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國外相比,國內分享經濟發展稍晚,但因需求旺盛,增速很快。
1.交通出行:主要以移動互聯網平臺為依托,整合社會閑置車輛、車輛空間或駕駛技能等公共、個人交通資源,通過距離、便捷度計算匹配出行供給方和需求方,實現分享出行能力。
企業代表:滴滴出行、易到用車等
根據不同屬性和用戶需求,交通出行領域的“分享”分為打車、專車、代駕、租車、拼車等多種形式。2013年起開始,分享經濟交通出行領域大規模洗牌,在資本的介入下,平臺間燒錢爭奪用戶,最終滴滴和快的聯合并開始占據市場主流地位。隨著 Uber 進入中國,市場競爭再次進入膠著狀態,未來的競爭格局尚不明朗。長時間內,圍繞網絡約車新規的討論又將交通出行分享屢次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房屋分享:此類分享主要是居住空間上的分享,將市場上分散的房源信息集中起來,開放給有需要的用戶。閑置房屋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為其所有者帶來收益的同時,租戶日益多樣的個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滿足。
企業代表:螞蟻短租、小豬短租、途家網、游天下
艾瑞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是中國在線短租市場的加速年,到2015 年短租市場規模預計突破 105 億元,環比增長 159.3%。國內的房屋分享以在線短租為主,分為C2C模式和B2C模式。其中,一種主流形式為B2C式的房源開放模式,房源主要由平臺控制,進行統一裝修、管理,房租收入由平臺和房東按一定比例分成,途家網為該類型的主要代表。另一種C2C模式國外的Airbnb已經成為巨量企業。國內短租也迎來了新發展,2014 年小豬短租、途家等企業分別獲得 B輪、C輪融資。
3. 生產能力:生產能力分享指的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將不同企業閑置的生產能力整合,實現產品的需求方和生產的供應方最有效對接的新型生產模式。
企業代表:WiFi萬能鑰匙、阿里巴巴淘工廠、沈陽機床i5智能化數控系統
分享經濟平臺解決生產的供需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以設備、產品等閑置生產能力的共享實現協作生產,生產能力的整合不僅降低了使用成本,還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是對社會資源的節約。
4.生活服務:依托互聯網平臺整合線下餐飲、家政、美容美體、社區配送等生活服務機構及個人閑置時間、技能等閑置資源,以滿足人們生活服務需求的一類經濟活動。
企業代表:58 到家、功夫熊、愛大廚、河貍家 、掛號網、達達物流、人人快遞
國內生活服務領域的分享型企業主要集中餐飲、美業、家政服務、在線醫療、物流配送。以家政為例,過去幾年涌現出了阿姨來了、e 家潔、云家政、阿姨幫等分享型企業。同時,58 到家、美團、大眾點評等大型平臺企業也開始通過自營或者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進軍這一領域。這些代表型的企業,仍舊以互聯網為平臺,將勞務與市場進行對接,盡可能地避免了服務找不到用戶,用戶找不到人的尷尬,而高頻剛性的需求也為該領域的分享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5.知識技能:把個人或機構分散、盈余的知識技能等智力資源在互聯網平臺上集中起來,通過免費或付費的形式分享給特定個人或機構。
企業代表:豬八戒、在行、K68、時間財富
知識技能分享的業務范圍正在從線上、線下的中低端應用逐步向知識技術轉移、全產業鏈服務等高端應用領域加快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