語言藝術,體會到他的錚錚鐵骨。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對當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大大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徐體樸.論小學語文的趣味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