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化成為時代主題的當下,地球村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經濟快速發展,環境問題隨之而來: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壞、水資源危機等。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與國際政治、經貿、社會等關系越來越密切。我國處于歷史發展的重要時刻,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環境問題,環境問題與國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關乎國家未來,民族希望。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在保護環境綠色出行的大環境下,結合社會、科技在我國的發展情況研究智能出行現狀。
關鍵詞:綠色;環保;出行;智能工具
汽車作為工業革命最具代表的產物之一,最初是速度與效率的象征。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汽車生產制造和消費大國。隨之而來的不僅僅是全民奔小康的喜人勢頭,還有機動車尾氣排放造成的大氣污染。出行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環境污染的背景下,綠色出行應運而生,成為現代最為時尚的理想出行方式;而城鎮化、機動化進程的推進,交通系統與出行的矛盾日益嚴重,使得智能出行受到來自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
一、綠色出行理念
簡單綠色出行即指采用相對環保的出行方式,通過碳減排和碳中和實現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交通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采用低耗能、低排碳的交通工具,例如乘坐公交、開電瓶汽車、拼車。碳中和,指通過植樹造林的方式對已經排放的碳進行植物光合利用等。綠色出行中的公共交通因其經濟實惠,性價比高而受到民眾的普遍歡迎。
綠色出行國外發展現狀:通過大量國外數據分析可知,在城市中機動車尾氣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美國作為發達國家的代表,尾氣污染也尤為嚴重,政府為了改善這一現狀,要求居民根據出行計劃來管理自己的生活行為,以求在不影響正常的生活下來保護環境,實現綠色出行。居民可根據限行政策調整出行計劃;此外政府還提倡購買小排量汽車,增加購車成本、增高油價等。政府還鼓勵以社區為單位的環保宣傳活動,對市民的綠色出行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
綠色出行國內發展現狀:自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以來,交通系統作為城市的生命線也日益興盛。但由于我國交通起步慢,起點低,再加上我國人口基數大,所以交通系統的發展速度與需求仍舊遠遠沒達到理想水平,城市交通發展水平依舊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但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資源豐富,人們為了改善家庭出行舒適度,購買小汽車的數量逐年上升,使得公交車使用的城市占有率較低,有個別城市還呈下降趨勢。這一現狀不僅沒能很好地緩解交通出行壓力,反而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長,交通壓力更為明顯,發達城市尤為明顯。以北京為例,雖然近年來北京公交發展迅速,公交出行比例不斷上升,但慢行系統萎縮更加嚴重。北京自行車出行比例由1986年的62.7%迅速下降至2012年的13.9%,這種出行結構的變化與國家倡導的綠色低碳發展的主流政策導向嚴重不符。同樣,當前二線城市的機動車增長十分迅速,諸如比較嚴重的合肥、長沙等城市的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平均下降10%以上,各城市的綠色出行萎縮十分嚴重。
除此之外,交通系統的環境污染還與我國地方政府機關部門的一些引導有關。例如,為了緩解經濟危機帶來的壓力,政府部門大力鼓勵發展汽車制造及銷售,刺激居民消費,拉動內需,激活經濟。令人擔憂的是,公交系統有一定的社會服務性質,由于票價低廉,資金回收有限,加之政府投入不足,在與私家車的競爭上顯得吃力。
二、智能出行工具現狀
智能出行工具是近年來隨著科技經濟發展而衍生出的一種符合大眾生活節奏的出行工具。智能出行是指應用物聯網技術,結合交通系統、交通監控系統、旅游信息系統、智能旅游系統、車載智能信息設備等提供實時的交通路況和停車信息,進行智能的分析、控制與引導,提高出行者的方便、舒適度。筆者認為智能出行工具是使交通工具滿足人類智慧的發展程度的、是使用過程中與人的行為和語言表達過程完美結合的一種新型交通工具。
(一)智能出行工具的分類
根據智能出行工具的定義大致可將工具分為:智能交通系統出行工具、交通監控系統智能出行工具及智能旅游系統智能出行工具。根據終端用戶的不同又可分為車載智能出行工具、應用軟件智能出行工具等。當然還可以根據受眾不同、目的不同來進行分類。總之智能出行工具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智能出行工具如何實現綠色出行
智能交通系統出行工具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系統。它的突出特點是以信息的收集、處理、發布、交換、分析、利用為主線,為交通參與者提供多樣性的服務。它是目前世界交通運輸領域研究的前沿課題,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解決城市交通擁擠、改善行車安全、提高運行效率、減少空氣污染來實現綠色出行的最佳途徑。因此,其在綠色出行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智能交通系統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著眼于交通信息的廣泛應用與服務,二是著眼于提高既有交通設施的運行效率。與一般技術系統相比,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過程中的整體性要求更加嚴格,這是因為他的重要性是需要最大程度的安全。基于智能交通的這些要點,智能交通工具的作用也是多種多樣的。
