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芹
快樂,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學生的童年最需要快樂,體育課正好是他們體驗快樂的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能把“快樂”融到體育課堂中去,讓我們的孩子能充分參與到有趣的體育活動中來,讓他們在陽光下能揮灑汗水,盡情的奔跑,這樣就不但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能夠讓孩子們真正地體驗到體育學習中的樂趣。所以,上好體育課是對老師的更高要求,怎樣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玩的好,而且還能學的好呢?我認為“寓教于樂”是一種好的辦法。
那么,怎樣在體育課堂中實施愉快的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進行著手去嘗試。
一、激發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小學生經常好動、對過多的重復練習會感到厭煩,所以,教師的教學手段要多種多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經常會因為較長時間去練習同一個動作而感到無味,這時,體育老師就可以采取比賽的方法和游戲的方法,去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這樣,課堂氣氛也就會活躍起來。另外,教師講解時還要做到形象生動,動作示范要準確,教學的方法也要爭取多樣化,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體育課上得活潑有趣。
比如:一年級兒童,因為剛入學,所以在初學集合整隊的時候會相互的擠來擠去,找不到自己到底應該站在哪里,有的同學還會因為著急而大喊大叫,對于出現的這些現象,我就把學生站的四路縱隊,每個縱隊都起了一個名字,“小雞隊”“小狗隊”“小貓隊”“小虎隊”,而且給每個同學都編了一個號 ,這樣下來,學生從內心很愿意接受 ,覺得編號排隊很好玩,再讓他們集合的時候,我就說:“老師看哪個小動物第一個找到自己的家?”老師的語言提示,可以讓兒童更快地進入角色。
二、尋找創新的教學方法
課堂上要適量的給學生自主權,讓他們積極的去動腦筋,一邊想一邊練,再一邊去嘗試、去體驗,而且和同學之間能互相交流,慢慢的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練習的內容也可以試著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老師要經常讓游戲和競賽走進課堂,讓學生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和喜悅。
教師在練習當中要注重發揮體育委員和各個小組長的引領作用,讓我們的學生在創設的具體情境中,擔當起展示他們自己的特長和能力的角色。比如,在“大魚網”的游戲中,兒童剛開始做這個游戲會覺得有點意思,但是多次做就開始覺得游戲單調、乏味,游戲就不會再吸引他們了。所以,我就把游戲改成了“機智的小魚”,再去認真設計游戲的場地。呈現了一片“大海”的景象,紙箱作為“礁石”,墊子作為魚兒的家,另外,還有水草和魚網,老師充當漁夫的角色,學生充當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魚兒 。我通過游戲,激發他們的聰明才智,怎樣不被漁夫抓住,怎樣去迎救那些被抓去的小魚。老師在游戲中可以增加一定的動作表情,這樣也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興趣。這是一個有關奔跑的游戲,而且有一定的強度,但是同學們在游戲的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來的卻是興奮、歡樂。練習方式一活,氣氛也就活起來了,老師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在收獲中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而且也發展了他們的創造能力。
三、讓游戲走進體育課堂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但要挖出教材的原有樂趣外,還要結合學生年齡的特點,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教材變得有趣。比如在《立定跳遠》這一節課中,我們在做準備活動的時候,要改變過去那種單一的徒手操的模式,要采用學生喜歡的兔子舞等形式,再配上音樂,老師和學生一起做熱身運動。這樣能牢牢地吸引學生,不僅在課堂中放松了肢體、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而且還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我在分腿跳越的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安排了一個“跳人馬接力”的游戲,學生立刻情緒高漲,很想跳跳欲試,能在游戲中輕松掌握了動作。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游戲要有競爭性和趣味性,對學生也要有較大的吸引力。我們在小學的體育教學中要能很好的把游戲運用到教學中,發揮游戲的教育作用,對完成體育的教學任務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過實踐證明,快樂的體育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體會到運動的快樂。但是,作為教師,我們要把握的得當,要能充分的去理解快樂體育的意義,防止養成“放羊式”的體育。教師要采取靈活教學的方法,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把教學的目的真正融到體育活動中去,激發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鍛煉的態度,讓我們的學生能在吃苦耐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快樂的體育教學是我們國家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是社會不斷發展的一種需要。這樣,就對我們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要充分掌握教材的內容,要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要我們教師要有一個責任心。因為是快樂教學,所以,要以學生為主體,要一切從學生的利益出發,時刻注意著學安全;要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在教學中做到,放中有收,收中也要有放。讓學生真正地享受到“減負”后的樂趣,讓他們能在玩中學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