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霞
【摘要】 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物理學科教育教學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認清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學習,做課堂教學的“主人”,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成效,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物理學科能力素養。
【關鍵詞】 物理 師生關系 新課程 實驗 生活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5-056-01
0
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對于許多中學生而言,是不存在基礎差的問題的,因為小學階段沒有開設物理課,就沒有學習的“歷史欠賬”問題。學科入門剛開始,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還來得及,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中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學習,往往感到痛苦不堪,覺得學起來很艱難,課堂教學乏味枯燥,不愿意聽;教師在課堂上竭力的講解,只換來學生茫然空洞的眼神,學科成績一直在低段位徘徊,甚至出現學生反感物理教師的極個別顯現,造成了師生關系的僵持,進而使得物理學科課堂教學成效低下。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出臺推動了物理學科的教學改革,讓教師明白:物理學科教育教學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認清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學習,做課堂教學的“主人”,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成效,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物理學科能力素養。
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我對于物理學科課堂教學的一點看法:
一、實現物理學科課堂教學高效化,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基礎
幾千年的封建禮教強化了一種固有的師生關系模式,教師必須高高在上,學生也必須恭恭敬敬俯首帖耳,教師與學生之間永遠隔著一堵溝通的墻,無法實現師生心與心的交流互動。這是新課程改革標準所不提倡的,我們必須打破以往陳舊的師生關系形態,跟學生做朋友,在教學中跟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可親近的可傾訴談心的,那么在物理學科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才能夠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學生們暢所欲言提出觀點和疑惑,教師及時獲悉學生的觀點、解決學生的疑惑;課后的交流,教師也能夠及時收到學生關于教學方法模式的反饋。以人為本之于教育教學,就是以學生為本,把學生的需要跟想法放在第一位,及時有效掌握它們對于學科教學的想法建議,是教師基本教學能力的外在表現。我們都知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科學習的有力促進劑,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于教師的喜歡會在很大程度上轉變成為對于學科學習的喜愛,進而提升物理學科的學習熱情,保持物理學科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二、踐行新課程改革標準思維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
以往我們都習慣于物理學科的滿堂灌模式,教師總是喜歡把知識點翻來覆去地重復講,給學生以知識點的打壓式強制灌輸,學生在教師的強迫之下不得已進行機械性的不充分理解記憶,這樣的教學模式方法效率非常之低下,學生討厭牢騷滿腹,教師也是精疲力竭痛苦不堪。高強度的教育教學勞動付出,還得不到應有的教學成效回報,為什么不停下來思考一下,一定是什么地方除了問題,調整一些自己的教學思路方法呢?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推行,給我們帶來了改變教學方法模式的具體思路,也就是我們在日常的物理學科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改變教師一節課講到頭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在教師的有效教學引導下,進行高效的自主探究性學習。
三、充分發揮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可以說沒有物理實驗,便沒有物理教學。什么是物理?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換而言之,我們的世界就是由物質組成的,我們學習物理就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上的一些物質現象,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做實驗突出還原一些自然物理現象,從而論證物理學科知識點,所以我們在物理學科教學中必須強調實驗的重要性,在教學設計中也要加強實驗的比重,多在課堂演示實驗,多帶領學生去實驗室親自做實驗。
近年來,國家對于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基本上所有的中學都配置了設施齊全的物理實驗室,我認為作為物理教師,應該把實驗室當作教師,讓物理學科教學以實驗室為主要場所開展,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動手完成每一個課本教材羅列的物理實驗。學生在做試驗的過程中,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從實驗現象中總結物理規律,提煉出物理知識點,這就是古人云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四、物理學科教學必須貼近生活,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因此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都存在著一些物理現象,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都能學到很多物理學科知識。我們在日常的物理學科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貼近實際生活,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里提煉物理學科學習的興趣點,讓學生感受的物理學科的實用性和廣泛性。
比如我們有時候用玻璃杯喝白糖水,都習慣于用筷子攪拌讓白糖盡快融化,為什么用筷子攪拌白糖就融化得快呢?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給學生思考,很多學生都做過這個事情,但沒有思考過其中的物理道理,經過教師一引導,并立刻來了興致,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解釋這個現象,不要立馬給出答案,學生們便會翻書查閱,相互激烈談論,最后得出現象解釋。
物理學科教學從來都不應該是枯燥乏味的。相反,物理學科的學習應該是有趣的、多元化的,理論聯系實際,貼近生活實際,讓物理學科實現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知識的廣泛實用性,進而加強學習的信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