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超
關鍵詞:高二;足球;選項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3-0063-03
一、指導思想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以“健康第一”、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為指導思想,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能力,培養學生團隊意識為主要目標,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發展的特點和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采用啟發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的策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從而使學生在參與運動中培養學習能力,在練習中提高運動技能,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背景分析
1. 教材內容分析:足球模塊教學(水平五)共18學時,1-4學時為腳內、外側運球教學;5-6學時為腳內側傳接球教學;7-9學時為腳背內側踢、停技術教學;10學時為提高學生運動中控球能力教學;11學時為提高傳接球的準確性及身體素質練習教學;12-13學時為局部戰術教學;14-15學時為組合動作及身體素質練習教學;16學時為足球競賽規則講解;17學時為復習和組織教學比賽;18學時進行考核。本次課為高二第二學期第6次課——腳內側傳接球技術。
2.鍛煉價值分析:通過本節足球課的學習,能夠發展學生的腿部力量,提高學生對時間、空間、方位、距離的判斷力,有利于訓練學生思維敏捷、靈活判斷的準確性。
3.技術角度分析:腳內側踢球技術的特點是腳與球接觸面積大,出球準確平衡,且易于撐握。在比賽中每一個成功的技戰術配合都是建立在最基本的傳接球技術上的,在比賽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熟練掌握和應用傳接球技術才能將比賽踢得更加精彩。
三、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為高二年級男生選修班,上次課已經初步學習了腳內側踢球技術,大部分學生已初步掌握了腳內側踢球技術。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掌握腳內側踢球技術,解決踢球部位不準、傳球不準等問題,本節課采用多種練習方法來鞏固提高腳內側踢球技術。
【點評】:設計中的組織是典型的圓形設計,大圓和小圓相結合,并結合游戲和比賽,讓學生在期間感受和體驗動作,通過正確的視頻和自我動作進行比對,學生自行總結出彎道跑的動作要領。值得商榷的是,在各個環節銜接中要注意組織調動,并培養學生骨干,以幫助教師完成復雜的組織比賽,包括練習次序的維護;圓的半徑大小要有一定的嘗試,如果半徑小,則小圓更小,和現實的彎道跑有很大的距離,因此要有足夠的半徑,近似于跑道,才能獲得真正的準確體驗;在彎道跑教學過程中,進彎道和出彎道一直是教師們忽略的,所以教師要將注意點更多的放在學生如何從直道過渡到彎道,又從彎道過渡到直道的,顯然,這是圓形組織中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