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波
【摘要】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在平時寫作時,由于積累的素材不多,缺少寫作經驗,寫起作文來會遇到種種困難,感覺無處下筆。因此,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顯得尤為的重要。
【關鍵詞】 學生 寫作 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5-059-01
0
寫作就是人們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在平時寫作時,由于積累的素材不多,缺少寫作經驗,寫起作文來會遇到種種困難,感覺無處下筆。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語文老師經常探討的問題。那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寫出好的作文來呢?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嘗試。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
“需要是最好的老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創設情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激發學生寫作靈感。一位教師在一次上課中,一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傳紙條時被老師發現,老師課后發現這是一張平時表現一般,學習不是太好的學生給女同學的一封“情書”,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女同學的愛慕之情,語言表達準確,感情真摯,這樣好的“文章”出自這樣一名學生之手這讓老師大為吃驚。這位老師與其他語文教師交流后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寫作實質是表達情感的一種需要,如果學生能進入需要的情境,那么就會寫出感情真摯的好作文來。
二、積累素材,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熟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要想作文寫出水準來,必須有一定的積累,這樣學生寫作就感覺不是一件難事。寫作素材積累有如下的幾種常見的方式:
1.增加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寫是不能與讀分開的,讀是寫的基礎和前提。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寫作能力肯定不會提高,實際上寫作基于閱讀,教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才能寫得好。”為了能讓學生多讀書,我鼓勵學生放假時,多讀一些名著,多看一些有益的刊物,如《意林》、《讀者》等,或讓學生訂閱一些能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的刊物等,并號召學生定期交換課外讀物。
2.多觀察,寫日記,積累寫作素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素材的積累需要訓練學生平時要認真細致觀察,并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寫日記是一種比較簡便有效的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適用于年齡較小的學生。學生學會了觀察,在觀察中積累素材,寫作文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通過寫日記,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日記的寫作格式、選擇日記的內容等,指導學生寫簡短的日記,幫助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這樣學生就能經常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認真地分析、判斷自己的所見所聞,然后將自己的所觀、所感、所想寫成日記。從而不斷地積累素材,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3.寫摘抄筆記,積累寫作素材
一般地說,學生課外時間有限,過分要求寫整篇文章,會讓他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他們的寫作動力,我給學生留了一個作業:每人準備一個摘抄本,要求學生每個星期摘抄幾篇自己認為優美的文章片段。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由于這種活動的自主性,使學生樂于接受,豐富了積累,在以后的寫作中有好的摘抄的內容可化為己用,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勵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掌握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傳授寫作方法,讓學生寫出優秀的作文,感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興趣。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作文要求也隨之不斷的提高,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除了多讀多寫,還應掌握一定的寫作知識與技能。這方面的訓練我主要是通過幾個途徑來實現的:一是結合語文單元教學重點,進行寫作方法的教學。如在教學七年級《春》這篇文章時,我從“確定主題、精心選材、布局謀篇、錘煉語言”等角度講述寫景文章的寫作方法,在課后寫作練習中,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二是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比較閱讀向學生教授作文知識。如:學寫記敘文,我選擇記事和寫人記敘文讓學生閱讀,讓學生觀察這樣的作文寫作重點有什么不同,進而使學生掌握這兩類文章的寫法。三是鼓勵學生自己修改作文或互批作文,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或學習到他人的長處,由此積累和掌握一些寫作方法,而且在改作文的過程中,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提高他們對寫作的興趣。
四、激勵評價,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葉圣陶先生說:“學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今天以前的知識、思想、語言等方面的積累。”通過學生的習作,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可以洞察學生的思想,甚至是學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閱過程中,不僅要合理評價,更要針對學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給予更多的鼓勵,這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
學生每篇作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認真構思后才下手的,因此首先應肯定學生的這種勞動,多鼓勵他們,增加學生的寫作信心。但事實上很多學生的作文中存在很多問題,所以也不能一味的表揚,也應指出他們的不足。只是在批評的時候,要講究方式,需要把把自己放到與學生相等的水平上指出缺點,并共同探討最好的修改方法,就不會使學生產生反感而對寫作失去興趣。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動心靈的寶藏,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就是我們的五彩繽紛的生活,就是我們平日的閱讀積累,我們相信:只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設計出好的訓練內容,實施優化教學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嚴格訓練,學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會有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