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左麗云
?
大班游戲活動:農家新年樂
文左麗云
摘 要:“農家新年樂”從活動內容確定、游戲形式組織、結構布局調整乃至材料收集投放都體現了孩子們的智慧和興趣,尊重孩子的想法,滿足他們的興趣。老師在游戲準備和研討過程中提供了一些支撐,用外因來激發幼兒的游戲的內在動機,喚醒他們的生活經驗,孩子無論在任何游戲中都能自由選擇游戲伙伴,選擇材料……在游戲中學習、交往、表達。為幼兒創設一個具有支持性、教育性,學習并快樂著的游戲樂園。
關鍵詞:生活經驗 引領 游戲活動

我園地處鎮江北湖濱水風景區內,生活在這里的孩子們切身感受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努力讓幼兒體驗具有江南水鄉農村氣息的本土文化,以環境創設、區域游戲活動為依托,逐步凸顯“親近自然、立足本土”的課程園本化特色。堅持以幼兒為本,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讓孩子在自然、開放的環境中,在富有創造性、挑戰性的游戲材料里探索發現,達成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的教育目標。
(一)情感和表達
1.感受新年到來時的喜慶氣氛,樂意與他人進行情感交流,大膽地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喜悅和祝福。
2.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二)認知和能力
1.了解家鄉新年的各種傳統與風俗。
2.動手操作,共同參與新年游戲氛圍的創設和游戲材料的制作準備。
3.鼓勵幼兒在游戲中樂于交往,互相協作。
1.區域設置
在大班《擁抱冬天》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新年悄然而至,孩子們初步了解了中國年的傳統習俗,在大班原“農家小院”游戲環境基礎上,增加紅火、熱鬧的新年場景和氣氛,確定了“農家新年樂”的游戲活動內容,綜合益智、建構、美工、角色、操作、語言等活動區域的內容。例如在農家小院里掛上紅燈籠、中國結,貼上春聯、“倒福”,農家自助餐增加了蒸饅頭、包子,包餃子等游戲材料;讓孩子們現場制作冰糖葫蘆、炒花生、糖炒栗子……綜合了生活、角色、美工、建構等游戲活動內容,突出生活游戲的主要特點。孩子們在農家小院中選擇喝茶聊天,也可以自助燒烤,還可以品嘗干果茶食,欣賞果殼貼畫、民俗年畫。生活區里燒烤臺上增加制作冰糖葫蘆、烤山芋的材料;走廊的玻璃窗上有孩子們根據溫度計的指示,親手記錄下冰花融化(冰——水——汽)的變化過程;美工區孩子們忙著制作新年賀卡,裝飾品,剪窗花、雪花,做鞭炮和燈籠;語言區里伴隨著快板、竹筷的節奏“十二生肖”快板書、花燈謠……
2.游戲環境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寬松、自由、平等的環境,它融合了生活、學習、交往、審美……需要教師用獨到的匠心為孩子營造生活化、藝術化的游戲環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發展。孩子們在“農家小屋“用葦子棍兒編成小簾子,再貼上一幅年畫作品,懸掛起來儼然是一件藝術品;流動貨攤上掛著各種年歷、臺歷,還有“倒福”、春聯、吊錢等幼兒自制的作品,充滿想象和創造,寓美其中;“陶吧、泥吧”那些材質、形態、色彩各異的瓶子,充滿民俗風味兒的年畫、春聯上的書法作品欣賞等等,撲面而來的濃濃年味讓人油然而生喜愛之情。游戲環境的創設還包括幼兒心理環境,只有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孩子才能真正自發、樂意走進游戲天地。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活動方式,更是幼兒的基本學習方式及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在游戲指導過程中,老師就要做個有心人,這樣才能幫助幼兒把零碎、雜亂的想法加以總結歸納;特別是孩子們的游戲計劃不便于實施時,要從孩子眾多的想法中挖掘出新的游戲主題,特別能體現教師在游戲活動中教育指導的作用與價值。
《擁抱冬天》的主題中加入“農家新年樂”游戲內容,是將孩子們生活中熟知事情進行再現。游戲中,孩子們充分調動已有經驗,在游戲中與同伴共同演繹,使原有經驗得到豐富,獲得新經驗,始終把握讓孩子唱主角的原則,游戲時老師也參與孩子們的討論,使游戲的素材更豐富;老師參與孩子們游戲時,與角色統一,和孩子一同遵守游戲規則,做一個有心的旁觀者,適時地給予指導,指導策略靈活多樣。根據新的游戲情節幫助孩子們收集、選擇游戲材料,和孩子們一起動手豐富游戲區域。幼兒對問題的興趣有一個發生、發展、持續、減退的過程,在主題活動的環境下,隨著學習內容的發展孩子會涌現新的興趣點,產生新的游戲需要。
游戲活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材料與幼兒互動來達成主題活動的教育目標的。從游戲的準備來說,“農家新年樂”就是要表現紅紅火火過大年的節日喜慶氣氛,增加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來歷、民間風俗的生活經驗。整個游戲過程需要大量的物質材料,我們利用家長資源找來了下長魚的網籠、刨花、鋸末、各種酒瓶,還有蓋蔬菜的地膜。游戲中,孩子們提出要蒸饅頭、做包子、包餃子,請家長一同開展“慶新年,包餃子”的親子活動,讓心靈手巧的媽媽、奶奶手把手地教孩子,在洋溢著濃濃親情的氛圍中孩子們又玩又吃,學會了包餃子。
棄置不用的果殼、鋸屑、刨花、廢布、紙卷、紙筒、雞毛等廢舊材料都成了美工區里孩子們愛不釋手的寶貝。在材料搜集、投放、利用的過程中老師也配合幼兒的想法發揮自己教育機智,挖掘材料的教育價值,把收集材料的過程當作教育活動的一部分,這樣既解放了自己,而且讓游戲材料的使用價值達到最優化。
在“農家新年樂”游戲活動里每個孩子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這里沒有衡量“對”或“不對”的標準,只要孩子們喜歡,什么都可以靈活變通:何妮彩小朋友是壯族人,她認為新年大家應該一起做糍粑,爬上山坡唱對歌,還要學媽媽的樣子織錦繡圍搭;胡雪婷小朋友極力推薦大家玩吃西餐的游戲,因為爸爸答應她元旦去“豪客來”……孩子們其實只要經歷游戲的過程,在游戲過程中滿足了他們的內心需要,他們就開心不已,至于要達到怎樣的目標和效果,應該是老師考慮的事情。
“農家新年樂”從活動內容確定、游戲形式組織、結構布局調整乃至材料收集投放都體現了孩子們的智慧和興趣,尊重孩子的想法,滿足他們的興趣。老師在游戲準備和研討過程中提供了一些支撐,用外因來激發幼兒的游戲的內在動機,喚醒他們的生活經驗,孩子無論在任何游戲中都能自由選擇游戲伙伴,選擇材料……在游戲中學習、交往、表達。為幼兒創設一個具有支持性、教育性,學習并快樂著的游戲樂園。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朝陽樓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