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
摘 要:以繩子為載體,在課堂中創新方法,增加趣味性、實用性,設計出針對身體各部位的專項素質項目。一根小小的繩子簡單易行,通過跳、跨、鉆等方式增強了體質;一根小小的繩子可以室內室外、不受限制靈活多變,提高學生靈敏、速度、彈跳、耐力等身體素質,跳繩是一項最實際、適應性最強的運動項目。
關鍵詞:新穎;專項;素質;身心智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3-0074-03
小青蛙跳荷葉
目標: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協調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方法:1.將全班分成4組,盡量做到每組人數均等,分小組進行游戲,要求:組內合作將每個人的跳繩放在一起,擺成荷葉狀成圓形或半圓形放射狀(繩子的一端在一起,另一端成等距離的扇形排列)。2.以最長的一根繩為起點,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荷葉上進行雙腳跳的組間接力比賽,每次只能跳過一根繩,也可以先靠近圓心,要求頻率快,也可以在最外端跳,練習力量和遠度。
【點評】:此游戲簡單有趣,充分挖掘繩子的特點,做到一物多用,方法變化多,使用價值高。
擰麻花
目標:發展學生手腕力量,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方法:兩個學生面對面站立,一人拿繩子的一端,向對方相反的方向轉動繩子,像擰麻花一樣,直到擰不動。
【點評】:游戲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像生活里的擰毛巾,對于青少年小肌群力量發展非常有效,通過比賽方式會讓他們樂此不疲。
繩鏢
目標:發展腕力和控制能力。
方法: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排在起投線后。各隊排頭站在起投線上,手持一端繩頭。裁判發令后,各人用繩頭擊球,可連擊3次。每擊中一次得一分。依次進行,最后統計以得分多的隊獲勝。
【點評】:很多游戲其實在生活里都可以見到影子,這個也不例外,作者從挖掘到整理實踐的過程,往往需要多少次的提煉修改,實用有效就是最好的回報。
巧勁角力
目標:發展力量和柔韌素質。
方法:角力者兩人,相對而立,各將繩子一端自左經體后在腰部繞至右側,由右手握住繩端,兩腳左右開立,并調正位置使繩子繃緊。裁判員發令后,角力者用巧勁將繩子忽抽忽放,并結合腰部收挺動作,迫使對手雙腳移動而獲勝。
【點評】:教師很有創意的把跳繩和身體平衡結合在一起,手腳并用,既有橫軸運動又有縱軸活動,把簡單有趣的素質練習融入童年生活,樂趣多多、淋漓盡致。
套物
目標:發展上肢的靈敏素質和協調能力。
方法: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小隊,分排在平行端線后面,各隊排頭雙手持繩子兩端套器材,也可以多人圍圈套一個器材,裁判發令后,各人雙手持繩不斷將繩子拋向物體,套住后用巧勁拉回,使物體向己方移動,直至抽到圈外。先抽出圈外的得一分。接著各隊第二人做。這樣依次進行,最后統計得分多的隊獲勝。
【點評】:這樣的游戲看似很簡單適合幼兒和低年級學生,其實不然,通過使用不同的材質可以應對不同的年齡,采用不同的變化其實可以適合所有人。
小馬車,快快跑
目標:發展學生奔跑能力,提高合作能力。
方法: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第一名學生不拿繩,后面的學生雙手持繩,將繩子套進前方學生的腰部,拉緊繩子,以此類推,一路縱隊活動。此游戲可以兩人跑也可以多人組合活動。
【點評】:此游戲通過不斷地組合合作,使得游戲難度不斷增加,參與的學生熱情不斷增加,現實中這會是一個非常關注身心素質發展和很有生活情境的快樂游戲。
跨繩
目標:發展上下肢協調性,鍛煉腹部力量。
方法:每人一根繩,將繩子對折持于手中,雙腿依次從繩子間跨過,反復練習,掌握熟練的學生加大難度,將繩子再次對折,縮短繩子間距,反復練習。
【點評】:準確地說這是一個有難度的挑戰游戲,器材簡單、設置簡單、組織簡單,相信堅持鍛煉效果一定不會簡單。
跳竹竿
目標:發展腿部力量,鍛煉反應能力,提高合作能力。
方法:分成若干小組,兩人牽繩成一排,選出一位或兩位學生跳過繩子,可以高抬腿跳、后踢腿跳、側跳、大步跑,跳的時候做到不碰繩,輪換練習。
【點評】:用跳繩模仿跳竹竿游戲,創意很好,操作中一定要注意不能過分強調比賽速度,做到安全第一,才會真正實現實用與實惠。
俯臥交替碰繩
目標:增強背部力量。
方法:挺起上半身,腳尖離墊,小臂向前盡力伸展,左右手臂交替碰繩10次。
【點評】:素質練習一般都是比較枯燥的,結合游戲的練習就會顯得有趣而可愛,青少年們往往喜歡參與并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