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縣西場幼兒園 劉育紅
?
例談如何參照“指南”評價兒童的學習與發展
江蘇省海安縣西場幼兒園 劉育紅
對幼兒的發展進行科學、專業的評價,一方面要基于對幼兒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另一方面要結合《指南》在理念和實踐操作方面的引領,進行客觀真實的記錄,并準確分析評價。教師應深入細致地觀察幼兒的游戲和學習活動,發現、理解并尊重孩子的主動學習,可以撰寫學習故事,并運用學習故事這種敘事性、描述性的方法評價兒童。
幼兒學習故事:巧收彩筆
觀察對象:冬冬(6歲)
觀察時間:2015年4月
冬冬把36支彩筆攤開來放在桌上,右手托著圓柱狀筆筒的底部,左手掀開筆筒的透明塑料蓋放在桌上。
筆筒的底面圓形卡紙片壞了,脫落下來,他左手抓住筆筒的上部,右手把底片向里塞并托住。

他將筆筒橫放,左手抓住一頭,一邊轉動筆筒,一邊用右手把底片往里塞。
底面墊好了,他用右手托住底部豎起筆筒,左手自上而下往里放進一支筆。
然后他又將筆筒放在桌上,底部靠著桌子,有了桌面的支撐,繼續把筆往里放。
桌上的筆越來越少,筆筒里的筆越來越多,他一下子拿起好幾支筆一起放到筆筒里。
冬冬繼續往筆筒里放筆,他用左手托起筆筒的底部,右手扶住筆筒。
然后他又將筆筒放到桌上準備拿筆放進筆筒。
他將透明的筆筒蓋蓋起,將筆筒倒過來豎著放在桌上,筆筒的底朝上,他拿掉原先的筆筒底片,又放進幾支筆。



只剩下最后一支紅筆了,冬冬看了看筆筒里的筆,將紅筆的尖部向下,插進筆筒里。
筆全部放好了,冬冬蓋上圓底片,臉上滿是成功的喜悅,把筆筒放進書包里。
第二天早上,冬冬拿筆準備畫畫,筒底朝下,筆又撒下來,我指著壞了的筒底問:“怎么辦呢?”他指著透明筆筒蓋說:“把這個放在下面就行!”冬冬把筆筒倒放,透明塑料蓋做底部,他把筆插進筆筒再將圓底片蓋好。

“為什么蓋子這樣放在下面就行,而那另一面朝下就不行?”“因為這個重,那個太輕了!”冬冬指著筆筒蓋和底片說。其實,他想要說的是透明蓋能承受的重量大些,圓底片承受的重量小一些。
冬冬畫好畫,把筆筒放進書包,這次底朝下,筆竟然沒掉,我問冬冬“這回怎么不掉了?”他指著底片認真回答:“如果這個松的話就會掉。”
雖然冬冬還不一定懂得底片松動的原因,但是一個“松”字用得很恰當。
如何參照《指南》評價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1.從事件中幼兒的行為與結果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識別幼兒獲得的新經驗,看到幼兒的發展和進步。
2.把幼兒的行為表現與《指南》中對應的領域目標再上位的子領域、領域以及典型行為表現相聯系。(詳見下表)
3.參照《指南》中幼兒典型表現的描述方式分析該幼兒的典型表現與發展的關系并進行表述。如:能使用簡單的用具,手的動作靈活協調;能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喜歡探究;能通過觀察、比較與發現某個事物前后的變化,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指南》中典型表現的描述是對不同年齡段幼兒表現的舉例,而不是說幼兒這些表現是唯一的,標準化的。我們在分析評價幼兒的時候,應該領會目標的內涵,凡是幼兒的表現能反映目標價值的都可以用來說明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4.識別下一步幼兒可能獲得的新經驗,明確最近發展區,采取有效的回應策略。如:上述故事中幼兒下一步可能獲得的新經驗以及回應策略是:
⑴用更具體、準確的語言來表述。冬冬能與人討論,應答交流,如:“這個松的話,筆就會掉!”“因為這個重,那個輕!”其中的代詞可用更具體的名詞表述,因果關系也可能會表述更準確。如:因為筆筒蓋承受的重量大一些,圓底片承受的重量小些。教師對冬冬提出不用或少用代詞的明確要求,豐富他的語匯。可直接進行語言上的示范,或有意識地安排語言能力強的幼兒與其 一起活動,加強交流,促進其語言上的進步和發展。
⑵能根據觀察結果提出問題,大膽猜測答案,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活動中冬冬已經能注意觀察,獨立解決問題。下一步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圓底片在什么情況下會松?”激發他的興趣,引導幼兒猜測并試驗驗證猜測,幫助幼兒建立“提問——猜測——驗證”的科學思維方式。平時注意鼓勵幼兒多發現、多提問,支持其猜想、驗證操作活動。

原有經驗 事件中的行為和結果 《指南》中對應的子領域、目標和典型行為表現 新經驗知道所有彩筆都能放進筆筒。知道筆筒的底部墊片松了,筆就會掉。筆筒蓋應在上面,筆筒底應在下面,認為脫落的筆筒底片墊好就能放筆。把底片往里塞。底面墊好了,他用右手托住底部豎起筆筒,左手自上而下往里放筆。他將筆筒放在桌上,底部靠著桌面,筆往里放。他將透明的筆筒蓋蓋起來,將筆筒倒過來豎著放在桌上,很快把筆就收好了。臉上滿是成功的喜悅,把整個筆筒放進書包。回答:“把這個放在下面就行了!”“因為這個重,那個太輕了。”“這個如果松的話就會掉。”能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科學領域子領域㈠的目標1,5~6歲典型表現2]?能通過觀察、比較與發現某個事物前后的變化。[科學領域子領域㈠目標2,5~6歲典型表現1]能發現常見物體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科學領域子領域㈠目標3,5~6歲典型表現2]探索中有所發現時感到興奮和滿足[科學領域子領域㈠目標1,5~6歲典型表現3]能使用簡單的用具,[健康領域、子領域㈡的目標3,5~6歲典型表4]愿意與他人討論問題?[語言領域子領域㈠目標2,5~6歲典型表現1]別人講話時能積極主動地回應[語言領域子領域㈠目標3,5~6歲典型表現1]知道筆筒的底部要能支撐一定的力量,才好放筆。知道透明的塑料筆筒蓋有一定的支撐力量。能想到將筆筒倒放的方法,利用筆筒蓋的支撐力量。收好筆,且可以任意移到桌上、胸前或書包內。能比較筆筒蓋和底片,分析并說出它們能否支撐的原因,得出結論,筆筒可以倒過來,筒蓋做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