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市場經濟的規律,市場化的交易過程中,經濟人只有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才能獲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市場交易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遵循等價交易過程。關聯交易這一極易出現問題的交易方式經常出現。特別是在中國,許多上市公司都是從母公司中脫離出來,其整個運作模式和母公司基本一致,所以更加容易和母公司進行關聯交易。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上市公司在關聯交易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上市公司;關聯交易;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會通過粉飾公司指標來實現。大股東由于占有優勢,往往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資產作為交易指標,這樣做就會導致中小投資者利益受損。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由公司管理層、證劵管理制度及交易關系決定。所以要防止上市公司進行非公允關聯交易,就需要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結構,證券管理結構和上市制度等。
一、關聯交易的定義
關聯交易是指關聯雙方之間轉移資源或義務事項。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則是指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之間與關聯方的交易。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因為共同的利益而形成利益集團。這是一種契約安排與交易方式創新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節約機制。因為關聯交易形成的利益集團內部存在非對稱性信息,所以相容的利益集團往往能通過經濟信息的高速傳遞達到競爭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從而獲得很多的利益。相對與普通的市場參與者,上市公司的相容利益集團能獲取更多信息。市場參與者的信息多來自于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但由于財務報告本身就含有假定成分,又極易被少數股東,控股人所操縱,從而造成財務報告的不真實,繼而誤導投資者。
因此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既有積極作用也有負面影響。優勢一:通過將交易行為從市場交易轉變為集團內部交易來節約成本,減少交易過程的不確定性。二:確保供需,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產品質量。三:優化集團內部交易安排實現利益最大化。提高市場競爭力。缺點一:從法律上看,交易雙方處于不平等地位,其中一方掌握控制權。二:濫用控制權違背等價條款,導致不公平交易發生。三: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二、非公允性關聯交易
非公允關聯方交易是指上市公司與關聯方所進行的交易違背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等價交換原則,且其結果對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造成侵害。造成非公允性關聯交易的動機有以下幾種:
1.交易動機不合理
通過關聯性交易的特征我們知道,關聯性交易是一把雙刃劍具有很多優點,但同時也具有缺點。企業進行的關聯性交易是否是公允的其主觀條件很重要。如果企業進行關聯性交易是為了節約成本,穩定交易,避免市場的不良影響。那動機就是合法合理的。如果其動機是為了偷稅漏稅,轉移價格,侵占中小股東利益,這就屬于關聯性交易中的不合理現象。
2.交易價格不合理
交易判斷公允性的關鍵因素是交易價格是否是比照市場價格為基礎定的價格,即交易的本質是否是等價交易。價格的制定決定了雙方利益的分配,所以不公平定價也導致了不公平利益。國際會計準則給出的定價舉例都是遵循獨立核算和公平競爭的原則。國際會計準則規定的可比不可控價格法,明確的指出了在一些無法估計實際價值的交易上的具體定義。但在我國上市公司披露的定價方法中,有正常市價,批發價,基本市價,出廠價等數十種,這些價格概念模糊,缺乏可比性,使使用者無法判斷其公允。結果有侵害性。
3.交易結果具有侵害
由于不合理動機和采用不公允價格的手段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侵害性。上市公司對關聯企業的過度依賴使得市場活力減弱,喪失了市場的主體功能,導致中下投資者的利益受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證券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都受到了極大損害。
三、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存在的問題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的企業紛紛進行合并、重組,建立集團公司,這使得公司之間的控制現象更加嚴重。上市公司關聯性交易利用虛假信息空置利潤,轉嫁虧損等問題顯現出來。
1.利用關聯交易操作利潤
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對于上市公司的籌資和摘牌監管得十分嚴格。一些在經營中虧損失敗或者說失去上市資格的公司為了能保持其上市資格,通過關鍵性交易操縱虛假的經營利潤。或者說用母公司為其提供的幫助改變營業績。甚至有一些虧損及其嚴重面臨破產的公司直接采用母公司的硬件配置和指標來申報上市籌資,從而籌集資金,降低成本,這種業績是虛假的,一旦破滅,廣大中小投資者將血本無歸。
2.大股東的掏空行為
大股東由于占有更多的資源。所以在關聯性交易中他們往往會利用關聯性交易掏空公司。具體行為有(1)高價提供原料,低價收購產品,再將產品以市場價出售。賺取巨大的利潤。(2)通過挪用或無償占用公司的資金來掏空公司。(3)大股東利用中國對無形資產評估的漏洞將劣質資產或無形資產提高估價,高價專賣給上市公司,從而獲得公司資金。
3.逃避稅收問題
關聯性企業避稅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關聯性企業與稅收的密切關系日漸突出。關聯性企業往往通過我國在相關法律上還不健全的漏洞,回避相關的稅費,長此以往,我國在稅收上的損失將十分巨大。
4.交易擔保問題
在關聯性交易中還有一個問題也很突出,上市公司因為信用好,所以在取得銀行貸款方面相對比較容易,一些取得貸款比較難的公司為了獲得資金利用上市公司的資料。這樣的貸款也屬于關聯性交易的一部分。但這些貸款往往不會在報表里出現,但隱藏的貸款增加了上市公司的風險,甚至把上市公司推到破產邊緣。
5.交易信息披露不完整
關聯性交易在信息披露上存在不及時不充分的問題。關聯性交易中的公司損益等問題披露的不詳細和不準確的分析,讓投資者對于投資的現狀分析不明確。關注關聯方交易的財務情況才能為投資者的投資提供有用信息。
