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琳
【摘 要】在我國當代社會,城市化和人口老齡化的進程日漸加快,傳統的家庭養老的主體地位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沖擊。機構養老因為其與中國尊老、敬老、子女養老的傳統觀念相背離,并且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諸多的缺點也不為老年人所普遍認可。而社區養老則將二者的優點集于自身,并且較大程度的規避了兩者的缺點。我國的社區養老還是一種較為年輕的事物,缺點和不足較多。本文主要是對我國城市社區老年人養老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對策與意見,力圖能夠為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不斷完善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城市社區;社區養老;對策
一、引言
我國的養老方式大致可以劃分成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但是隨著城市化的日益加劇,我國城市家庭規模逐漸縮小,家庭的養老保障功能受到很大程度削弱。另一方面,在我國“未富先老”的嚴峻國情下,機構養老的發展卻比較遲緩,存在著許多的缺點與不足。針對我國城市較為嚴重而迫切的老年人養老問題,只單純地依靠家庭或機構是遠遠不夠的。
二、社區養老的含義及特點
(一)定義
在社會學領域,關于社區養老的含義是指:把社區作為中心,老年人依然居住在家里,而依靠社區的資源和力量來提供養老服務的一種服務方式。
而在公共管理學領域,則把社區養老定義為通過政府的扶持和指導,依托社區的力量和資源并且充分調動個人、團體和組織等社會力量的積極性來最大程度的適應老年人養老需求的一種養老模式。
(二)特點
該種養老方式的特點是可是使社區里面有需要的老年人仍然能夠住在家里,在受到家人悉心照料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到社區養老機構提供的相比較于家庭養老更加專業、更加完善的養老服務。
這樣不僅有利于滿足老年人對物質生活的基本要求,而且有利于滿足安全感、歸屬感、社會交往等高層次需要,更有利于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三、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所面臨的挑戰
在我國,社區養老的實際運行情況并不順利,這是由多種原因所導致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律法規滯后
至今為止,我國政府雖然已經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業的意見》、《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等政策和意見。但是卻缺乏統一的關于鼓勵和扶持社區養老發展的相關政策與法規,從而難以在法規政策上為社區養老提供一個有力的保障,同時也缺乏統一的管理監督標準,這兩方面問題導致目前在我國全國范圍內較難實現統一組織的局面。
(二)社區資金匱乏
社區資金狀況作為維持社區穩定繁榮發展的必備條件之一,其地位十分重要。在我國,社區的資金來源渠道主要可以分為政府補貼、社會籌資、適當收費與個人捐贈這四種類型。
從目前運行情況看來,我國的社區還沒有充分利用好社會籌資跟個人捐贈機制。所以, 我國的社區資金籌集方式依然還是以自籌為主。因此,這使得我國的社區養老發展資金變得十分不穩定和十分有限。
(三)服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在我國,社區養老助老活動中的大部分工作者都是沒有接受過或者很少接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員,這部分人員工作大多依靠經驗辦事,而且社區里面的工作人員大多數都是失業人員或這四五十歲的中年群體。雖然這做法可以解決這部分人員的再就業問題以及減少社區養老開支,但是這個部分人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專業技能也相對較低,難以較好的滿足老年人日益迫切的養老需求。
(四)觀念比較淡薄
由于我國傳統觀念的約束, 在我國,廣大民眾對于社區養老的意識較為淡薄。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進程中, 家庭養老一直是人們養老方式的必然選擇。人們,尤其是老年人這一群體,對于家庭養老的依賴程度較大以致于難以適應與之差別較小且更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趨勢的社區養老。
四、我國城市社區養老問題的解決對策和建議
(一)建立健全有關的法律法規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規范、引導和促進社區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政府需要立法規范老年服務行業,使社區養老服務從營業資格、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服務內容與質量等諸多方面在政策上有明確的規定,做到有法可依。
(二)拓展資金籌集渠道
在我國,政府承擔了社區養老服務中的大部分資金。但是這種純粹依靠政府投入來促進發展的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當今社會下我國社區養老服務的資金要求。
政府可以從財政開支部分撥出一定的專項資金,來充當社區養老服務的資金,也可以通過財政補貼或稅收優惠等方式來鼓勵和支持企業、組織或個人積極參與到社區的養老服務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慈善機構的力量來拓展資金的來源。
(三)提升社區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
從實際的運行結果可以看出,社區養老服務的專業化發展進程較為緩慢,專業化服務水平急需明顯快速提高。
社區養老服務要想長期穩定健康的生存發展下去,社區養老的水平和質量要想大幅度的提升,就不得不借助一支擁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服務隊伍的力量。所以,我國需要大力重視和培養社區工作人員與志愿者的培訓工作。
(四)加大社區養老觀念的宣傳力度
在我國,社區養老觀念較為淡薄,這主要是由家庭養老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對于社區養老不夠了解擔心其養老水平不高兩個原因所造成的。
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采取如在社區內的公告欄里貼布告等方式來進行鼓勵和推廣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使人們能夠較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社區養老服務。另外,社區服務人員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做好本職工作,使得對于社區養老不了解和沒有信心的老年人能夠放心的選擇社區養老這一方式。
但是這一過渡過程仍然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我國大力宣傳和推廣社區養老這一觀念,從而達到老年人舒心安度晚年和緩解我國城市嚴峻的養老問題的雙贏目標。
【參考文獻】
[1]范林.國外經驗對發展我國社區養老服務的啟示[J].商情,2013(18).
[2]王瑞華.家庭養老、機構養老與社區養老的比較分析[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4).
[3]敖妙.我國社區養老服務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黨政干部學刊,2012(11).
[4]朱慧.我國社區養老服務文獻綜述[J].勞動保障世界,2011(12).
[5]陳輝,丁艷秋.城市社區養老模式探析[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