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理念成未來5年發展主基調
——“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發布
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3月17日,“綱要”正式發布。
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這份長達6.6萬字、共分為20篇的“綱要”對未來5年經濟社會的發展進行了全面的部署。與以往相比,綠色發展成為貫徹“綱要”通篇的主基調,無論是今后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的確定,還是各篇章內容的闡述,以及在“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篇章進行專門論述,都無一不體現出綠色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性。
“綱要”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綱要”提出了今后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作為目標之一首次提出,具體包括以下內容: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綱要”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在“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中,無不體現著綠色發展理念。
在構建發展新體制方面,“綱要”提出,要加快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性權益交易制度和平臺。開征環境保護稅。
在推進農業現代化方面,“綱要”提出,要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并要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
如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綠色”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綱要”提出,科學規劃村鎮建設等空間布局,要開展生態文明示范村鎮建設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是“綱要”提出今后5年發展的目標之一,如何實現這個目標?“綱要”專門列出“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篇進行闡述,可謂是濃墨重彩。
圍繞“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綱要”分別從“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7個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
在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方面,“綱要”提出,要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提高資源利用綜合效益。
在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方面,“綱要”提出,要創新環境治理理念和方式,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強化排污者主體責任,形成全社會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
在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方面,“綱要”提出,要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推進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全面提升各類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在發展綠色環保產業方面,“綱要”提出,要培育服務主體,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支持技術裝備和服務模式創新,完善政策機制,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壯大。
讀報 ▏NEWS
“浮魚”亮相烏鎮
3月27日,粉紅色的“浮魚”首次亮相水鄉烏鎮西柵景區水劇場。這件作品是“大黃鴨之父”弗洛倫泰因·霍夫曼根據烏鎮西柵景區內“水劇場”的空間環境而創作,也是即將開幕的“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的重要參展作品之一。

青海湖破冰
3月20日,被譽為“高原藍寶石”的青海湖已進入開湖期,從高空俯瞰解凍期間的青海湖,湖面上的冰塊猶如散落在玉盤上的珍珠。“開湖”景觀意味著青海湖春天的開始。據青海省氣象局專家介紹:從3月10日起,青海湖正式進入開湖期,比去年推遲了27天。

據新華社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5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
會議指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建立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列出負面清單,設定禁止開發的岸線、河段、區域、產業,強化日常監測和問責。要抓緊研究制定和修訂相關法律,把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覆蓋到長江流域。要有明確的激勵機制,激發沿江各省市保護生態環境的內在動力。要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部署,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過剩產能上做“減法”,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
據《人民日報》報道,3月21日,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在福建召開生態補償工作推進會。廣東分別與福建、廣西簽署協議,撥付5億元,補償、鼓勵這兩個上游省份保護好水源,引人關注。
環保有補償,才能可持續。近年來,浙皖兩省在新安江流域、粵贛在東江流域試行的流域生態補償表明,以經濟手段調節上下游利益關系,比單純地依靠行政手段關停并轉的治污效果更好、更持久。當然,要徹底解決“下游要好水,上游要發展”,還有待各方對生態系統自身規律及其市場價值進行更深入研究和理解,拿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補償方案。同時,中央財政也要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加大資金整合統籌力度,支持上下游之間合力治污。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3月18日發布的2015環境公益訴訟綜述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個案數量較新《環保法》實施前有了大幅提升,但公益訴訟立案門檻仍然較高。
2015年,被稱為公益訴訟元年。民間環保組織環境公益訴訟項目負責人葛楓介紹,去年共有9個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參與的37起個案中已經有6起在去年審結。這些案件涉及的領域包括水污染案件占比46%。水和大氣復合污染占14%,生態破壞占13%,還有土壤污染,海洋污染,領域非常廣泛。
數字 ▏FIGURES
環境保護部近日公布了2015年“全國環保微信舉報受理情況。2015年環保微信舉報平臺共收到群眾舉報13719件,已辦結13643件,因舉報內容不在環保職能范圍或信息有誤不受理的3543件。在受理的10176件舉報中,涉及大氣污染7001件(占68%),水污染1157件(占11%),噪聲污染2186件(占21%),固廢污染290件,輻射污染34件。從全國各省接到的微信舉報情況來看,廣東、河南、浙江、山東、河北、黑龍江、江蘇、福建等省的舉報量位于全國前列。截至目前,“12369環保舉報”微信公眾號的關注人數已增至8.5萬人。
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多名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世界能源供應結構出現了根本性變化,低油價或將持續5~10年。過去一年,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有觀點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轉型,以及中國的能源效率的提升。專家表示,俄羅斯等國大量開采岸上淺層石油,北海、巴西、西非等地的海上石油開采項目正在增長,美國出現頁巖氣等替代性能源產品,這些都改變了整個石油行業甚至能源供應的結構。
3月25日,臺灣省石門海域擱淺貨輪“德翔臺北號”斷成兩截。當時,船上的重油、腐蝕性化學品等污染物還未清除,重油泄漏污染逾1.5公里岸際礁石和沙灘。臺“環保署”負責人表示,關鍵的前半截仍有240噸重油待抽。如果船體翻覆,船艙燃油將漂向西邊5公里海域。若無法控制危機,北海岸將面臨生態問題,也將重創漁業及休閑產業。
話語 ▏VOICE
■“清潔技術的市場化應用將成為綠色創新發展的推動力。”
—— 國務院參事劉燕華日前在2016全球清潔技術峰會上表示,我國在節能減排、實現新能源革命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尤其是綠色建筑和交通領域新能源的應用將極具發展潛力。據了解,剛剛出臺的“十三五”規劃中對碳排放強度和總量提出明確控制目標,同時,我國能源消費中煤炭占比仍高達64%,造成一系列環境問題。

