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葉華
摘要: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建立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享機制,這對調節收入分配機制,深化改革,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公共資源的概念出發,分析了公共資源收益合理共享的意義和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分配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從土地出讓收益、礦產資源出讓收益和國有資本收益三方面探討如何構建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享機制。
關鍵詞:公共資源 收益 合理共享 國資收益
公共資源在《現代經濟詞典》中的含義是指屬于人類社會公有、公用的自然與社會資源。公共資源包含的內容多樣,既包括土地、礦產、水等有形的自然資源,也包括國有資本、文化、科技、教育等無形的公共資源。一切公有、公用的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都應當納入公共資源的范疇。公共資源公有、公用,所以公共資源必須要公平合理配置才能發揮積極作用。
一、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享的意義
公共資源出讓收益的分配工作是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里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建立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享機制,這不僅對調節收入分配機制,深化改革,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體現了我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對民生的關注。
二、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分配中存在的問題
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包括備受社會關注的土地出讓收益和各類礦產資源出讓收益同時也包括經營性國有資產的出讓收益。目前,在公共資源收益分配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在土地出讓收益方面存在出讓分散,缺少規劃,謀求政績和短期效益,地價越抬越高等問題;二是在礦產等資源出讓時,缺乏定價機制,可能存在競爭不充分問題,導致礦產資源部分被低價讓渡給企業等問題。三是在部分國有資本收益使用時缺乏公益性,國有資本分紅和收租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三、科學采取措施,逐步實現公共資源收益合理共享
(一)規范土地資源出讓,確保公共資源合理共享
眾所周知,在目前采用的建立在土地資源運營基礎上的城市經營模式,土地出讓收入在財政收入中的占比較高,政府通過出讓土地,獲得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通過建設推動地價上升,地價上升使得土地出讓收入進一步增加,政府獲得更多資金用于城市和基礎設施建設;而與此同時,城市建設推動了其他相關產業發展,帶動了就業,整個經濟進入良性發展狀態。但我們也同時看到這種模式的不可持續性,所以在土地資源出讓方面,各地政府應加強國有土地儲備管理,科學合理儲備土地,努力降低儲備成本,提高土地出讓收益。
(二)引入競爭機制,實現礦產資源配置市場化管理
礦產資源作為準入類公共資源,在配置過程中應充分引入競爭機制,逐步形成資源開采權的市場價格機制,較為容易地實現資源向資產和資本的轉化;另一方面應發揮好政府采購部門作用,通過公開招標或公開拍賣對礦場資源實行政府采購,通過政府采購把資源配置情況提供給公眾,實現信息對稱,實現公共資源配置的有效競爭。
(三)加強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合理分享公共資源出讓收益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公共資源中占比較大的資源載體指的是經營性國有資產,涉及石油石化、電力、通信等重要領域,以及供水、供氣、公共交通等關乎民生的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繳納的稅收和利潤是典型的公共資源收益,國企利用公共資源進行生產經營,部分國企還享有特殊經營權,即擁有有形的公共資源,又擁有無形公共資源。所以國資收益當之無愧是公共資源收益,其收益應被合理共享。
1、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合理分配國資稅收
國有企業的稅收是公共資源收益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應盡快完善財政預算體系,各級財政部門通過財政體制的轉移支付,將其中的一大部分投入到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基礎設施等社會公益性領域,投向民生領域;同時各級財政部門應加快推進財稅改革,加強對財政支出效率的監管,把好對公共資源進行再分配的關,最終將收益科學、公平合理地花到老百勝身上,切實發揮投向民生領域財政資金效益。
2、加強對國企經營性收益、資產收益和其他收益監管
國企經營性收益除由財稅部門征收的稅收外,還有一部分表現為利潤。同時國企收益還有龐大的資產性收益。目前對于國企經營性收益在中央級預算報告中予以公開,但在大多數地方政府財政預算中還未有體現。國有資產監管部門應創新監管方式,合理確定分配比例,在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國有資本長足發展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分享比例。
各級政府應將國企的經營性收益、資產收益和其他收益等由國有資本產生的全部收益納入預算管理,在預算支出方面應傾向于社會保障領域,讓國企更多的承擔社會責任。
3、深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擴大公共資源收益
自2008年至今,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普遍開始實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框架已基本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但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以來,也存在預算編制范圍窄,國有資本收益收繳標準和收繳比例有待科學化,國有資本收益預算支出流向不清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盡快出臺措施進一步深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國有資本收益合理共享。
總的來說,建立公共資源收益合理共享機制對于加大民生投入、完善民生保障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具有重要意義。各地應創新分配機制,從規范土地和礦產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分配國資收益方面著手,探索公共資源收益共享機制,使公共資源收益合理共享,讓老百姓共享改革和社會進步成果。