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我想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的爹娘會比焦波的爹娘更廣為人知,也沒有誰的爹娘會比焦波的爹娘更能震撼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鄉愁與親情如此濃烈,濃烈到只恨少了雙翅膀,不能立即飛回到那片遙遠的山村,飛回到日益蒼老的爹娘身邊。而對于那些爹娘已離開人世的讀者來說,想必此書尚未讀到一半,“子欲孝而親不在”的遺憾與追悔,就早已令人痛徹心扉、揮淚如雨了。
焦波說:“兒子的腳印是一條河,河的源頭在爹娘的心底里?!?/p>
這條河是生命之河,世世代代,因愛而生,因愛奔流,因愛歡歌,因愛嗚咽。
這條河是牽掛之河,孩子走到哪里,這條河就流到哪里,一刻不曾停息。
這條河是歲月之河,30 年,12000 多張照片,黑白與彩色的光影,奔流在這條思念之河里。
焦波用相機留住了自己的爹娘,讓思念變得具象真實而不再縹緲不定,讓親情記憶不再因時光久遠而日漸模糊。
攝影是定格歷史瞬間的藝術。這些凝固的影像,因歲月的流逝而愈加珍貴。
對于同處一個時代的我們來說,從焦波的父母影像中,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父母曾經的勞苦奔波、音容笑貌、飲食起居;從焦波的鄉村影像中,我們回望著自己兒時的鄉村歲月,感受著爹娘摯愛溫柔的眼神與溫暖。焦波的影像,或多或少地疏解了我們無處找尋的鄉愁。
除了這些感人的圖片,焦波的文字也與影像一樣質樸淳厚,蘊含著最樸素的人生哲理。
焦波寫道,一字不識的娘曾說過:“要做成啥事都和推磨一樣,一步一步來,反正走一步就少一步……”
他還寫道,做了一輩子木匠的爹說過:“學木匠要先拉三年大鋸,你知道為啥?不是說拉三年才能學會,是三年中讓你悟兩個理:一是懂得兩人配合才能完成一件事,不論干啥事,要講合作;二是磨磨性子,干事不圖虛,要腳踏實地,一心一意。這個理悟通了,即使這輩子你不干木匠,干啥也能干好。”
這就是我們的爹娘,給我們生命,給我們愛,更重要的,是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這些道理與讀沒讀過書沒有關系,與見沒見過世面沒有關系,只與愛有關,與善良有關,與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有關。
大道至簡。往往是這些道理,決定了我們為人處世的態度,決定了我們的心胸,也決定了我們一生的路。
《俺爹俺娘》
作者:焦波
出版社:昆侖出版社
類別:攝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