四、規范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的對策
1.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所謂法人,就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并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社會組織。法人是世界各國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各國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內容不盡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而企業法人是指具有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資金數額、企業名稱、組織章程、組織機構、住所等法定條件,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經主管機關核準登記取得法人資格的社會經濟組織。
在明晰產權關系的基礎上,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我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問題。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這個問題都很突出,即使已經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機構,但是通常這些制度得不到準確又嚴格的落實,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不科學,濫用職權,結構混亂等。要想讓公司具有一套可以認真執行的法人治理結構,就必須從進行嚴格的規范和完善。
首先,認清法人治理結構的本質特性。所謂法人機構,是指現代企業所具有的科學化、規范化的企業組織制度和管理制度,是企業決策、執行的制度安排。它由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三個機構組成。這樣的組織管理制度,通過各種機構互相制衡來達到平衡,確保法人制度可以正確嚴格的運行。這樣既可以提升公司的利潤,又可以激發個體經營者的生產積極性,極大的完善了法人治理機構。其次,嚴格法人治理結構的事權劃分,想要完善法人治理機構,就必須規范三大機構的職權,做到互不干涉,互相監督,并且在互相的幫助下協調一致的展開工作。據我國《公司法》規定,股東會是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擁有人事權,重大事件決策權,收益分配權,股東財產處置權四大權利。各大組織各司其職,縱向的財產負責關系和職責限定關系,構成了組織的約束機制,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
2.完善證券管理制度
證券管理是有權機關和組織依照法律和規則,對證券發行、交易及相關活動實行監督管理,旨在維護證券市場的有序和高效,防范市場風險,進而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活動的總稱。目前我國的證券管理制度還有很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證券監管制度存在的缺陷。想要完善欠缺的證券管理制度,首先要完善證券管理制度的配套法律法規。由于法律制度本身就不完善,所以要樹立健全的法律法規,要保證證券市場持續披露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杜絕內情買賣、支配價錢、歹意炒作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應該貫徹施行證券監管法律制度應緊緊盤繞依法治市、依法監管這一中心環節加鼎力度,做到真正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只有這樣,我國證券市場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康發展。
3.優化公司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占比例及其互相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诠蓶|地位而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機構,最終決定了公司的行為和績效。
就目前的公司股權結構中,大多數股份公司一股獨大的現象很普遍,這樣很不好,集中投資雖然好處頗多,可是股權集中度偏高可能會導致投資過于集中,這致使風險過高。所以應該增加其他法人在公司股權的比重,實現股權分散,也可以增強股權的流通。
其次,要引進戰略投資者。在業主領域可以引進更多的戰略投資者,比如煤礦,金融等多種領域。這樣有利于公司股權機構的長久可持續發展。
然后,要完善監事會制度。在各公司設立監事會或派駐監視,加大對公司經營決策的監督和約束,監事會負責審核公司的股權機構,監督管理公司經營管理。
最后,要實施產權置換。產權置換是指居民之間以自身原有產權房進行置換的一種業務。一般是在中介的撮合下進行,并可由中介辦置換手續。產權置換的規則包括限制規則、交易規則和定價規則。產權置換可以使股權的多元化,可以實現股權的多樣化分配,更是可以延伸公司的產業鏈。
4.規范商品定價制度
商品定價是一個很有效的手段,不過很多公司闖進了誤區。商品的定價并不是越低越好的,那樣不但可能賺不到相應的利益,還可能會使顧客對商品的估價過低,過分輕視商品的價值,這樣費力又不討好。因此,商家定制價格的時候需要仔細考慮,把商品價格定的過低的商家需要反思一下了,因為你不只失去了商品的利潤,同時還失去了寶貴的品牌形象。
5.加強監管部門的懲戒力度
古人有句俗話,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了法律就要遵守,當然違反了就要得到懲戒。只有法律得不到實行相當于老虎沒有了爪牙,如果犯了錯沒有及時得到嚴格的懲戒那么錯誤就得不到改正,那么法律制度形同虛設。所以,加強監管部門的懲戒力度是必須要實現的??梢栽诠窘为毜谋O管制度,使監管部門獨立于董事會和股東會之外。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監督公司中濫用職權,公私不分的各種不良現象。
五、結語
我國的上市公司的關聯制度還不完善,存在著很大的缺陷,所以上市公司利用這些漏洞進行非公允關聯交易現象比較普遍,不按照市場要求確定關聯的交易價格,交易程序缺乏透明性。規定嚴格的證券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紕漏制度、優化公司股權結構、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這樣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非公允關聯交易。
參考文獻:
[1]付立同.我國上市公司關聯問題探析[J].商業經濟,2013,23(6):28-29.
[2]侯曉虹.大股東對上市公司掏空和支持的經濟學祈[J].中南財政政法大學學報,2014,17(07):141-142.
作者簡介:朱小莉(1994.11- ),女,土家族,重慶市石柱縣,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