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霞
【摘要】 目的 研究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的危險因素與臨床護理措施。方法 74例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患者,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7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分析患者手術危險因素后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帶管時間。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帶管時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的患者, 分析手術相關危險因素后, 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可以明顯縮短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帶管時間, 減少術中出血量,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全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危險因素;護理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55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肺部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 臨床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傷較小, 而且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適用于肺部疾病的臨床治療。但行肺葉切除手術臨床需要極高的技術, 有很多危險因素, 為提高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的效果[1]。本次研究中, 選擇本院收治的74例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觀察組根據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的危險因素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效果理想,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7例。對照組男20例, 女17例;年齡45~80歲, 平均年齡(55.6±8.8)歲;觀察組男19例, 女18例;年齡46~80歲, 平均年齡(56.2±8.7)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護理人員為患者實施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等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分析患者手術危險因素, 例如:手術治療過程中如果沒有處理好肺血管就容易發生大出血, 患者肺葉間裂分化不全或者未分化也會使手術難度加大, 年齡過大的患者肺功能下降會加大手術的危險等, 分析這些危險因素后, 在患者術前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具體干預措施如下:①術前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以親切耐心的態度為患者講解術前和術后各項注意事項, 如果患者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 護理人員要及時疏導, 幫助患者建立手術成功的信心。②術前全面檢查:在檢查中如果發現患者合并呼吸道疾病, 要幫助患者及時治療, 術后指導患者正確的咳嗽方法, 通過霧化吸入與濕化氣道的治療方式, 幫助患者將氣道痰液排出。避免患者下肢發生靜脈血栓, 護理人員可以定期幫助患者按摩。③術后護理:術后24 h后要指導患者做適當的功能鍛煉, 確保引流管保持通暢, 同時, 要定期對引流管進行擠壓, 避免引流管發生堵塞或扭曲[2]。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3] 觀察并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帶管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根據本院自擬調查問卷, 發放74份問卷, 實際回收74份, 回收率100%, 調查本次研究護理滿意度, 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以100分為滿分, 非常滿意:>90分;一般滿意70~90分;不滿意<70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手術各項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120.5±1.98)min, 術中出血量(101.2±2.8)ml, 住院時間(10.02±1.06)d, 帶管時間(22.52±1.08)d;對照組手術時間(145.6±2.15)min, 術中出血量(146.2±3.25)ml, 住院時間(14.05±1.19)d, 帶管時間(38.20±1.39)d,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帶管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2. 2 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生3例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為8.1%;對照組發生12例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為32.4%,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7729, P=0.009<0.05)。
2. 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25例, 一般滿意10例, 不滿意2例, 護理滿意度94.59%;對照組非常滿意18例, 一般滿意9例, 不滿意10例, 護理滿意度72.97%,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656, P=0.011<0.05)。
3 討論
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是使用手術器械在患者肋間進入胸腔, 這類手術一旦沒有處理好肺血管或未清掃徹底淋巴結, 會出現嚴重呼吸道疾病, 患者手術發生意外就要轉為開胸手術治療, 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影響患者術后恢復[4]。
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帶管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 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 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與報道一致[5]。
綜上所述, 研究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的危險因素后, 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分析手術相關危險因素, 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可以明顯縮短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帶管時間, 減少術中出血量,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馬麗娟.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護理體會.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 15(91):112-113.
[2]秦智利.電視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1, 24(2):215-216.
[3]王榮英, 嚴長珍.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中轉開胸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3, 34(24):3695-3697.
[4]梁翠榮, 崔曄.胸腔鏡手術后的護理體會.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3, 13(24):194-215.
[5]劉妙.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肺葉切除圍術期護理體會.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 36(9):1389-1390.
[收稿日期: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