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賀飛
摘要:小學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中極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小學班主任是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溝通家長和社區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
小學班主任特別是低年級的班主任,是一個復合性角色。當孩子們需要關心愛護時,班主任應該是一位慈母,給予他們細心的體貼和溫暖;當孩子們有了缺點,班主任又該是一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幫助他限期改正。于是,我認為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既艱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說其艱巨,是指學生的成長,發展以至能否成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說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對學生的學習負責以外,還要關心他們的身體、紀律、衛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況。盡管這樣,我也樂意在這默默無聞的耕耘。
一、班主任應該有強烈的責任心
中國古代有句名言:“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對工作的責任心是師德高低重要標志,同時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沒有誰會喜歡一個不負責的人,更不會有哪個學生會喜歡一個不負責的班主任。在我們談論“某某學生不聽話,做事太不負責”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能聽到“某某班主任不負責,要換個班就好了”的學生家長的抱怨呢?那怎樣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班主任呢?我覺得應勤跑、勤看、勤記、勤想,讓學生時刻感覺到我們的存在。自任教以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每接一個班級,為了盡快熟悉每一個學生,我第一個月幾乎每天都圍著他們轉,引導他們盡快適應學校的每一項管理制度。每天到校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先跑班里轉一圈,早自習我都會呆在班里,我不但要管他們的紀律,還要教他們學習方法,如何利用好早自習,搞好每天的晨讀。課余只要有空,我都要到班上看看。通過每天長時間的接觸與交流,我與同學之間很快就成了朋友,他們的心里話也很樂意與我傾訴,師生之間沒有了對立的情緒,班級就順利地進入了一個和諧發展的氛圍。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時時刻刻關心著學生的一切。
二、班主任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一個班級猶如一個家庭,家長會平等的對待每個孩子,班主任也應像家長一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農村的孩子,多數屬于“散放型”,家長沒有輔導孩子的習慣,而是聽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學習上表現出較大的差異。班主任不能依據成績和主觀去給他們下結論,進而呈現出喜愛和冷落??傆行┌嘀魅纹蛴谛哪恐械暮脤W生,讓他們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錯誤可以不處罰,各類活動優先考慮。其實,這樣的結果是可怕的,容易使學生走向極端。好學生因此而驕傲自滿,差學生則極易失落,自暴自棄。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個平衡杠,調節學生的心理。我對學困生給予一定的關懷,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而對易驕傲的學生,則適當的來一個“當頭一棒”。
三、班級工作計劃到位、執行到位
要做好一項工作,首先要有一個計劃。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當一名教師在接手一個班級管理工作后,為了做好班級工作必須要有一個工作計劃。讓班級工作按計劃開展,有序進行。班級工作計劃要根據學院的總體要求,有關規章制度、班級學生特點、實際工作需要、科學合理的計劃。計劃分為近期、中期、遠期。近期計劃主要針對馬上要開展的工作為主;中期以學年為主;遠期以達畢業時為主,分期、分階段開展班級工作。這樣使班級管理工作始終在計劃中進行,目標明確,學生熟知有益于班級工的順利開展。班級雖然是個小集體,但工作計劃的認真執行同樣對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工作計劃的執行對學生勢必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計劃經常落空,會使學生對班級產生不信任感。從而使以后工作難以開展。所以班級工作計劃,同樣要認真執行好,這是做好班級工作的保證。
四、管理中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班級工作千頭萬緒,學校的大部分工作都與班級管理有關。若單純依靠班主任一個人管理,即使一天24小時工作,效果也不會很好。班級管理屬一門管理科學,有一定規律。一個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長,僅靠學?;騼H靠家庭都是不夠的。教師觀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也很難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現,需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合力,教育才會有針對性和連貫性。教師與家長必須做到互相配合,和諧施教,共育新人。我的做法就是建立“家校溝通本”。簡單地說就是為每個學生建一本“家校溝通本”,本子由組長管理,早上組長收齊交班主任審閱,班主任對家長和學生有什么要求建議,可以寫上并簽名。平時本子由組長保管,學生在校的學習、紀律等表現由各組長如實記錄,家庭作業由教師統一組織同桌相互記錄。學生與家長對班主任有什么要求建議也可以直接記錄在上面。班主任要求家長每天查看一下學生的“家校溝通本”,確認并簽名。這樣,通過這本本子,讓學生完全透明化,教師放下了“教育權威”的架子,經常向家長征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以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做,也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師的工作,維護教師的威信。教師也能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