■“在政策建議變為政策實踐的過程中,無論是技術路徑還是技術選擇,都是越來越清晰的。”
—— 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日前表示,在空氣治理方面,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不同地區實現轉型發展的成本情況如何、怎么承接。因此,地方政府要衡量不同措施的重要性,并進行取舍。其中,在京津冀地區及周邊地區如何開展“聯發聯控”就顯得尤為重要。

■“綠色發展,僅僅考慮綠色技術是不夠的。”
——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所所長諸大建日前表示,中國綠色發展的時間節點是2030年。在2030年以前,生態足跡擴大,之后生態足跡穩定。目前的市場是每年增長的。經濟新常態是高層主動積極的調整,到2020年左右物質消費增量基本減緩。上世紀90年代以來,技術不斷改進,單位能量排放降低,但是能源消耗總量不斷增加。這便是由于技術改進被規模擴張抵消的反彈效應。

■“如何評價各類社會使命驅動型企業和組織的社會價值和創造能力,亟需一套指導原則和評價體系。”
—— 友成基金會創始人、理事長王平女士日前表示,所謂社會企業、社會組織和社會投資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社會目標為驅動力。然而社會目標不是唯一的標準。正如一個政府的社會使命的達成不光是靠喊口號、發文件,而更應體現為其制度創新能力、行政能力與司法保障能力。同樣,一個組織和企業的社會價值,也不只是寫在章程中的條款和對外營銷的包裝,而更應體現在其產品服務的模式、方法路徑的選擇和執行是否有利于社會目標的達成。
■“PPP核心理念就是打破壟斷,反對地域和所有制歧視。”
—— 近日,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焦小平在第十四屆水戰略論壇中表示,PPP改革就是要讓民營企業真正進來。但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中,改革政策全面落實需要一個過程。民營企業、改制的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應該平等競爭。競爭才有效率,開放才有活力。希望民企通過市場重組壯大,盡快形成自己的優勢與國有企業競爭。
鮮知 ▏FRESH

據報道,驗證蝠鲼(又稱大魔鬼魚)反應能力的視頻拍攝發現,它們具有自我意識。
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Csilla Ari在一個大水箱中放入及拿出鏡子后,對兩條大魔鬼魚的行為進行了錄制。結果表明,這些魚在照鏡子時會認出它們自己的形象。魔鬼魚會反復在鏡子前揮動魚鰭以及轉圈,還會在鏡子前吹泡泡,Ari此前從未觀察到它們的這一行為。“考慮到類似的行為反應被認為是大猩猩存在自我意識的證據,魔鬼魚的這些行為強烈表明它們存在自我意識。”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澳大利亞西部洛切切群島最大島嶼有一個美麗而神秘的湖泊——希利爾湖,它具有粉色湖水,多年以來,旅游者和科學家對于希利爾湖明亮粉色湖水是如何形成感到迷惑不解。目前,研究人員最新發現,該湖水存在一些嗜鹽極端微生物,從而導致湖水產生粉紅色。

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與大成建設公司日前聯合宣布,已研發出全球首輛無需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并向媒體成功公開了行駛實驗。據介紹,其原理是埋入輪胎的網狀鋼線通過被稱為“電氣化公路”的專用車道獲得電力,從而驅動發動機。

《對話》雜志的文章中說,莫斯科街頭有約3.5萬條流浪狗,其中大約20條是熟悉地鐵的“常客”。狗之所以學會坐地鐵,是跟人類共同進化的結果。在與人類相伴的漫長歲月中,狗已經學會辨識人類發出的信號并做出反應。

據新華社報道,一個國際科研小組表示,借助美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他們觀測到兩顆大質量恒星爆炸成為超新星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首次捕捉到由爆炸恒星內核激波形成的被稱為“激波暴”的明亮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