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營
伴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改革,高效語文課堂成為人們談論的主題和一線教師追求的目標。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怎樣才能實現有效高效,為此,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談談對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設計導語一、備課
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之間對話的過程,作為語文老師,首先應當做到吃透教材,細心研讀,了解作者與背景,深切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方可引導學生正確解讀課文,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理解、欣賞,教師通過鉆研教材,來確定教什么,解決教學內容的問題。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訓練重點、課后思考練習等,站在學生的角度,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
二、課前預習
預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要想達成高效課堂的目的,教師要重視預習,教給學生方法,養成預習習慣。
通過預習活動,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還應要求學生在文字上、語句上、內容上、知識上、思想上還有哪些問題不大清楚,需要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或向老師、同學請教,老師要以各種激勵方式鼓勵學生自主預習,提高他們的自覺性,養成習慣。如果學生能基本完成以上要求,則在課堂上的學習會變得輕松而愉快。所以,預習效果好,不僅能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更為高效課堂做好堅實的墊基工作。
三、精妙設計導語,吸住學生心
1.激趣設疑。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有不少時隔久遠,且內容深奧,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課文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用高超的懸念藝術,層層設疑,絲絲相扣,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深入地鉆研教材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短小精悍,直奔重點。導語設計簡短,語言精練,抓住題眼,直奔主題,不必介紹作者生平、時代背景、思想意義等面面俱到。過于冗長的導語,往往喧賓奪主,易使學生失去興趣、注意力分散。
3.利用多種手段營造氛圍。教師利用多種現代教學手段,形音并茂,展示作者生平、時代背景、生活場景,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景、入情,融入其中,產生共鳴,收到好的效果。
一堂課的導語設計不管采取何種形式,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導語設計的原則是注意趣味性、啟發性、知識性,新課伊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牢牢吸引住學生,讓他們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
四、優化教學過程
1.精心巧設計。教師應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可謂是環環緊扣,條理清晰,新穎簡潔,設計巧妙。根據教材,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實現教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
2.靈活用方法。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執教者要努力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投入學習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3.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設計怎樣的問題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老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為深刻!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4.課堂提問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語文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要注意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
五、依據課文特點,恰當選擇結尾,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語文課堂教學的結尾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一篇好的文章,應是“鳳頭、豬肚、豹尾”。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一堂高效的課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設計得精妙,能產生余音繞梁、課斷思不斷、語停意不停的藝術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采用的結尾方法有:歸納式結尾、照應式結尾、懸念式結尾、比較式結尾、激情式結尾,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針對教學對象的知識結構、智力水平、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精心設計于之相適應的教學結尾,就更能深刻地表現課堂教學的思想內容,加強課堂教學藝術魅力,在同學們心中燃起旺盛的探求的火焰,取得課雖終而意不盡的效果。
六、作業布置
每節課結束,設計一些練習非常必要,不僅使學生進行了知識的強化和鞏固,拓展題還可以使學生增加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學習的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作業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使學生提高能力、掌握知識,作業過程完全是學生自我學習的過程,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作業應因人而異,分層設計,使不同程度的學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桃子,通過三種作業培養學生養成三種習慣:通過教材同步作業,養成自我檢測、自我激勵的習慣;通過課外閱讀學習、摘抄作業,養成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通過課外練筆或日記作業,養成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習慣。
高效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然,也是一線教師孜孜追求的目標。高效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改革一項由觀念到行動,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性工作,需要教師們付出開創性的努力,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構建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還需要語文界的同仁們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