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 周晨光
夏靜老師用跳繩提升素質的各種小游戲與創新辦法,是作為基層一線體育老師認真鉆研梳理總結提升的過程,在這里拋磚引玉最為恰當,這對于各級大中小幼階段的體育教師更多的是一種示范,面向不同的年齡段,體育教師應該有不同的思考與對應策略才是最好的。畢竟跳繩看似簡單,實則是一項手、腳、腦高度協同配合的綜合游戲,無論對素質提升,還是對身體運動都是簡單至極而又促進極廣的,從運動生理角度來看,運動時的信息在手足神經元與腦部神經元之間來回高頻率往返,清晰而頻密,能優質高效的鍛煉人的反應能力、協調能力與節奏感。長期進行跳繩鍛煉的青少年,不僅可以更好地促進各項生長發育指標提高,而且可以使得肢體更加靈活,身心兩健。
跳繩可以明顯加強新陳代謝的功能,促進心肺發育,并能夠興奮神經。參與者都有這樣的體驗:偶爾情緒沮喪或莫名抑郁時,加入到跳繩行列中來,很快就可以隨著歡快的節奏排出“情緒毒素”,營養身心。
說到跳繩對素質提升的好處自然是非常多,但練習活動開始初期的一段時間,練習的辛苦乏味也很多,因此采用游戲的形式更能使人樂于堅持,享受其中的快樂。以下是一些跳繩游戲的創新形式、創意金點子與社會游藝類競技資源,如能很好的加以消化與利用,都是非常好的開始。
1.融入更多創意、樂觀參與的中國元素,可以使得跳繩變得更加有趣,更具鍛煉價值。
2.趣味與素質兼顧的芭比跳繩現實與虛擬并舉,美國的芭比跳繩機是伴隨著芭比網頁健身小游戲而設計生產的現實版實用鍛煉體育玩具類器材,如今早已停產,但對于其設計理念的實用性與趣味結合的原則,一直深深吸引人,她對家長、學生、教師的誘惑力至今依然很大,原因不言而喻,實用有趣才是讓人樂于堅持的硬道理。
3.筆者2004年在香港某處曾經見到并高價收藏過一款二手DJ跳繩,其本身就是一個與迷你可控音樂操作臺疊加的跳繩,小小跳繩從節拍變化到節奏變化再到樂曲轉換一應俱全,設計理念之新奇特,使用可操作性之實惠不言而喻,筆者認為即使今天,這款產品也依然是良久不見有超越者的前瞻務實產品,應該多多益善,更應該大力研發與關注。
4.跳繩不能僅僅只局限于“跳”,而是可以運用游戲創新的方法在“繩”上多下功夫,比如可以因陋就簡的采用廢舊條幅卷繞成布藝粗繩,加大練習幅度與強度,更可以采用外加點綴裝飾的方法美化跳繩外觀,調整跳繩鍛煉效果。總之采用一物多用、一用到底的創造性思維不難發現,其實萬物皆可用,萬物為我用的原則,會使得我們遇事心寬眼闊,處處結得豐碩成果。
腰下傳球
游戲目的:充分感知兩腳蹬地同時挺髖的動作。
游戲方法:學生仰臥于墊上,大小腿折疊,腳后跟靠近臀部,蹬地、挺髖,單手持球將球從腰下穿過,并傳遞給下一位同學,速度快者獲勝(游戲時,可先用小球再用大球)。
相關意義:挺髖是仰臥推起成橋的關鍵環節,在這個游戲中,學生為了能將球從自己的腰下傳過去,就會養成主動挺髖的意識,并通過從傳小球到傳大球的變化中幫助學生提高挺髖的幅度,為仰臥推起成橋技術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抽墊子
游戲目的:通過游戲,體驗靜態支撐的感覺,幫助學生建立仰臥推起成橋的完整動作概念。
游戲方法:一個墊子平鋪,其余三個墊子對折后依次疊放在平鋪的墊子上,學生四人一組,一人躺在墊子上,腰、臀、背仰臥在折疊的墊上,兩腳蹬,兩手撐住墊,用力向上挺髖,其余三人依次從上往下將折疊的墊子抽出,完成搭橋動作。
相關意義:通過這個游戲,讓學生了解仰臥推起成橋最終的呈現形式,并能夠靜態支撐幾秒鐘,同時,學生在完成仰臥推起成橋時,由于腰下有幾個小墊子鋪墊,他只要略微挺髖就能完成動作,能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該技術的欲望。
我是大力士
游戲目的:通過游戲,讓學生體驗推手同時蹬地的感覺,并逐步能在同伴的幫助下完成仰臥推起成橋。
游戲方法:(1)推起同伴:兩人一組,一人半蹲,兩手上舉于肩上,掌心向上,另一人按住同伴雙手,下蹲者利用蹬地、推手的力量推起同伴雙手。(2)推起自己:仰臥在墊子上,兩臂在肩上屈肘,兩手在頭后撐墊,兩腿分開屈膝,腳跟盡量靠近臀部,兩腳用力蹬地,挺髖,伸膝,同時,兩臂用力推墊,在自己或同伴的幫助下將自己推離墊子。
相關意義:這是一個類似于舉重的練習,通過游戲的兩個不同層次,幫助學生正確的做出翻掌貼肩動作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感悟蹬地推手協調用力,防止學生在做仰臥推起成橋時手放置的方法、位置不正確。
照鏡子
游戲目的:評價動作的優缺點,幫助同伴改進技術動作,提高正確性。
游戲方法:學生四人一組,兩人背向仰臥做仰臥,推起成橋動作(能獨立完成的學生獨立完成搭橋動作,不能獨立完成的學生在同伴幫助下完成)并停留,另外兩名學生進行評價,指出兩位學生成橋動作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并幫助改進技術動作,完成后互換進行。
相關意義:這個游戲最大的意義在于學生在對比兩位學生仰臥推起成橋技術動作中發現和糾正出現的錯誤,并在幫助同伴改正中提升自己對該技術的正確認識,幫助自己完成正確的動作,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評價能力。
鉆橋洞
游戲目的:檢驗“橋”的質量,增加支撐的時間,保證“橋”穩定優美。
游戲方法:兩人一組,一人搭橋,另一人從“橋”下鉆過。在熟練的基礎上可增加至多人一組,連續鉆過橋洞。
相關意義:在這個游戲中,如果橋存在推手不直、挺髖不充分的現象,那下面鉆的學生就不能順利的通過,因此,在這個游戲中,學生為了讓同伴順利從自己腰下穿過,就會主動推直手臂、挺高髖,提升動作的質量和正確性,同時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