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 莉
?
書香潤童心,閱讀伴成長
——如何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培養幼兒美感的研究
文李莉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若只有學校而沒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沒有學校,都不能單獨地承擔起塑造人的細致、復雜的任務。新《綱要》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我們開展了“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培養幼兒美感的研究”的這樣一個課題,此課題是在我園“十二五”課題“在語言活動中培養幼兒美感研究”的基礎上,與“科學認讀的家園共建研究”課題相結合而產生的子課題。我們把家長視為寶貴的教育資源,讓家長與我們的課題研究同步,形成合力,共促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關鍵詞:親子閱讀 語言發展 親子閱讀活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親子閱讀,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方法和習慣。那么,如何引導父母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呢?

1.日常資料的積累
為了方便老師選擇更適合幼兒語言發展的語言題材的教材,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分別制成了《大班繪本(童話劇)集錦》、《中班兒歌集錦》、《小班聽說游戲集》。為了了解孩子們的語言發展狀況,每位教師都將孩子們的童言稚語記錄了下來,并耐心地同有語言障礙的幼兒交流,在每個班級我們都能看到“幼兒語言記錄簿”,上面有孩子們天真的話語、稚嫩的心聲,也有老師們清秀的筆跡和來自于家長的用心記錄。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們的說話水平有了相當大程度的提高。
2.開展具有我園特色的“我行我來秀”活動
為促進幼兒、教師、家長三方互動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我園在在“人人參與、人人成功、人人快樂”的基點上,開展起了每兩周一次的“我行我秀”的特色活動。此特色活動主要是以幼兒平時所學的手指謠(小班)、歌謠和童謠(中班)、童話劇(大班)、親子同臺表演等形式開展,旨在給予孩子、家長更多交流、表達的空間和平臺。
為了營造閱讀氛圍,我園不僅在園所內開設了兩個親子閱覽室,供家長和孩子進行閱讀活動,各班教師還利用班級博客、家長園地等形式向家長宣傳親子閱讀的好處,讓書香走進每個家庭。同時,各班還建立了孩子圖書漂流卡,并自制了“親子共讀,記錄成長”本發給家長,運用電話、校信通、入園、離園時交流等形式來督促、指導家庭親子共讀活動,鼓勵家長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幫助家長解決在閱讀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家長自身的輔導能力。
1.家長參與,優化幼兒閱讀環境及效果
在研究中,我們以創新的方式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我們重視家園配合,歡迎家長走進幼兒園共同參與活動,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閱讀動態、提升親子閱讀水平、優化親子閱讀效果。如我們邀請家長來參加“爸爸媽媽講圖書”、“親子制作圖書”、“親子制作書簽”、“家庭閱讀指導講座”等活動。這些豐富的活動不僅提高了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更加強了家園之間的溝通,促使更多的家長重視起了早期閱讀,重視起了親子閱讀,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2.多途徑多形式,提升家長的教育能力
我園利用來園、離園時間段開展孩子們講故事、情境表演、天氣播報、講身邊發生的事、用學過的詞語說一句完整的話等教育活動,讓每個幼兒都有鍛煉表達能力的機會。對于比較內向的孩子,我園采取讓孩子先朗誦學過的詩歌,用鼓勵的方法讓孩子們產生說的欲望的教學方法。而對于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則引導其續編故事、詩歌、甚至把自己續編的故事畫出來,做成故事書與其他同伴分享。
通過這些活動,家長對幼兒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學會了很多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掌握了更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教育幼兒的能力明顯提高。一位家長深有感觸地和我們說:“這些活動不僅讓孩子的口語能力得到了培養,還增進了親情。”
《綱要》中指出:“家園配合,使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延續、鞏固和發展;同時,使幼兒在家庭獲得的經驗能夠在幼兒園的學習活動中得到應用。”“親子閱讀”課題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為了保證課題繼續有效開展,我們研究了更多的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幼兒展示活動。如:小小播報員、明星劇場、大帶小……為每個幼兒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
我園還讓孩子把在家閱讀過的內容在幼兒園以不同形式進行展示,同時讓幼兒把今天在園中發生的事講給家人聽,要求家長幫孩子記錄,這種方式使家長每天都要拿出半小時來和孩子共同完成任務,培養了家長孩子主動地、共同地完成各種任務的習慣。家長們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進步,對家園同步教育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我們還利用平時和家長面談和孩子的交流,以及去家訪的機會,了解孩子家的閱讀情況。有許多幼兒家庭為孩子買了豐富的圖書,而且有書房,還有孩子的小書柜。我們還建議孩子每周帶一本圖書或者繪本放在自己的書包里,利用活動時間自主閱讀,也可以和同伴交換閱讀,并利用每周一次的才藝展示的機會,請幼兒講講自己閱讀過的簡單故事,哪怕是不完整的,零碎的。這樣做幫助我園營造了更好的閱讀氛圍,同時也讓孩子在閱讀后有了分享的過程,孩子們也更加活潑開朗,樂于與人溝通了。
兒童越是年幼,教師越是要與其家庭建立積極的關系,應常與家長聯系,和家長一起商討教育策略,傾聽家長的心聲,了解家長的需求和建議,讓家長成為教師的合作伙伴。親子閱讀能夠引領孩子進入知識的殿堂,為孩子打開智慧之門,更為孩子的終身學習保駕護航。讓我們共同為孩子“打開一扇閱讀的門、開啟一生愛的旅程”。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宋慶齡華誼幼兒園)
【參考文獻】
[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2003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2] 李生蘭.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 松居直.幸福的種子,明天出版社,2010年出版
[4] 楊麗欣.家園同步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教育,《學前教育: 幼教版》,2006(01)16
[5] 顧紅.《閱讀點亮童心,書香伴隨成長——幼兒園指導親子共讀的實踐》,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