以個人為例,擁有智能交通工具將會給生活帶來無盡的便利,這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個人低碳、低排放、低耗能的時代要求。可以實現實時定位,方便與他人互動;可隨時切換所在城市,方便出行時隨時隨地了解當地交通狀況,還可以了解所在地天氣預報;以上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不必要的乘車計劃,減少個人耗能。查看交通路況,其中包括道路車流量、道路監控視頻;查找周邊車主服務點,使用服務點專有服務;道路救援服務,是交通糾紛、事故、救援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可以獲取路線,當然也可以了解沿途路況展示;以上的作用則通過實時了解交通情況,人人有計劃地選擇出行方式,避免交通擁堵,減少私家車使用頻率。查找一般地點;還有公交號查詢等。其中實時交通路況包括實景抓拍、車流詳細信息、交通擁堵狀況甚至可細微至紅路燈,在條件許可下也可以獲得結合地理位置的路況監控視頻;全市車主服務點包括附近的停車場、加油站、汽車修理維護廠、洗車場等。以公交系統為例,智能車載設備具體包括公交車載智能調度終端、車載視頻錄像機及配套相關設施、LED屏、線路(頭、腰、尾)牌、站節牌、售檢票設備(含概IC卡刷卡機、投幣機等)量油器。終端可實現全球定位,顯示車輛所在經緯度;通過網絡技術與中心調度實現語音通話;通過GPS信號實現自動報站的功能,手動報站為輔助備用;報站和調度指令的提示功能,中心調度系統下發的調度指令通過LED屏向使用者發送信息;音量調節功能,具有通過操作面板上的按鈕實現車內喇叭、司機專用喇叭音量的調節;車輛行駛狀態查看,通過LED屏查看車輛當前行駛的站點信息及行駛速度、上下客車門等狀態;支持多線路運營,同一臺車載終端可以存儲多條線路的報站信息,通過遠程指令或菜單設置實現線路的切換功能。
三、綠色出行理念下智能出行工具的實際應用
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硬件已經充斥在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角落。以智能手機為核心,智能汽車、智能家電、個人穿戴設備等各種設備以各種方式在影響著我們的衣食住行。近期,滴滴打車和上海市交通委的合作試點表明了智能出行行業逐漸進入到更加規范化的發展階段。政府相關部門非常支持滴滴等打車軟件,以綠色出行為目的,從而減少路上的轎車數量和尾氣排放量。這不僅可以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節約生活成本,還能緩解交通壓力,最重要的是還能保護環境,一舉多得。支持這種打車軟件,可以讓公路上的汽車減少,讓一個人開一輛車變成一個車里裝四個人,車流、私人用車的數量、尾氣排放都會隨之減少。在智能出行的基礎上符合綠色出行理念。
與此同時,不少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智能出行,紛紛推出智能電單車,和網絡聯系比較緊密,智能電單車兼具APP、數據等功能,相當于穿戴設備的衍生品。最新數據顯示,一輛新日智能電動車5年可節省用電547度,200萬輛智能電動車5年則節省10億度電,相當于節約了40萬噸標準煤,同時減少碳排放2.7億千克,電動車的環保綠色屬性不言而喻。智能電動車使用的是鋰離子電池,不僅充分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環保,而且更加綠色環保,幫助消費者節省了成本。這是因為鋰離子電池優點:無毒無害;沒有記憶效應,隨用隨充;充放電周期長,可超過1200次,避免浪費。鋰離電池充電速度非常快,省去了長久等待的麻煩,讓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放心,同時保護了環境,成為了節能環保一族的理想選擇。
四、結語
為了生物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要積極參與綠色出行活動。我們可以靈活運用智能出行工具,配合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活動和宣傳。更重要的是我們應從心出發,改變自己的態度思想,樹立一種綠色出行的概念,進而用符合綠色交通的方法去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因此,要提高人們的素質,引導公眾優先使用智能出行工具,以適應綠色交通的需要,并選擇綠色交通工具為其生活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師郡,郭秀云.智能交通系統的核心組成及發展趨勢[A].第一屆全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論文集智能交通與機電工程卷[C],2002.
[2]郭彩香,鄧衛,宋濤.對我國智能交通系統ITS應用領域的探討[A].2007第三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7.
[3]徐大剛,吳葉.智能交通技術在公共交通系統中的應用[A].第一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5.
[4]孫凱.智能交通系統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中的應用[A].中國高速公路管理學術論文集(2009卷)[C],2009.
作者簡介:
劉燁,講師,南華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研究方向:美術基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