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歷史教育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歷史教育在中學生道德思想素質提高、愛國主義熱情提升等方面,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相關歷史研究的不斷推進,當前的中學歷史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學歷史教學的科學性。基于此,對中學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探究了中學歷史教學的改進對策和措施,以期為中學歷史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中學教育歷史教學教學思考歷史教育作為我國傳統文化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中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中學歷史教學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傳授相關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教授大量的知識點,但是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問題,無法對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形成產生積極作用。對中學生歷史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是目前中學歷史教學工作研究的重點。
一、目前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歷史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當前,中學歷史教學的主要方式是課堂教學方式,歷史老師根據歷史教學目標、教學大綱以及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教學知識點,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單向的,由于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單調和枯燥,學生參與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高。學生只能根據教師的教學步驟被動的接受歷史知識,對教學內容進行刻板的記憶,這種教學方式與現代階段的歷史教學要求嚴重不符。
(二)歷史教材內容有待改進
教材是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依據和內容,同時也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教材本身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科學性,是教師指導學生開展歷史知識學習的重要素材。但是對現在歷史教學使用的教材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歷史教材的主要內容和結構框架十幾年來幾乎沒有發生過大的變動和調整,教學內容比較陳舊,并且在編排體例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科學性有待考證
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的歷史研究取得了巨大進展,這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和認知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就要用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問題,避免以偏概全,嚴重影響了歷史教學的真實性。
二、改進和創新中學歷史教學的對策和措施
(一)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歷史教育觀
中學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現代的歷史教育觀,這是保證中學歷史教學工作科學開展,對學生正確歷史教育的重要保證。首先,歷史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改變當前單向交流的教學方式。其次,歷史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一起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不斷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
(二)創新中學歷史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下要求歷史教學不僅要對相關歷史知識進行教學,而且還要對學生綜合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進行培養,并且要將歷史知識與文學知識、數學知識和工科相關知識進行有效結合,提高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和網絡教學手段,豐富歷史教學的內容,創設歷史教學的情景,對歷史場景進行再現,讓學生深入體會歷史事件發生的情景,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運用獨特的歷史研究和解讀方式開展歷史教學,在學習興趣和應試教育之間尋找教育平衡,如著名的袁騰飛、紀連海等歷史教師就是通過自身獨特的方式成功培養了學生參與歷史學習的積極性。
(三)積極促進中學歷史教材的改革和更新
教師和相關教育部門應當認識到當前歷史教材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積極的措施對教材內容進行更新和改革。教育部門可以從較高的層面考慮教材的更新,組織相關專家和學者進行研討,促使歷史教材的不斷優化,提升歷史教材的科學性。歷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現有教材內容的修正,將其中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不符合當前社會道德規范的內容進行修正。另外,還要積極學習歷史研究的前沿,對教材中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存在不準確的地方進行修正,也可以將歷史研究結果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供學生思考和探究,不斷提高歷史教學的水平。
三、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對中學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當前發展形勢下,教師要對當前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從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教材改進等多個方面對歷史教學現狀進行改進,促進歷史教學的不斷優化,保證中學歷史教學的科學性,不斷提高中學歷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紅艷.解析中學歷史教學問題的三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3,(05):105.
[2]馬秀琴.解析中學歷史教學問題三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35):38.
[3]潘偉玲.論中學歷史教學問題三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3,(10):133.
[4]林卉.對中學歷史課堂教學工作的一些思考[J].時代教育,2011,(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